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合工大学子赴大别山革命老区 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王龙

7月17日至21日,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别山红色文化精神传承调研实践团队前往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革命遗址和纪念馆,缅怀革命英烈,走访调研等形式,探求大别山革命老区背后的精神密码,传承红色基因。

追忆千里征途,感悟革命艰辛

七十六年前,一支十二万人的大军,临危受命,强渡黄河,鏖战鲁西南,越过陇海路,徒步黄泛区,激战汝河,抢渡淮河,来到大别山这片热土,像一把利剑插进了国民党统治区的心脏,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7月18日上午实践团队来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首先进入展馆的序厅,映入眼帘的是刘邓大军的浮雕,气势磅礴,有千军万马之势。

紧接着队员们来到主展厅,主展厅分为受命陕北,利剑出鞘,站稳脚跟,三军会师四部分。一张泛黄的电报诉说着胜利的喜悦;一幅勾画密集的地图记录了指挥员的夜以继日;一把生锈的手枪见证了战场的血雨腥风。团队成员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历史的时空,回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讲解员介绍到,刘邓大军一路上困难重重。在经过黄泛区时,沼泽遍布,浅处没膝,深处齐腰,战士们艰难移动。身后是穷追不舍的敌人,头上时不时有敌机的轰炸,为了提高行军速度,刘邓大军下令炸毁重武器,轻装前进,战士们含泪炸毁那些用生命换来的武器。三天三夜后,刘邓大军终于走出黄泛区。

参观过程中,几位队员在一幅漫画前驻足良久,漫画的内容是关于一捆粉条的故事。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后,针对部队开始出现的违法乱纪情况进行了“约法三章”,后来一位叫赵桂良的战斗英雄因从无人照看的店铺里拿走了一匹花布和一捆粉条而被枪决。

队长王子木表示: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始终是为了劳苦大众而着想,这样的党,人民怎么可能不拥护?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缅怀革命先烈,赓继红色血脉

为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县考察时的讲话精神,跟随总书记的足迹,7月18日下午实践团队前往鄂豫皖苏区烈士陵园,祭拜烈士英灵。

据悉,鄂豫皖苏区先后有二百多万人参军参战,有近万英雄一百多万儿女为革命先出了宝贵生命,当时不足十万人的新县,就牺牲了五万五千多人。涌现出沈泽民,吴焕先,蔡申熙,潘忠汝,戴克敏等著名英烈,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实践团队进入烈士事迹陈列室,陈列室以时间为轴,介绍了不同阶段牺牲的烈士概况及事迹。展厅中,有一处场景复原引起了队员们的注意。

那是一间昏暗的牢房,冰冷的手铐脚镣,各式的刑具静静地躺在那里,墙壁上写着鲜红的大字“共产党万岁”。讲解员介绍到,这位烈士叫詹谷堂,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他轻蔑地对敌人说:“你杀了我詹谷堂,消灭不了共产党。天上有多少星星,地上就有多少共产党,你杀不尽,灭不了!”然后用鲜血在监狱墙壁上题下了字,遂英勇就义。队员们听后,不禁纷纷感慨。

随后团队来到镌刻有数十万烈士姓名的英烈墙,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个名字都牵动着一个家庭的命运。队员们神情不禁严肃起来,列队整齐,面向英烈墙深深三鞠躬,并为革命先烈们敬献鲜花,表达深切的悼念和崇高的敬意。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陵园内静谧肃穆,松青柏翠,一千六百多名烈士长眠于此,铸就了生生不息的大别山之魂。

红色基因引领发展,革命老区焕发生机

西河古村位于新县周河乡,是新县全域旅游“九镇十八湾”的网红打卡地之一。为找寻古村落焕发出新生机的“钥匙”,探求流淌在老区人民精神中的红色基因,助推大别山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实践团队于7月20日上午前往西河湾展开实地调研。

刚进村队员们就听见潺潺的溪水声,放眼望去,古色古香的明清豫南民居依山傍水,错落有致。行走在石板路上,抬头便是青砖黛瓦,路旁生长着千年古树,清澈见底的溪流缓缓流过村庄,远处的山头上云雾缭绕,游人仿佛行走在山水画中。

西河村兼职网格员张国权告诉队员们,2013年以前,西河村是一个重点贫困村,大多数村民尤其是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儿童,房屋空心化严重,大多数传统民居都荒废掉。当时村民们乱倒垃圾,乱排污水,河水和道路上都是垃圾。由于村子在山里,位置偏僻,距县城远,交通十分不便。

“近些年来政府提出美丽乡村建设,我们村抓住机遇,整修房屋,治理河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成功实现了脱贫致富,”张国权说到,“同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成功打造了一批享誉全国的品牌,如西河良油,大别山阳荷姜,吸引了大批年轻人返乡创业,极大地带动了就业。”

随后队员们前往拜访村中的老一辈,去追忆大别山下的革命故事。接受采访的老人门前有一棵参天枫杨,经过了解,队员们得知这棵树叫“红军树”,当年红军战士张体学途经西河村时被玉皇寨民团追捕,在村民的掩护下,躲进古木树洞中成功脱险。五十多年来,老人默默守护着这棵树,即使在村庄旅游开发过程中,枫杨也不曾损坏一枝一叶。他守护的不只是树,更是大别山老区的革命精神。

