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踏足山西文化瑰宝,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所在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 作者:白锦梁

为丰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8月1日,我院“追寻文物记忆,助力非遗传承”社会实践团队前往介休,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介休城古城区,团队在介休后土文化研究会会长梁月林的带领下,调研了后土庙的建筑风格与现代科技的交汇点。这座古建筑群建于南北朝,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多次修葺,保存完好。团队还参观了介休博物馆,展厅中陈列着泥土幻化、琉璃溢彩、陶器神韵等非遗文化。特别是琉璃制作,团队成员在展厅中欣赏了琉璃作品的瑰丽,深刻感受到古人的建筑智慧。通过实地考察,团队成员更加深刻认识到非遗文化的珍贵。团队成员冯子豪表示:“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将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为非遗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解山西省文物的保护与传承情况,8月3日,我院“追寻文物记忆,助力非遗传承”团中央专项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山西应县,调研了应县木塔和净土寺等古建筑,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地居民与工作人员对古建筑保护的看法。

应县木塔建于1056年,巍峨壮观,久经岁月而屹立不倒,宛如巨人默默守护土地。木塔共九层,明暗交替,明层供奉佛像,暗层为支撑结构,其中明成祖朱棣亲笔御赐的牌匾彰显其巧夺天工。木塔内部第一层展示精美佛像,庄严而生动,木柱与泥土墙精妙结合,彰显古人智慧。塔外24根松木柱经过特殊处理,历经千年仍稳固支撑,其独特设计兼具刚柔,抵御风震。古塔不仅为鸟雀提供栖息之所,也成为文化遗产的灵气所在。历经五次大修、三十余次小修,千年古塔得以传承。净土寺主殿大雄宝殿的藻井“天宫楼阁”展现古代建筑精湛技艺。调查显示,通过宣传与创新,文物保护取得了璀璨成果,体现了我国对古建筑保护的重视。团队采取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民众与工作人员对文物保护的态度。

通过此次实践,团队成员意识到,文物保护不是因循守旧,而是守正创新,用新的手段让文物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这次实践不仅拓宽了团队成员的视野,还激发了我院学子对中华非遗传统文化的热爱,领略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的深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27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兴源行远”服务队进行暑期“三下乡”文艺汇演

“年年岁岁,祖国日新月异翻开时代新章;风风雨雨,我们不忘初心传承红色经典。”7月20日上午,文学院“兴源行远”服务队在上尧街道陈西村篮球场举办“凝心聚力弘扬红色经典,校社携手共…… 唐冰冰 凌海霄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兴源行远”服务队前往安吉·华尔街工谷参观创业孵化基

为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促进创新创业发展,7月19日上午,文学院“兴源行远”服务队全体志愿者前往安吉华尔街工谷参观创业孵化基地,聆听企业创业过程,感受创新创业魅力。安吉·华尔街…… 韦瑛华 梁清清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兴源行远”志愿服务队开展学习红色经典爱心课堂活动

为纪念英雄人物,弘扬革命精神。7月13日下午,文学院“兴源行远”志愿服务队赴上尧街道开展学习红色经典爱心课堂活动,2018级汉语言文学2班陈绪桃担任本次课堂主讲人。本次课堂分为优秀红色…… 梁清清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兴源行远”服务队之学习《七律•长征》爱心课堂活动

7月12日上午,文学院“兴源行远”志愿服务队赴上尧街道青空间开展“诵革命经典,悟红色精神”诗歌写作教学活动。上尧街道周围的小朋友们踊跃前来学习,共悟红军长征精神。志愿者黄士洲担…… 吴少靖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观看五四电影《我的1919》

为响应文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践行“五四电影进社区,五四精神驻民心”主题思想,7月10日晚,文学院“兴源行远”志愿团队的六名志愿者前往上尧街道陈西村篮球场放映五四电影…… 韦瑛华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兴源行远”服务队开展环保骑行活动

