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寻红色印迹,赓续党史教育

来源: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尤敏

学史可以明理,学史可以增信,学史可以崇德,学史当需力行。红色文化是自建党建国以来便融入中国人民血脉的因子,党史教育是从党内党外延伸进中国人民精神的种子。为再现红色故事与精神,宣讲党史文化,2023年7月10日-14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追寻红色记忆,讲好党史思政”实践团一行7人来到重庆市南川区开展再现红色文化、宣讲党史教育活动。

7月10日上午实践团从学校出发前往南川区三汇村开展“聆听党员声音”活动,围绕着党的发展历程和党员自身经历感悟两方面展开。下午三点实践团成员首先来到老党员张爷爷的家中进行采访。通过与张爷爷的对话,实践团成员们看到了老一辈党员躬耕于全国各地的身影,他们挥洒汗水,奔走相传,只为党组织的壮大。同时也了解了党在生活方面的许多改革,真切的与现今党内自我革新贴合起来。张爷爷用他的四十年党龄向实践团成员展现了作为党员的自觉与自立。继老党员后,实践团来到三汇村村委会采访中年党员陈凤丹副书记。在陈书记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参观了三汇村的发展墙。随着陈书记的介绍,成员听到了三汇村在党的政策下所得到的福利与发展。同时,陈书记经常组织村里成员开展院坝小会来宣讲党史,使党史走进广大群众的生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陈书记对青年充满希望与期盼,“只要勤奋,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只有勤奋,才能让大家走得远的同时不忘本心”。通过采访两位党员,实践团成员从不同视角逐渐走进党的发展历程,了解到党史教育宣传的重要性与深刻性。

7月11日上午实践团成员来到大观镇川军血战到底红色基地开展“再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活动。川军是一支团结、强健、有血性的队伍,在战争年代闯出了自己的一条道路。实践团成员重走红色基地,感受英烈前辈们心底的呐喊,体验革命战士们日常的训练项目,继而迸发出身体深处的红色因子,再扬伟大的红色革命精神。从射击场里的重枪到越野场中的负重再到实战场上的坦克,都散发出属于历史的味道。紧接着实践团成员来到战争长廊,每一根柱子上都展示着过去大大小小的战役,全是前辈们用血肉筑成的坚实堡垒。其中川军出战格外地引人注目。正是这样一群有着坚定信念的人在炮火纷飞的艰难岁月里为后代拼出了安稳的生活。红色的旗帜永远飞扬,红色的基因代代相传,红色的精神恒念于心。

7月12日上午,实践团成员并指导老师来到了当地新文明实践中心——龙济桥社区,开展了“学习百年党史,奋进新征程”的党史宣讲活动。实践团成员吸纳了当地的青年大学生志愿者作为活动观众,并且大力邀请社区居民进行党史宣讲。从1921到2023,从大历史到小故事,实践团成员将党的理论知识分化为一点一滴的实践行动讲给当场观众,让党在这百余年散发的光辉呈现于大众眼里。以学习党史的意义为开篇,将党的历程分作四个阶段一一呈现,最后以一个视频结尾,层层递进,力求将党的发展与改革深入人心。在此期间实践团成员还穿插几个小问答,调动群众积极性,同时当地社区书记的发言更是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深表感触。学习党史,不仅仅是让更多青年大学生明确目标,勇担责任,更是让广大群众明晰身后的倚靠与强大的祖国,更添几分党心与自豪。下午实践团来到当地东街文旅小镇,感受近四十年来南川区的变化与发展,而这一切都来自党的领导与支持。同时,实践团成员采访了一位退伍军人,带领大家一同感受军旅生活,领略边疆的百变气候以及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正是这一群青年人远赴边疆,凭着坚韧的毅力与忠贞的报国心,才有了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大军队。也正是这样的军人体验,让青年大学生对于党的追求与拥护愈加坚定。

7月13日上午,实践团成员来到三汇村村委会开展与中小学生一起的大思政课,讲述红色党史故事,展现青春姿态。实践团成员充分把握当地特色,邀请小学、初中不同学龄的学生一起观看红色影片,共赴党史。以幽默的小故事起兴,引起小朋友们的好奇心与注意力,再提问几个关于党史的问题,掌握学生的知识程度以便开展下午的思政教育,接着便开始《建党伟业》红色影片的观看并让小朋友们在观影后起来发言,畅谈自我感悟与体会。在此期间,实践团成员在小朋友们此起彼伏的回答声中感叹少年意气与青春力量。下午实践团成员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思政课,与小朋友们一起探寻党的故事,共话少年理想。在小朋友们口中,看到了她们对于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与仰慕之情,同时慨叹少年对于党的信任与入党的决心。信手拈来的各届国家主席,娓娓道来的各大战役故事,她们眼里满怀热忱,虽是少年稚气,但仍可窥见几分爱国大义。这就是在一个好的领导下所诞生的华夏学子,他们有敬畏,有期盼,有热血,这就是一群一心向党的少年,青春挡不住他们绽放光芒的身影。

