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宁夏中宁蒿子面制作技艺探访
“长脖子雁,扯红线,一扯扯到中宁县。中宁县的丫头子会擀面,擀的面薄扇扇,切的面细线线,下到锅里嘟噜噜转。爹一碗,妈一碗,案板底下塞一碗……”一首数百年来流传于中卫地区的歌谣,记录着中宁人与蒿子面间的浪漫。
蒿子面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从美食的角度,它是中宁独特的一道面食,也是中宁人餐桌上的一道风景;从非遗的角度,它是精湛技艺的传承,是传承精神的延续;从文化的角度,它承载着祖辈们满满的祝福。凡此种种,皆为底蕴。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坐落于中宁县市区的振玲蒿子面馆,在这里,我们与蒿子面制作技艺传承人于振玲老师一起,从最基本的和面开始,将蒿子面的制作全流程记录在相机里,在蒿子面的层层制作中聆听于老师讲述蒿子面背后的故事。
由于中宁县距离我们的住宿地有一定的距离,当天往返存在一定的困难,小队决定先由五个人前往目的地进行调研。沿着黄河一路东行,我们提前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中宁振玲蒿子面馆,也见到了热情迎接我们的蒿子面制作技艺传承人于振玲老师。
于老师的蒿子面馆并不起眼,与马路边其他的餐馆并无二致。在小小的面馆里面,迎面而来扑鼻的香气给予我们对正宗蒿子面的第一印象,蒿子面的清香与牛羊肉臊子醇厚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弥散在各个角落。我们到的时间偏早,尚未到食客们的午饭时间,面馆里也就自然而然少了一份烟火气。
在蒿子面馆对面,于老师的蒿子面培训基地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展示中宁蒿子面的制作全流程。中宁县虽小,但也不乏慕名远道而来的游客,游客们擅长将自己未知的事物转化成相机里长存的记忆,我们也不例外。马路两侧,一半生活,一半传承,一半烟火,一半情怀。
进入蒿子面传承基地,映入眼帘的就是几个师傅忙碌的背影。这里与马路对面的蒿子面馆很不一样,失去了臊子香味的浓郁,蒿子面的那份清香更显可贵。没有空调,没有风扇,像普通面馆的后厨一样,但又多了些不同之处。得知我们此行的目的,于振玲老师决定将蒿子面的制作流程从头到尾来一遍,只是希望我们和那些游客能够将这份心思记录下来,把它们带到全国各地,让更多人了解中宁的蒿子面。毕竟更多人的熟知也是传承中的一部分。
我们的记录从和面开始,一碗碱水一盆面,和好之后再进行揉面、醒面、擀面等过程。擀面用的擀面杖与我们家里用的擀面杖差别很大,三根擀面杖由长到短依次使用,最终把面擀成一张大面皮随后进行叠面与切面的过程。一层玉米面一层面,切面需要几百刀,考验的是制作者的耐心与细致。由此我也清楚了先前意识到的那份不同:师傅们对于制作技艺的认真态度与不急不躁的行动是普通餐馆后厨所不具有的,因此才能获得一碗被人认可的面。
记录完制作的全过程后,我们又回到马路对面的面馆,等待着一碗清香的诞生。时间也到了中午,食客们也都纷纷上座,先前缺失的那份烟火气在觥筹交错中被重新找回。一碗蒿子面终于完成,我们的等待也很值得,不像其他面一样,相信蒿子面自带的清香没有人能拒绝,足够大的份量也能让每个人吃得开心。
忙碌的时间集中在午饭前后,等到面馆重新回到长时的安静时,我们对于振玲老师进行了采访。在一字一句中,我们感受到了于老师对于蒿子面制作的那份热爱。谈及蒿子面的传承,于老师有着不同的想法,她希望在在这份传承的基础上解决一部分人的生活问题,将非遗传承的通病避免掉,传承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在于老师的安排下,蒿子面馆与传承基地中很多残疾人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工作,蒿子面也逐渐走向全国,甚至远出国门,迈入世界的大门。说到这些,于老师很自豪,那份骄傲使她在传承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了下来。
一天的时间,或许并不够我们了解到方方面面,但是蒿子面制作技艺的不易我们历历在目。对于中宁当地人来说,蒿子面或许是一个文化标签,更是在外游子们对家的挂念。这项非遗走向消亡并不是所有人想看到的,正是因为有了传承的人,将火种不断向前推动,我们后辈才有机会了解到更多。让无人传颂的歌谣再度启唱,为历史尘封的故事续写新章。我们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于振玲老师传递蒿子面制作技艺这份非遗火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87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