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华南师大学子三下乡:探索《论语》中的文化基因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华师书协流墨队

中国青年网河源7月31日电(通讯员 冯伊婷 曾诗韵)7月17日至7月26日,华南师范大学书画协会流墨实践服务队与河源市华强中学共同举办“流墨汇源,盛色一夏”线下夏令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围绕“送经典到基层·薪火相传”的实践主题,流墨队文教组以华强中学初一、初二年级学生为对象,以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论语》为载体,以单元化形式组织开展了关于“孝道、诚信、礼仪、德仁”的课程。系列课程主讲人由文教组的曾诗韵、冯伊婷、钟颖与黄辉担任。

百善孝为先,曾诗韵为学生带来了“血脉中的’孝’基因”一课。她选择与《论语》有关的知识小问答作为课堂的开始,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

将主题与故事相连,曾诗韵以汶川大地震中的真实事件引入课程主题——“孝”。接下来,曾诗韵从何为“孝”、为何“孝”、如何“孝”三个角度出发,带领学生深入了解《论语》中的“孝”文化。

曾诗韵在解析“孝”字并引用《说文解字》中对“孝”的解释,让学生理解了何为“孝”。结合《论语》中的具体句子,曾诗韵带领学生探索“孝”的重要性,曾诗韵希望学生能重视“孝”,做到“孝”。

从敬、顺、心系父母三个角度出发,曾诗韵具体地阐述了《论语》中提到的“孝”的具体做法。运用类比的手法,曾诗韵希望学生首先在心里能尊敬和关心父母。引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曾诗韵生动地为学生讲解了为什么孔子说尽孝最难的是保持和颜悦色。将经典故事与生活实例相结合,曾诗韵还讲授了《论语》所提倡的孝并非一味顺从的愚孝,而是能够委婉指出缺点的真正的孝。最后,曾诗韵提出了要知父母之年,且为之喜,为之惧。学生也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父母在,不远游”的后面原来还有“游必有方”。曾诗韵设置了生活中最常见的情景提问学生,让学生反省自己的行为,也加深学生对“游必有方”的理解。

学习《论语》中的孝,不是为了多记住几句《论语》中的句子,然后用在考试里考个高分,曾诗韵希望学生理解“孝”,做到“孝”。

人无信不立,冯伊婷为学生带来了“血脉中的’信’基因”一课。冯伊婷详细地介绍了孔子,希望能够增进学生对孔子的了解。曾子杀猪的故事无人不知,所以冯伊婷选用了曾子杀猪的故事作为课程主题的引入。

从字形解字、儒家五常出发,冯伊婷初步阐释了“信”。结合《论语》中的具体句子,冯伊婷带领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信”的内涵。人为何要诚信?冯伊婷不仅结合了《论语》中的句子,还通过一诺千金与商人丧生两个小故事中二人行为与结果的对比,指出诚信是立身之本,让学生意识到“信”的重要性。通过烽火戏诸侯与商鞅立木两个小故事的对比,冯伊婷进一步指出诚信不仅是立身之本,还是立国之本,诚信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同样重要。

既然“信”如此重要,那应该怎么做呢?故事最能讲明白一个道理,也最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引用韩信言出必行的故事,冯伊婷将“言必信,行必果”具象化。引用孔子逃亡路上的故事,冯伊婷希望学生能够明白,在诚信这件事情上,我们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那些被迫许下的不符合道义的诺言,其实不必履行。

课堂的最后,冯伊婷将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有关诚信的小故事,学生们纷纷举手,迫不及待地想要说出自己的故事。