从乡村到城市,实践团成员追寻红色的脚印,走过一个又一个的地方,这些都是党在的地方。回望过去,展望未来,都是党在领导着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一起走向小康,走向中国梦,走向伟大复兴。有人民在的地方就有党在,学习党史,与党一起奔赴美好的未来,走进党史,与党一起共建富强的祖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30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有感

假期期间,我来到了“九一八纪念馆’,使我这个没有机会去亲身经历这些事变的幸运儿,有机会去亲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与侵略者的狰狞面孔。那些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 丰淑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参观沈阳918历史纪念馆,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2024年1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花园宝宝实践队前往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纪念馆参观。此次参观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习红色故事、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并向社会传递红色火…… 杨雪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积米崖码头进行渔业调研

导语:2023年7月21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积米崖码头进行社会调研,深入了解当地渔民生活和收入水平、渔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此次调研旨在为调研……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筑梦“蓝色粮仓”:探索青岛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青岛的优势。为探索青岛渔业发展和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渔业渔民…… 杨丽婷 李悦铭 石一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走进渔村码头 调研青岛渔业建设

为了解青岛市渔业发展现状,正确认识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于7月20日和21日前往积米崖、台西头村进行实地调研,并走访了当地海洋局,与各科室人员进行…… 孙小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深入“蓝色粮仓”——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西海岸新区的优势。为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及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 杨丽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进行渔业调研

2023年7月21日下午,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开展渔业调研活动。该活动旨在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与海洋发展局的交流合作,为优化渔业生产模式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琅琊台台西头村渔业蓬勃发展,展望光明未来

2023年7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台台西头村进行采访。此次采访旨在了解当地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实践队队员与台西头村的村长…… 郭子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防治结核 志愿有我|华中师范大学生命之光志愿宣讲团深入社区开展结核病健康知识宣教
结核病是一种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今年的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为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的宣传号召…
以华夏之舞,绘青春底色
2023年8月23日至9月3日,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艺术团舞蹈团于大学生活动中心及其附近地区开展了为期12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以传承中华优秀舞蹈文化为核心,以“以华夏之舞,绘青春底色”为主题,以挖掘舞蹈的丰…
探索过往峥嵘岁月,走近中国式现代化
我在北京市开展社会实践,实践主要内容是体会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巨大成就,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中国铁路博物馆。8月16日,前往第二个实践地——沈阳,并对第一阶段实践总结心得感悟。(一)历史古都,现代文明在…
观《青年马克思》有感
对于马克思,我们不可谓不熟悉,他是世界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可实际上,在忙忙碌碌奔波于考试中的那些年中,在作文素材之外,我对他的了解只是蜻蜓点水。前段时间,一个偶然的…
“探索奥秘新世界,科技强国向未来”青少年科普活动顺利举行
新闻中心消息通讯员袁赫阳8月25日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党员先锋实践队联合虹蔚社区、明霞助残工作室在虹蔚社区二楼会议室开展“探索奥秘新世界,科技强国向未来”青少年科普活动。本次活动旨在丰富青少年课外…
永葆“劳模魂”本色,书写“现代化”答卷
我于8月18日开展线下实践,线下实践的地点是沈阳市劳动模范纪念馆。实践过程:8月18日,我开始开展赴沈社会实践。本次社会实践地址为辽宁省沈阳市,接受单位为沈阳市劳动模范纪念馆,接受单位负责人为沈阳市劳…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助力“百千万”工程:实践奋进新征程,青春聚力正当时
大学生网报汕尾8月28日电(通讯员方骏祥苏泽微)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落实广东青年下乡返乡兴乡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7月5日至7月18日,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乡遇骄…
2023“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赴重庆市主城区探寻城市发展中建筑与文化的碰撞暑期社会实践
在城市中,建筑是城市中重要的地域性风景线之一。建筑也是构成城市,展示城市风采的重要部分。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城市不仅是容纳当地文化活动的载体,也是传递和展示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长途跋涉遥相见,星火铸魂共相承
长途跋涉遥相见,星火铸魂共相承为研究红色研学教育成效,怀着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敬仰,对革命圣地的向往,安徽师范大学“星火铸魂”青少年红色研学教育成效研究实践团中的11位队员与带队老师韦银艳于7…
访聚纺织之乡,擎画时代新图
访聚纺织之乡,擎画时代新图南通纺织有着悠久的历史,宋末元初,江南一带种植棉花和纺纱织布的新技术传至通州。到明末清初,通州已成为全国重要棉产地,手工纺织业与成衣业迅速发展。农民以自种自纺、自织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