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红旗渠,踏向新征程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作者:红旗渠精神社会实

为响应二十大号召,学习与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2023年7月9日,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筑梦总部”实践团来到了“人造天河”——红旗渠。

早上7点实践小分队乘车出发,前往位于河南省林州市的红旗渠。在去往红旗渠的路上,队员们感受到了浓厚的“红色”氛围,也被当地的“红色思想”所感染。

红旗渠精神是一座民族精神的丰碑。

实践团成员走进红旗渠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令人震撼的人物雕塑,仿佛是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被插在太行之巅。十年开山者,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十年的功力与汗水、十年的艰辛与智慧、十年的心血与砥砺,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它早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中国青少年们在追梦路上高举旗帜、不畏艰险,奋勇向前。

红旗渠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路标。

实践队员们在讲解员的讲述下,不禁为当时人们的精神所动容。据讲解,在当时那个物资极端匮乏的艰苦年代“十年九旱、水贵如油”,要修建红旗渠这样的浩瀚工程,艰难和曲折可想而知。但是党坚持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紧紧抓住吃水用水这一主要矛盾,领导开渠挖塘,劈山饮水,解百姓之疾苦。由此可见红旗渠不仅仅是一条流淌着共产党人初心的精神长河,更映照着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和使命。在今后国家建设的新征程中,红旗渠精神仍将闪烁出更加耀眼的精神光芒!

红旗渠是党和人民刻在太行山岩上的一座丰碑,红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的传家宝。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林州人民不断赋予红旗渠精神新的内涵,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不仅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又引领着林州人民“又踏层峰望眼开”,谱写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的发展五部曲,使它成为民族精神的一座丰碑,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

在红旗渠青年洞旁,队员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这是一份承诺,更是一份责任。“敬业、为民、踏实、奉献”,是此次红旗渠学习给队员们最深的思考。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队员们将秉承爱岗敬业的态度、贯彻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踏实肯干的作风、追求无私奉献的精神,时刻与党章对标,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

图1:观看修渠现场雕塑

图2:红旗渠分水闸

图3:参观青年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75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循古迹,启新章,龙潭古镇故事长

酉阳7月28号电(通讯员蒋晨曦何曼彭丽燕)为响应国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深入探究龙潭古镇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传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2024年7月10日至15日,重庆人文…… 蒋晨曦 彭丽燕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应急救护筑安篱,街头巷尾安如旧

酉阳7月27号电(通讯员彭丽燕蒋晨曦何曼)为普及应急救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公众的自救互助意识,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阳,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1日下午深入重庆市酉阳县赵…… 蒋晨曦 彭丽燕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青春播撒田间梦,实践浇灌农耕情

酉阳7月27号电(通讯员彭丽燕蒋晨曦何曼)为传承和弘扬传统农耕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中式农耕文明,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阳,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4日,前往酉阳县龙潭镇,开…… 蒋晨曦 彭丽燕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牢牢把关防诈骗,共筑乡村宁谧天

在当今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诈骗手段日益翻新,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防诈意识,增强防范能力,2024年7月13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 蒋晨曦 赵家溪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承古启新探真知,特色实践文化梦

为了了解和传承酉阳传统文化,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在2024年7月14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课堂体验,将粘土艺术与酉阳文化相结…… 蒋晨曦 赵家溪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急救宣传播四方,生命防线坚如钢

为了加强应急救护的了解,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在2024年7月11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为当地居民宣传应急救护知识效。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们在村庄的中心广…… 蒋晨曦 赵家溪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摆手欢歌遍酉阳,民族文化耀光芒

为了深入了解龙潭古镇摆手舞文化,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4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了解当地摆手舞文化的历史与魅力。阳光洒在龙潭古镇的青石板路…… 蒋晨曦 赵家溪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学子下乡在行动:酉阳古镇梦回千古,筑梦行程绘华章

酉阳7月30日电(通讯员方乐乐蒋晨曦何曼)为纪念革命先辈、传递红色精神,在这个盛夏时节,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3日,赴重庆市酉阳县龙潭古镇,以实地…… 蒋晨曦 方乐乐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走进枣庄巨山建筑服务公司开展遵义会议精神宣

为推动革命精神走进基层一线,提升企业职工的历史认知与思想共鸣,在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之际,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

传精神践使命,凝聚奋进力量

为大力弘扬兵团精神,传承红色基因。3月29日,青听兵说·卫国戍边实践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志愿服务部和宣传部走进花园社区,联…

外国语学院2216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维护国家安全 青春挺膺从我做起

(通讯员王小连)4月15日下午,外国语学院2216团支部在3301教室举办了本月的团日活动。本次团日活动正值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传承红色薪火 践行使命担当 —— 护理学院志愿队前往浙江台州宣讲遵义会议

寒假期间,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积极响应号召,结合“返家乡”社会实践活…

传承遵义薪火: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开展寒假 “返家乡” 遵义会议精

为弘扬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志愿护理服务队紧扣寒假“返家乡”…

最新发布

三下乡 | 湖南大学“云麓升日,电亮潇湘”支教调研团特色课程(四)
湖南大学“云麓升日,电亮潇湘”支教调研团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优秀精神、宣传湖南大学魅力和历史的主题,设计打造了一系列特色课程。在本次三下乡活动中,支教调研团将在7天的教…
征稿 | 赣台荟·勇毅前行——第五届赣台高校书画联展征稿启事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丹青溢彩,翰墨传情。为进一步推动赣台两地高校师生交流交往,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江西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台湾中华鬯庐书法学会等9家单位将于2023…
收获快乐,不断成长
今年的暑期我没有像往年一样早早回家,而是参加了我们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也就是所谓的“三下乡”。我们在学院领导的关怀下,在院团委的支持下,我们“艺起向未来”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前往湖北省安陆…
爱心助教,青春飞扬
中国大学生网黄石7月8日电(通讯员:閤华明)2023年7月8日,湖北师范大学湖师青年志愿服务团一分队在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浮屠镇栗林村鲁论书院开展暑期支教工作。大学生支教是指在校大学生利用部分寒暑假的时间…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追忆革命岁月,传承红色基因”暑期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国家号召,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扬·传承”暑期社会团队在…
喜迎新学期,开启大扫除 ——重庆大学“百名学子挂职计划”进行时
8月14日至8月16日,重庆大学“百子挂职”实践团来到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实践团成员刘旭洲是今年暑假刘么中心校唯一一位青年志愿者,他的身影出现学校校的图书室里、艺术室里、实验室里还有新的录播教室里,他…
“三下乡”——赏洞庭风光,品千年文化
“三下乡”——赏洞庭风光,品千年文化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在这个时间节点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相关实践恰逢其时、十分重要。作为…
作品展 | 本科《外国美术史》课程作业展示
作品展|本科《外国美术史》课程作业展示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课程名称:外国美术史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任课班级:本科2021级美术学1-3班、绘画班(中国画、油画、雕塑)班级人数:120人授课教师:周敏、廖媛雨…
溪岸名师讲堂·纪要|范坚:大禅一粟——八大山人、沤道人书画艺术浅谈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23年6月2日晚,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溪岸名师讲堂”非常荣幸邀请到范坚教授开讲。范老师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有很深的渊源,他是美院的退休老教授,同时也是师大的优秀校友,全国恢…
布楞沟红色教育基地发展调研报告 ——基于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高山乡等地方的调研
布楞沟红色教育基地发展调研报告——基于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县高山乡等地方的调研摘要:西北民族大学理科小组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来到海拔1900多米的布楞沟村,以该村的村史馆红色教育基地为主进行了一系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