在“孝”与“信”之外,钟颖带领学生走进《论语》中的“礼”文化。首先,钟颖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论语》中有关礼的句子,并解析“礼”的字形、引用《论语》中孔子的相关言论,带领学生了解“礼”的丰富内涵及“礼”从诞生之初到春秋战国内涵的演变与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钟颖着重讲解了《论语》中的三种“礼”文化,即外在的礼仪、政治上的等级秩序、伦理道德意义上的“礼”。引用《八佾》中的句子,钟颖解释了外在的礼仪与古时的祭祀密切相关,并强调祭祀者当内心虔诚且抱有尊敬的态度。为了让学生明白礼仪制度与国家发展的关系,钟颖引用了孔子与子张的对话,指出“礼”的规范必须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制定。阐释孔子的观点,钟颖指出孔子认为人们要是能做到恭敬守礼,就能恰当的远离诋毁侮辱,同时,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能做到谦虚有礼,则达到的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在了解了《论语》中的“礼”文化的基础上,钟颖引导学生思考《论语》中“礼”文化的可取之处以及生活中哪些现象和思想观念深受《论语》中“礼”文化的影响,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礼”。

课堂即将结束之时,钟颖呼吁每个人都应学习和传播孔子的“礼治”文化,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论语》内涵丰富,又怎会只涉及孝、信、礼呢?黄辉为学生带来了“血脉中的‘德’基因”一课。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孔子的生平后,黄辉阐释了德的重要性。

为了让学生对“德”有更清晰全面的了解,黄辉结合《论语》中的具体句子,指出孔子评判人的德性和德行的主要标准是“仁、礼、知(智)”。以此为出发点,黄辉结合《论语》中的具体句子并播放相关的视频,阐释了《论语》中的德行观。根据《论语》中的德行观,黄辉总结到“德不孤,必有邻”。

通过故事分享会,黄辉带领学生进一步了解何为“德”,“德”具体体现在哪些行为,又凝结为哪些良好品质。在故事分享会的连线环节中,学生举手积极且正确率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的最后,黄辉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日常生活中要如何践行“德行”。在讨论与分享中,学生加深了对“德”的理解,又明晰了自己之后的行动方向。

课堂结束之后,黄辉留下了一个小作业,学生需从本节课上讲到的《论语》中的名言选择一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阐明自己的理由,借此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在往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做到“德”。

在本系列课程中,流墨队队员们厚植中华经典导读书目《论语》,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孝道、诚信、礼仪与德仁”的文化基因,带领学生探索遨游于《论语》背后的内蕴深刻的文化世界。课程内容设计不仅源于《论语》,立足于《论语》,与《论语》紧密结合,并且强调与学生生活的紧密关联,重视对学生具体生活的指导,使课程内容真正落到实践行动。在这一系列课程中,流墨队深入发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使学生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熏陶,领悟其中精髓而思想得以升华;更使学生体会到中华传统经典的魅力,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处处传播与代代传递奠基助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18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福州大学19级风景园林2021年11月团立项活动总结2

学党史一、活动时间、地点2021年11月16日晚七点腾讯会议二、活动过程(一)前期准备召开班委会,确认了讲述党的百年历史,展望未来的团立项活动。(二)开展活动11月16日当晚,通过腾讯会议…… 郭渝欣 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查看全文 >>

福州大学19级风景园林2021年11月团立项活动总结1

党史知识竞赛2021年11月17日,建筑学院320座无虚席、掌声不断,一场由19级建筑二班和19级风景园林班联合举办,以“学党史、颂党魂、立斗志、扬青春”为主题的党史知识竞赛在这里拉开帷幕。为…… 郭渝欣 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查看全文 >>

福州大学19风景园林十一月团立项活动总结二

为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引导广大学生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2019级风景园林班于10月26日开展光盘打卡行动。班委们结合习总书记最新的厉行节约,反对浪…… 郭渝欣 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查看全文 >>

福州大学19级风景园林十一月团立项活动总结一

为了深入贯彻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使人们重视现在的浪费现象,我们创立了本次的团立项活动,并且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和大力支持。在本次团立项活动中,同学们都表现出了非常…… 郭渝欣 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查看全文 >>

福州大学19级风景园林三月团立项活动总结

百年征程奔小康一心共筑爱国情民以食为天在疫情中我们仍不忘艰苦奋斗将一点点生活的美好带来的暖意汇成浪潮将一份份身边的善意给予的力量聚为源泉席卷我们的爱与希望带向远方中国加油武…… 郭渝欣 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查看全文 >>