“我是听着红军故事长大的,知道那段历史不能忘记,但我们这个地方太过闭塞,许多革命故事渐渐被人遗忘,革命旧址得不到保护,希望你们大学生能够将这些传播出去。”老人语重心长地说。

采访结束后,门外的枫杨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愈发挺拔,队员们感受到了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红色热土孕育了红色基因,红色基因凝聚了红色人民。通过此次实践,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了大别山革命老区所蕴藏的红色精神与文化,明确了当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后续将讲好大别山故事,传承好大别山精神,为革命老区振兴贡献绵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24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8月11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新闻稿

8月11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新闻稿2020年8月11日,重温红色经典,再现红色青春实践活动已经进入尾声,枪声鸣夜幕,豫章烽火扬。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 陈冬欣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8月9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新闻稿

2020年8月9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实践活动已经过去了一大半,马上我们也要迎来尾声,在这20天左右的时间里我们真的做了很多以前在学校里面接触不到的东西,比如采访最美人物,在小…… 陈冬欣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8月9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新闻稿

2020年8月9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实践活动已经过去了一大半,马上我们也要迎来尾声,在这20天左右的时间里我们真的做了很多以前在学校里面接触不到的东西,比如采访最美人物,在小…… 陈冬欣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8月10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实践心得

今天是8月10号,距离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实践活动结束仅仅剩下六天的时间,在这将近半个月的时间里,我们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做出了一些成果,没有老师每天督促,我们都是…… 陈冬欣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8月6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实践心得

8月6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的实践活动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通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并且我们也在实践中成长了;另ー方面,我们也尽了自己的…… 陈冬欣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8月6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新闻稿

8月6日实践活动2020年8月6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的实践活动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我们在这段时间里进行了很多个项目,取得了很多的成果,每天的宣传都很到位,每一次看到这些宣传都…… 陈冬欣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8月5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新闻稿

8月5日实践活动2020年8月5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的实践活动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这期间有很多的活动需要大家一起去完成,小组有各自的任务分工,每个人负责不同的板块,有些负责调…… 陈冬欣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8月4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新闻稿

2020年8月4日,“重温经典革命,再现红色青春”实践活动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今日我们小组进行的活动是对身边最美榜样的视频拍摄活动,我们身边有很多默默付出但是从不要求回报的人,他…… 陈冬欣 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三下乡|赋能成长,蓄势前行
七月的烈日总带着澎湃的激情,七月的酷暑却未曾挡住我们三下乡的脚步。以热爱充实自我,以笃行丰盈青春,2023年的这个夏天永恒且灿烂,让我有了一个全新的实践体验。为期半月的暑期实践,我从初期准备阶段满…
淮北师范大学法学院到泗开展暑期“三下乡”普法实践活动
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建强基层社会法治基础,推动乡村振兴,值2023年暑期之际,来自淮北师范大学法学院的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省级专项团队乡村普法实践队深入社区,开展了一系…
生态建设助力梅河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为进一步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走向社会、培养勇于探索的创…
战胜肺结核,守护健康未来
今天,我参与了在枣庄市前良村的一次防治肺结核的宣讲活动。这是一项重要的健康教育工作,旨在提高学生们对肺结核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以下是我参与宣讲活动的日记:早上,我前往前良村的居委会办公室。村庄位…
中国乡村——世外桃源的画卷
每当我来到乡村的怀抱,仿佛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被美景所包围。那里的山川、田园、湖泊仿佛跃然纸上,每一幅景色都令人陶醉,并且难以用言语来形容。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投下,乡村就仿佛一幅…
《祭侄文稿》中的观感
初见颜真卿,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笔下端庄雄厚的楷书、笔走龙蛇的行书。《祭侄文稿》这样一副流露真实情感的文章,很难让人联想到这样一篇文章是唐朝名臣颜真卿所著。这是一段发生在唐朝由盛转衰中的故事,唐玄…
守护本土文化,助推乡村振兴
大学生网报南京8月27日电(通讯员姜莲张可喜)理论是实践的思想,实践是理论的检验。为深入学习和贯彻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的重要论述,“桑梓情深,笃行逐梦”乡村振兴实践队于7月15日至8月20日在江苏省…
三下乡|青春支教,感谢遇见
时间在特定的经历中往往显得更加迅速,转眼间,在无为市福渡镇新河小学的支教落入尾声,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完成了我的人生第一次支教之旅。在短短的十五天结识了新的朋友,也与新河小学的小朋友们建立了深厚的…
三下乡感悟:深入乡村,推普、探寻乡土之美
2023年7月,我们团队——重庆师范大学赴丰都、新疆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一行人怀揣着对乡村的热情,踏上了前往丰都和新疆的旅程,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到达丰都的第一天,我们受到了当地政府的热情接…
王梦实个人实践小队赴大别山红军洞群实践参观
王梦实个人实践小队赴大别山红军洞群实践参观近日,为深入学习红军长征精神,王梦实个人实践小队于2023年8月26赴大别山红军洞进行实践参观。王梦实在参观过程中感受红军英勇的革命精神,并通过亲身实践,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