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信火相传 强农有我|探寻华阴老腔 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 作者:胜奕铭 张海洋 任逸山

7月19日,校团委书记刘博老师、校团委文体与社会实践部部长杨立强老师来到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慰问并指导我院2023年“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暑期社会实践团——“探寻华阴振兴密码”实践队,由信息学院指导教师李娉带队,前往华旅集团进行考察调研,授牌仪式后共同观赏了华阴老腔表演并召开暑期社会实践座谈会。

华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江宏在授牌仪式上讲到,近年来西北大学同华旅集团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与合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能力提升方面给予了华旅集团诸多帮助和指导,希望双方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和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新路径和新成效,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力争成为陕西省校企合作的标杆和典范。

华阴老腔,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分支之一,以其独特的音韵和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闻名于世。此次华阴老腔表演以华山国际文化传播公司的主办为契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舞台相结合,呈现出了别具一格的演出形式。

舞台上艺术家们唱腔悠扬,动作矫健,整个表演过程彰显了最原始的艺术魅力,同学们从中深切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韵味。

演出结束后,西北大学校团委书记刘博、校团委文体与社会实践部部长杨立强、陕西华山旅游集团团委书记耿鑫,华旅集团下属华山国际文化传播公司相关负责人以及华阴老腔表演艺术家们,实践队同学召开社会实践座谈会,信息学院辅导员李娉主持会议。

信息学院指导教师李娉首先向与会人员从实践内容、实践计划、实践成果、实践影响等方面汇报了此次三下乡的成果,她指出此次三下乡意在调研华山旅游,对华阴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个方面,进行乡村振兴方法和路径的探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结果,推进乡村振兴、乡村建设。并鼓励实践队队员继续在志愿活动中练就本领、淬炼青春。

随后由学生代表陈俊铭、任逸山分别发言,分享了他们在社会实践中的感受和见闻。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探寻华阴振兴密码小分队队长陈俊铭。这次三下乡我见到了许多世面:在昨天,我们拜访了烙画传承人席军峰席先生,他为我们深入浅出的讲述了烙画的制作流程及其选材讲究,也为我们展示了许多他创作的珍贵烙画。我们的团队成员大多都来自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对于电烙铁还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在我们眼里它仅仅是焊电路板的一样工具,没想到同样的东西在艺术家的眼里确实一支创造美的画笔,用这只平平无奇的画笔,绘制出令人赞叹的世界。我们也走进东宫村,与当地的村干部进行交谈,了解了杨氏族群的历史,他们还带领我们参观了杨公祠,讲述了“四知先生”杨震廉洁的一生,听完他们的讲述,我不禁对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有了更深的理解;今天我也第一次现场欣赏了华阴老腔,这让我倍感荣幸。

待会儿我们还将走进陕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校史馆,缅怀身残犹怀报国志,为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民解放军军人,学习红军战士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而战斗,不怕流血和牺牲,纵使因公致残,也身残志坚的高尚品德;我非常感激党和国家为伤残荣誉军人提供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休养场所,我认为军人为了国家的安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他们应得的。

这种种不同的经历,让我的爱国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更加炽热,而这两种情感相互交融,也不断激励着我,总希望自己也能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做一份贡献。而我的学校西北大学也为我提供了实现这一理想的平台。众所周知,西大的考古专业全国领先,而我的专业涉及到的人工智能及深度学习的相关内容可以与文物保护有机的结合,比如借助深度学习及其算法可以将考古挖掘的一片片的文物碎片复原成它本来的面貌,甚至可以通过对头骨的深度分析大致的还原出其本来的容貌,也算是用另一种方式来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奉献出我的一份力量!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探寻华阴振兴密码小分队队员任逸山。参加这次三下乡活动我感受颇多,来到华阴市,我真的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美丽,路上来往的洒水车体现出华阴的整洁;随处可见的文化建筑体现出华阴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给我们娓娓道来讲解当地特色的村民体现出华阴淳朴热情的民风。在亭子村和张村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张村长将村子存在的问题大大的写在黑板上,毫不避讳得给我们讲解分析,能看出村长真真正正的是想解决这些问题帮村民更好的生活。我们去到“天下杨氏第一村”东宫村,感受到了厚重的历史传承和世世代代杨氏族人对祖先的尊重,在村口遇到的老人拉着我们给我们看他手机里自己参加祭祖的照片,如数家珍的介绍着各个现在杨氏族人中的代表人物,从他热情的讲解中我体会到了传承的力量。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探寻华阴振兴密码小分队队员任逸山。参加这次三下乡活动我感受颇多,来到华阴市,我真的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美丽,路上来往的洒水车体现出华阴的整洁;随处可见的文化建筑体现出华阴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给我们娓娓道来讲解当地特色的村民体现出华阴淳朴热情的民风。在亭子村和张村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张村长将村子存在的问题大大的写在黑板上,毫不避讳得给我们讲解分析,能看出村长真真正正的是想解决这些问题帮村民更好的生活。我们去到“天下杨氏第一村”东宫村,感受到了厚重的历史传承和世世代代杨氏族人对祖先的尊重,在村口遇到的老人拉着我们给我们看他手机里自己参加祭祖的照片,如数家珍的介绍着各个现在杨氏族人中的代表人物,从他热情的讲解中我体会到了传承的力量。