7月15日上午,文学院“兴源行远”志愿服务队的十余名志愿者统一穿着红色队服,环绕邕江周边大道开展了主题为“醉美邕江,绿色骑行”的环保骑行活动。以实际行动传递环保理念,争做环保的…… 凌海霄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兴源行远”服务队开展硬笔书法教学活动

7月14日下午,文学院“兴源行远”服务队于上尧街道青空间开展了硬笔书法教学活动,此次教学活动由志愿者杨雪霏主讲。“想要把字写好,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坐姿,头要正,腰要直。”主讲人…… 凌海霄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暑期“三下乡”上尧志愿服务活动之诵读红色经典文学暨

7月11日上午,文学院“兴源行远”志愿服务队赴上尧街道开展“传五四精神,助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之诵读红色经典文学暨舞蹈教学活动。本次活动分为诵读红色经典文学、舞蹈晨练两部分,旨在…… 梁清清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会召开第四周例会

为强化学生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干部间的沟通与协作,外国语学院团委学生会于4月8日中午12:00在教学楼1-110教学室和树人楼225教室…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商英教研室召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研会议

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于4月3日在教学楼2-402办公室…

垃圾分类新知探索 泉城路街道的绿色之旅

3月27日,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23级自动化一班垃圾分类计划实践团队带着对环保的热情,来到了济南市历下区泉城路街道,…

画卷绘星河,志愿暖星海——共筑自闭儿童关爱行动圆满落幕

为呼吁社会关注自闭症儿童的成长需求,传递“不排斥、不忽视、多包容”的公益理念,给自闭症儿童创造一个温暖的成长环境,中…

医路向党·青春宣讲:护理学院学子开展遵义会议精神宣讲活动

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依托“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平台…

最新发布

从“基层”筑起一道生命防线
中国青年网十堰8月28日电(通讯员许建啸)7月12日上午,彩虹“救”在身边暑期社会实践队满怀激动的心情前往柳坡镇中心小学,为青少年们普及急救知识,建设平安校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溺水是世界各地非故…
访民生探民情,心系百姓见真情
(通讯员李睿昕宋蕤伶)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在火热实践中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
本人暑期实践简报
7月9日,我参观了郑州市的二七纪念馆,这座纪念馆是为了纪念1923年二七大罢工而建立的。作为社会实践的一部分,我充满好奇心来到了这个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地方。步入纪念馆的大门,我被迎面而来的红色展板深深吸…
追寻历史印记,厚植爱国精神
(通讯员李睿昕宋蕤伶)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在火热实践中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
安徽蚌埠学院:追忆红色历史,汲取奋进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安徽蚌埠学院:追忆红色历史,汲取奋进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党史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持续深化爱党、爱国教育,引导青年学子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增强…
青春三下乡 推普正当时
为响应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号召,大力推行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更好的实现推普时效,加强全民普通话意识,提高语言交流的规范化水平,为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一份乡愁,一份传承
(通讯员谭德爱)为了解彭氏宗祠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对彭氏家训当地人民日常生活的影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筑梦与云阳,意气行远方”实践团于2023年7月18日在李佳琳老师的指导下来到了彭氏宗祠,在这里,实践…
滁州学院暑期实践新闻稿
安徽学子三下乡:探究植物高温胁迫,共创绿色生态中国青年报滁州7月8日电(通讯员卫玉芹)此次三下乡活动响应了团中央、团省委、校团委有关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本次活动的宗旨是通过亲自测量、记…
萤火之行:巧手绘自然
为增强教师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组建了一支志愿者支教团队——萤火之行,并从7月1日起分成三批,分别从泰州市海陵区、兴化区及志愿者的家乡地开始为期1个月的公…
追寻文物记忆,重温平遥古迹
日前,平遥古城迎来了一群特殊的游客,他们是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团中央专项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学子们。本着“追寻文物记忆,助力非遗传承”的活动宗旨,该团成员们深入了解平遥古城的起源、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