福州大学19级风景园林十一月团立项活动总结2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立项活动总结——19级风景园林团支部团团联动共青春歌献祖国现风采一、活动目的和意义校区合作五部联动展青年芳华呈爱国初心合一曲《我的中国心》献礼祖国七十华…… 郭渝欣 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查看全文 >>

福州大学19级风景园林十一月团立项活动总结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立项活动总结——19级风景园林团支部登高远眺初心胶囊一、活动目的和意义登上山顶,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风景走过时间,遇到的是不一样的自己不拍照留念,风景会慢慢…… 郭渝欣 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查看全文 >>

福州大学19级风景园林十月团立项活动总结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立项活动总结——19级风景园林团支部张纸书使命,飞机寄我心一、活动目的和意义通过军训一段时间后的观察,班委们发现同学们并不清楚如何将大学生活过得精彩、有…… 郭渝欣 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探汉字演变奥秘 启文化传承童心 文学院开展社区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儿童对汉字的浓厚兴趣,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3月27日,文学院2024级1班志愿服务队于…

春吟风雅韵 诗意润桃笺 文学院举办“春日诗歌”征集活动

为深耕诗词文化沃土,深化校园文明建设,提升学生审美素养,3月16日至27日,文学院九歌文学社于线上举办“春日诗歌”征集活动…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以物易爱,助童筑梦”雷锋市场义卖活动 ——以专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外院青志协”)于2月25日下午在维智广场成功举…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最新发布

做好调研研究,在乡村间寻找青春答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讲话精神,助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长安大学“点亮陶塑之魂·服务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桑业明的带领下,前往陶艺村、习仲勋纪念馆以及澄…
红色气魄,“碑碑”相传
欣往六安寻红土,革命精神永流传。在2023年7月25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寻访红色踪迹,探忆峥嵘岁月”中文传播调研团队来到安徽省六安市开展碑文调研活动。因碑文作为一种历史记忆的独特载体有着别样的作用…
湖北学子三下乡: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让他们乐享学习的旅程。
作为一名参与过大学生小学支教的实习生,我深有感悟。以下是我对这次实践的感悟和反思:首先,这次支教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在小学支教中,我亲眼目睹了教育对于孩子们成长的影响。通过与学生们…
湖北学子三下乡:理解包容,帮助前行
作为一名参与过大学生小学支教的实习生,我深有感悟。以下是我对这次实践的感悟和反思:首先,这次支教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在小学支教中,我亲眼目睹了教育对于孩子们成长的影响。通过与学生们…
为了忘却的记念:吴山烽火,光照千秋
为探访革命踪迹,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7月24日,我作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寻碑·探忆中文传播调研社会实践团队的其中一员,跟随着团队,来到了位于合肥市长丰县的吴山…
广东学子三下乡:拓展视野,启迪心灵
在这段难忘的三下乡时光中,我们有幸参与了为大家呈现的两个精彩纷呈的课程——“‘愈’见青春”与“步盛世、探繁华”。在这个独特的学习旅程中,我们与同学们一同探索了人体、心灵以及历史的奥秘,感受了知…
回味南山故事,推动品牌建设
回味南山故事,推动品牌建设(指导老师:龚鑫,肖小亮,通讯员:刘旋,刘婉君)为了解南山奶业发展历程,以提供品牌建设新思路,2023年8月20日,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赴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邵阳南山牧场乡…
蜀山碑刻:永不失联的纪念
为探访革命踪迹,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7月24日,我作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寻碑·探忆中文传播调研社会实践团队的其中一员,跟随着团队,来到了位于合肥市蜀山烈士陵园…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文明
为深入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党史宣传教育工作,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寻党迹,跟党走,赓续百年精神”实践团于7月12日在沙坪坝区陈家桥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开展“红色歌曲大家唱”、“党史故事大家讲”活动…
华南师大学子三下乡:志愿服务接力前行,乡村振兴你我并进
中国青年网广州7月31日电(通讯员:徐幸谋范懿敏黄坤)在乡村振兴分享会上,流墨队有幸邀请到了王春延先生和黄广边先生作为分享嘉宾。“王春延先生是和平县善友志愿服务中心的监事长,参加志愿服务4年,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