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要把村民当成自己的孩子 ——记白龙村妇女主任王满清

来源: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作者:陈芳鑫、张子阳

指导老师:唐湘岳、雷磊 文新院通讯员:陈芳鑫、张子阳

张家界市慈利县白龙村是一个以柑橘种植业为主要产业的村落。在白龙村的村委会、郁郁葱葱的柑橘林、参差错落民宅或是哪条不知名的小路上,大家总是能看到一个肤色黑黄,身形娇瘦的妇女从一户居民家出来,翻过山坳坳,又走进一户村民家。她不会骑车,一切都靠步行:冬天,天冷得橘树上都结着厚厚的冻的时候,她裹着厚厚的棉袄这样挨家挨户走访;夏天,天热得橘树叶都要翘起边来的时候,她头上顶着一顶稻杆编成的草帽翻着山坳坳。

图为实践队成员采访王满清

这位不辞辛劳,夜以继日的妇女,就是慈利县白龙村妇女主任王满清。王满清今年53岁,张家界市慈利县人,在基层累计工作时间超过20年。她这20多年的工作任务就是联系群众:向下,向群众宣传讲解国家政策,以确保政策的落实;向上,与政府反映群众需求,以确保群众困难得到解决。王满清在总结自己工作心得的时候总是说:“要把村民当作自己的孩子,像对自己孩子那样包容,像对自己孩子那样关心。”

做群众工作难,要走进群众的心更难。当问及王满清在这二十年的基层工作中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让她印象深刻,难以忘却时,她和我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以前村里缺水,后来在村附近的半山腰上打了一个水库,用管子从山上饮水下来,村民的用水问题才得以解决。2005年王满清回村继续担任妇女主任后,村里的老百姓和王满清反映山上饮水下来的那些水管都烂了,好多水都流出来了,都浪费了。王满清听后,心想换水管是好事,一是水管本身就老化了得换,二是水管换了水就不会全都漏出来,水就不会浪费了。于是,王满清便答应了下来。答应是答应了,可是接下来的问题让王满清头疼:村里没有钱,改水管起码要三四万块钱,事没做就不好收老百姓的钱,这该怎么办呢?王满清想了好久也没想出办法,可是答应百姓的,又不能食言,于是王满清找到了她的姐姐。王满清的姐姐当时在学校担任班主任,刚好开学,收了学生的学杂费,还没交上去,王满清就找到姐姐看看能不能从姐姐这里借点钱周转。姐姐一听是为村民服务用的,二话不说借给了她,她拿着这钱,在镇上请了师傅,买了材料便开工了。工人人手不足王满清便自己上手,把管子扛到村民家门口。王满清本以为这样就不会有麻烦了,但谁想,后面出了更大的麻烦:管子的内径粗细是按每户居民家的人数预定的,但是每个村民都想要自己家用大的管子,无论王满清怎么说,大家都不愿意服从安排。可要是王满清给每个村民都用粗内径管子,那钱肯定不够。王满清咬咬牙,决定坚持自己的想法。村民的质疑,加上一日日增加工钱让王满清承受不住,她常常在夜里哭,可是她又不想放弃,她不想事没做好钱又打水漂。于是,哭归哭,王满清顶着压力,最终把事做好了,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自修水管这件事后,王满清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图为王满清向实践团成员展示厕改工作

走进村民的心,更要走进村民的生活。在村里,村民有大大小小的事都找王满清。老人家要养老金认证,给王满清打电话,王满清带他来村委会刷脸认证。村里村民之间发生冲突,给王满清打电话,王满清风雨无阻到现场评理。家里两口子吵架闹离婚,给王满清打电话,王满清两头劝,给双方出谋划策。村民要办证不知道流程,给王满清打电话,王满清亲自过去带他走程序。村里哪几户人家合不来,哪几户人家关系好,哪户人家讨了媳妇生了孙子,哪户人家要建新房,哪家今年需要帮忙卖橘子,王满清都一清二楚。在今年,白龙村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即进行厕所改造。厕改是改善民生的一大工程,但由于厕改项目工程大,且涉及到居民房屋的改动,要顺利的实施下去就必须得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于是,王满清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走遍了村里140户人家,第一去没改成的,王满清就去第二次,第三次……“去的多了,说清楚了,村民也就不好意思拒绝你了。”王满清高兴地告诉实践团成员。她也将把这个经验用于接下来白龙村美丽屋场的建设。

