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农学子三下乡——76人老烩面采访纪实

作者:田培林

烩面,是河南最为重要的面食之一,在河南饮食文化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是河南三大名吃之一,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合计烩面)。任凭岁月流转,时代变迁,流行饮食换了一代又一代从上个世纪开始,它的光芒未曾削减反而愈加闪亮。为了解河南烩面的发展现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若干学院的十名同学组成的“林学院赴郑州市河南烩面调研服务队”来到“烩面之城——郑州”进行实际调研考察。
小队有幸联系到美高集团产品推广总经理史培龙。美高集团主推的“76人老烩面”在各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7年的时间,他们开创了60多家门店,实现了95%的成功运营,最近,76人老烩面走出中国,将实体店开到了法国巴黎。若要谈河南烩面的发展现状,便不得不提76人老烩面。












史经理热情的向我们介绍了烩面的发展和现状,颇有感情地向我们讲述了76人老烩面的发展历程。烩面最初的兴起源于合计烩面,1953年由4位前辈合作经营,所以名为“合计烩面”,从此时到86年萧记三鲜烩面的问世,此间的烩面汤颜色深而浓郁,且烩面必备老三样:粉条、海带、豆腐皮。老烩面是父辈儿时最亲切的记忆。1986年萧洪河创立三鲜烩面,一改烩面老三样,而加入了海参鲍鱼,三鲜烩面的问世促进了烩面文化的极大发展,而萧记烩面也在烩面文化中逐渐成了老大哥。1998年,
裕丰源推出了滋补烩面,此后引起其它面馆的效仿,一时间,滋补烩面在中原地区蓬勃发展,最终,形成了老烩面、三鲜烩面和滋补烩面三足鼎立的局面。然而,烩面的发展从不停步,步入21世纪,“红高粱”推出快餐烩面,开辟了烩面全新的发展方向,受快餐烩面的影响,中原地区的仁人志士开始思考并探索烩面在21世纪标准化产业化甚至国际化的发展,他们受“红高粱”的启发,进行了有意且成功的尝试。如今,在快餐化或半快餐化烩面发展比较成功的便是耀军烩面和76人老烩面。
76人老烩面沿袭老烩面,却一改烩面界常态——大店化、本地化。萧记合记烩面,店面大,店面少,很有老大哥的气派,而76人老烩面,店面小,店面多,实现了连锁化。76人老烩面还率先实现了中央厨房统一配送,保证各店口味始终如一,实现了标准化和规范化运营,同时,统一配送机制又可缩小实体店厨房面积,从而在有限的店面空间获得更多的盈利空间。76人老烩面拥有积极的企业文化,他们将河南烩面发展的责任扛到肩上,他们有句口号:"让13亿人吃到地道河南老烩面"。他们随积极扩展实体店数量,然后实体店辐射区域毕竟有限,为此,他们推出了包装烩面。史经理说,包装烩面就是一张张名片,它能比实体店去的地方更远,宣传的速度更快。有这样的企业为烩面的发展尽心尽力,我们对烩面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9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追寻水浒遗风,感受剪纸魅力 ——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水浒好汉城学习郓城剪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神农文化,传颂中医神话 ——拾遗社会实践队拜访梁氏骨科传承人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 ——拾遗社会实践队赴中国陶瓷琉璃馆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巧匠细雕琢,陈木焕新生 ——拾遗社会实践队寻访张氏木雕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醋香飘深巷,技艺传千年 ——拾遗社会实践队参观王家园子醋工坊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多彩非遗文化,感受面塑魅力 ——拾遗社会实践队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纸与刃的相遇 ——拾遗社会实践队采访剪纸传承人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过门笺——拾遗社会实践队赴莒县古城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繁樱似锦芳华绽,义务导游递温情

近期,一年一度的“樱花节”如约而至,湖南科技大学樱花园迎来客流高峰。湖南科技大学魅力旅游协会,商学院社团管理部联合举…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西部计划线上培训活动

为增进学生对西部计划政策的了解,提升西部计划笔面试通过率,4月7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于线上开展西部计划培训活动。此…

商学院开展“影像志愿 艺路生光”志愿活动

(通讯员何松成)4月8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携手谢子龙摄影艺术馆,成功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影像志愿艺路生光”的志…

“回炉旧物,新品再创”DIY制作大赛圆满成功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鼓励大家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以减少垃圾产出,激发参与者的创意与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将绿色…

湖南师范大学马院思政系赴长沙市第一中学实习队开展第一次试讲活动

实习队队员邓姝涵试讲实习队队员周晨试讲(通讯员向宇陈晗汤雅芸)4月7日下午,为帮助队员优化教学设计,提前适应课堂教学氛…

最新发布

“小水滴公益联盟”趣味运动会开展
“小水滴公益联盟”趣味运动会开展为了响应习近平“体育强国梦”思想,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育锻炼意识,8月22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小水滴公益联盟”赴临沂实践团于马牧池乡桃花峪村 …
淮阴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寻团溯源”志愿团队“不忘初心跟党走,青春共寻团本源”暑期
淮阴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不忘初心跟党走,青春共寻团本源”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为了探索共青团的起源,追逐团的步伐,弘扬团的精神,更进一步响应“一学一做”教育实践的号召,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 …
创新说明书之3D打印风险分析
近期3D打印技术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相关概念股也得到了各方资金的青睐,股价频频创出新高。但是基于目前国内3D打印技术的发展阶段以及市场前景,最近几年3D打印对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贡献可能并不及大家的普遍预期,我 …
认识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通过实习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并通过实际操作加强与专业知识的接触,提高对机械的兴趣,为以后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兴隆山实验室实习过程:10月22日上 …
西农学子三下乡——裕丰源烩面馆采访纪实
近日,林学院赴郑州市河南烩面调研服务队的队员们来到郑州市裕丰源烩面考察调研。郑州市裕丰源餐饮有限公司的前身是裕丰源滋补烩面馆。它创建于1998年,主要经营河南特色滋补烩面、特色风味凉菜和经典豫菜等。来 …
实践有感
通过本次实习,我学到了许多有关水电枢纽的知识,之前学工程制图时在图上看,现在看到了实物,让我们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了起来,对我们今后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我经过了这次实习,对水利枢纽工程有 …
参观金窝水电站
金窝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境内,大渡河中游右岸的一级支流--田湾河中段界碑石--喇嘛沟河段上,是田湾河水力资源梯级开发“一库三级”中的第二级(第一级为仁宗海水电站,第三级为大发水电站),为引 …
参观水库
仁宗海水库电站作为田湾河一库三级梯级开发的龙头水库电站,主要由坝区枢纽、引水系统、“引田入环”输水枢纽和送出工程等组成,具有年调节能力,电站装设2台120MW的高水头冲击式机组,通过石棉山泉变电站并入四 …
山东大学“惠农社”社会实践团队赴河南省卫辉市石豹头乡龙卧岩村调研顺利开展
8月20日,山东大学“惠农社”社会实践团队关于精准扶贫的调研活动继续进行,团队来到旅游扶贫典型村--石豹头乡龙卧岩村展开了调研活动。…
山东大学“惠农社”社会实践团队赴河南省卫辉市龙卧村采访调研
8月21日上午8时,“惠农社”团队在副队长李柏糠的带领下驱车前往数公里之外的龙卧村展开采访调研,受到了龙卧村村委杨书记的热情接待,杨书记向团队详细介绍了当地的情况,下面是我们就特色精准扶贫问题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