小组成员也纷纷围绕所见所感做交流发言,畅谈学习体会。

华旅集团团委书记耿鑫、表演艺术家田老师在座谈会上近距离对话同学,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华旅集团团委书记耿鑫围绕企业的历史沿革、性质和隶属关系,以及企业发展战略、近年来的经营管理情况、“山下留客”项目建设、精品景区建设等方面对华旅集团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田老师在访谈过程中介绍了老腔的发源历史,并提出了对老腔未来的发展期望,认为老腔的传承不能仅仅依靠口头传播,更希望有精通音乐的专业人士加入,将老腔音乐谱成乐谱,让老腔拥抱更加年轻的群体,走上更广大的舞台。

校团委文体与实践部部长杨立强在讲话中强调了社会实践宣传、经验总结、成果转化的重要性,肯定了社会实践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实践队队员珍惜此次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用好这个磨炼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

校团委书记刘博在讲话中对小分队成员寄予殷切的希望。他首先肯定了社会实践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对华旅集团对于西北大学社会实践的支持表示感谢,对“探寻华阴振兴密码队”的实践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实践队队员用实际行动服务基层,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最后校团委书记刘博叮嘱各位同学要将实践活动转化为成果,要利用专业知识为文化传承贡献力量,延续历史文脉。将实践成果反馈回去,将实践内容传达出去,让项目不断发展,让文化不断传承!

深挖非遗资源,赋能乡村振兴。非遗根植乡村沃土,是乡村社会群众的智慧结晶,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习近平总书记曾为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指明方向:“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 ,要不断贯彻落实以非遗的双创促进乡村的产业振兴、以非遗的智慧带动乡村治理。非遗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必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03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循古迹,启新章,龙潭古镇故事长

酉阳7月28号电(通讯员蒋晨曦何曼彭丽燕)为响应国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深入探究龙潭古镇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传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2024年7月10日至15日,重庆人文…… 蒋晨曦 彭丽燕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应急救护筑安篱,街头巷尾安如旧

酉阳7月27号电(通讯员彭丽燕蒋晨曦何曼)为普及应急救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公众的自救互助意识,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阳,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1日下午深入重庆市酉阳县赵…… 蒋晨曦 彭丽燕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青春播撒田间梦,实践浇灌农耕情

酉阳7月27号电(通讯员彭丽燕蒋晨曦何曼)为传承和弘扬传统农耕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中式农耕文明,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阳,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4日,前往酉阳县龙潭镇,开…… 蒋晨曦 彭丽燕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牢牢把关防诈骗,共筑乡村宁谧天

在当今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诈骗手段日益翻新,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防诈意识,增强防范能力,2024年7月13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 蒋晨曦 赵家溪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承古启新探真知,特色实践文化梦

为了了解和传承酉阳传统文化,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在2024年7月14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课堂体验,将粘土艺术与酉阳文化相结…… 蒋晨曦 赵家溪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急救宣传播四方,生命防线坚如钢

为了加强应急救护的了解,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在2024年7月11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为当地居民宣传应急救护知识效。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们在村庄的中心广…… 蒋晨曦 赵家溪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摆手欢歌遍酉阳,民族文化耀光芒