“你问我基层工作难吗,我想说确实难,因为村民有时像小孩一样有情绪,我们村干部得像哄自己小孩那样哄着,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你问我基层工作幸福吗,我想说幸福的,因为村民像小孩一样朴实,你对他好,他也会拼命对你好。”这是王满清做了20多年基层工作总结出来的肺腑之言。王满清就像白龙村这漫山遍野的橘树一样,不畏严寒,不惧烈日。她就像白龙村这漫山遍野的柑橘一样,用她的心血哺育着白龙村广大村民,引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共同建设好大家的白龙村!

图为王满清与实践团成员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05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临近乡镇,聆听民生

…… 袁盈盈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百年大计,教育先行

…… 马航宇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跟党走团队暑期社会实践第二日

…… 盛国权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且向百花头上开

…… 朱瑜盈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游三地,住房教育敲黑板

“不忘初心跟党走”实践队千里访民间。民众热情配合,满载而归。…… 朱瑜盈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不忘初心跟党走”暑期社会实践队在今天的实践之旅中主要从推进城乡均衡发展、解决房地产泡沫、构建食品安全环境、推进物价持续稳定这四大方面来关注深入群众,传承十九大精神。 …… 陈佳维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傲霜斗雪,灿然怒放

参观郭凤韶故居有感…… 金心媛 大学生网报 台州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最新发布

流动讲堂”深入群众,共建党群助力发展
指导老师:唐湘岳、雷磊文新院通讯员:刘婧、姚珊7月14日,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暑期赴张家界市慈利县苗市镇社会实践团再次到访白龙村,就村里的形成的一种新型基层治理方式——“流动讲堂”展开调查研究,…
缔结村落纽带:大学生实践团队促进农村发展
聊城市,日期:7月26日山东科技大学青春鸿途社会实践团队,团队队长:熊雨心山东科技大学青春鸿途社会实践团队,以团队队长熊雨心为首,于7月26日踏上了一项充满使命感的农村发展之旅。他们的目的地是山东省聊…
拾非遗入我心,传文化于时代
拾非遗入我心,传文化于时代。8月,山东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乐道拾遗,匠心传承”实践团前往威海市吉呈轩非遗文化基地进行为期3天的参观和体验錾刻技艺,寻脉传统文化,根植文化自信,在弘扬传承非遗文化的…
学习宣传二十大,实践奋斗显担当
在8月9日到14日期间,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伍“望来路,踏新程”成功完成了二十大精神线下宣讲,并为线上宣讲预热。8月9日,负责线下宣讲的两位同学把制作完成的海报张贴在了社区宣传栏处,这两…
华农学子:跟随先人足迹,传承红色血脉
为深入学习红色文化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力量,7月3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跟随先人足迹,传承红色血脉”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开国少将曾保堂故居所在地陕西省太原市,对曾保堂将军的生平事迹进行…
青春逢盛世,年轻当有为
7月上旬,我们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暑假社会实践队“望来路,踏新程”为了顺利完成社会实践任务进行了前期铺垫工作。7月3日,我们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暑假社会实践队伍创建了群聊,群聊中立刻就展开了热烈的…
“木塔千年风雨,文化传承之路”矿大实践团助力山西古建保护传承之旅
为助力古建筑的保护与发展,8月3日,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追寻文物记忆,助力非遗传承”团中央专项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山西省应县,瞻仰了应县木塔等古建筑,并就对古建筑保护相关话题对当地居…
山东建筑大学“乐道拾遗,匠心传承”实践团
为了促进“寻脉传统文化,根植文化自信”专题,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感触中国人的情怀,感悟中国人的深情,我们成员之间开展了一系列的讨论和制定了相关的计划,走进中国的文化,记录传承。今天山东建筑大学…
安农学子三下乡:探路公益普法 筑梦振兴宏图
2023年8月7日-11日,为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精神号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循法觅迹典亮青春”农民工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团联合安徽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柑橘飘香美丽慈利,同舟共济美好青春
指导老师:唐湘岳、雷磊文新院通讯员:张子阳2023年7月7日至16日,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暑期赴张家界市慈利县苗市镇社会实践团,赴张家界市慈利县苗市镇白龙村、洞湾村和高桥村,开展以柑橘产业为中心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