为了深入了解龙潭古镇摆手舞文化,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4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了解当地摆手舞文化的历史与魅力。阳光洒在龙潭古镇的青石板路…… 蒋晨曦 赵家溪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酉阳古镇梦回千古,筑梦行程绘华章

酉阳7月30日电(通讯员方乐乐蒋晨曦何曼)为纪念革命先辈、传递红色精神,在这个盛夏时节,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3日,赴重庆市酉阳县龙潭古镇,以实地…… 蒋晨曦 方乐乐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走进枣庄巨山建筑服务公司开展遵义会议精神宣

为推动革命精神走进基层一线,提升企业职工的历史认知与思想共鸣,在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之际,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

传精神践使命,凝聚奋进力量

为大力弘扬兵团精神,传承红色基因。3月29日,青听兵说·卫国戍边实践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志愿服务部和宣传部走进花园社区,联…

外国语学院2216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维护国家安全 青春挺膺从我做起

(通讯员王小连)4月15日下午,外国语学院2216团支部在3301教室举办了本月的团日活动。本次团日活动正值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传承红色薪火 践行使命担当 —— 护理学院志愿队前往浙江台州宣讲遵义会议

寒假期间,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积极响应号召,结合“返家乡”社会实践活…

传承遵义薪火: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开展寒假 “返家乡” 遵义会议精

为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紧扣寒假“返家乡”…

最新发布

江西师大学子访名师感悟收获:意志为舟,乘风破浪
我们以采访江西省第九批特级教师候选人张勖老师为今年的七月作结。在采访过程中,张校长的真诚、慈爱、包容让我们把炎炎烈日、闷湿燥热抛诸脑后。与我们这个小县城里的父母辈一样,他出生在一个与富裕沾不上…
机电工程学院刘佳铭、裴作杰等同学赴“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工作
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常态化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振奋精神,8月15日上午,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刘佳铭、裴作杰等同学前…
七彩童心“云”支教:不负相遇
那年夏天,风遇见云,花遇见树,萤火虫遇见星光,而我遇见你。——题记一转眼,八月已过去一半,云支教活动也渐渐接近尾声,回想起刚刚与小朋友认识的拘谨与羞涩,仿佛还在昨天。我与小朋友相处得非常融洽,…
七彩童心云支教:不负相遇
那年夏天,风遇见云,花遇见树,萤火虫遇见星光,而我遇见你。——题记一转眼,八月已过去一半,云支教活动也渐渐接近尾声,回想起刚刚与小朋友认识的拘谨与羞涩,仿佛还在昨天。我与小朋友相处得非常融洽,…
山大大学法学“饮冰”调研团赴江苏镇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法律援助,可以让困难群众享受免费法律服务,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它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解决百姓“急难愁盼”,体现法治温情的一面。作为山东大学法学院“饮冰”调研团…
山东大学法学院“饮冰”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实践调研团 赴石泉县人民法院、公安局实地调研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全面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的重大决策,全面有效行使辩护权,加强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障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作为其应当享有的自然权利,…
河南学子三下乡:切身践行,宣传劳动精神
来到地处偏僻的东韩台村,走访当地村民,了解目前村民们对于垃圾分类的了解以及现存的问题。根据村民描述,团队成员发现目前有部分村民家会随意处置垃圾,拒绝投放到规定场所的问题。于是,实践团成员们前往…
七彩童心云支教:夏日,不负相遇
那年夏天,风遇见云,花遇见树,萤火虫遇见星光,而我遇见你。——题记一转眼,八月已过去一半,云支教活动也渐渐接近尾声,回想起刚刚与小朋友认识的拘谨与羞涩,仿佛还在昨天。我与小朋友相处得非常融洽,…
河南学子三下乡:走进九渡村,体会劳动精神
实践服务队成员们来到了樟木乡九渡村的杨梅种植园,这里有着近20年的栽种历史。首先,村支部书记介绍了九渡村在党建引领、居民生活、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情况。重点讲解了村支部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具体做法以及…
南望乡土实践团走进湖北恩施 探索乡村“振”与“兴”
为探寻乡村“振”与“兴”的联系机理与实现路径,8月16日上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南望乡土团队来到湖北省恩施市白杨坪镇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生活情况、耕地及其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