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临夏古早的生命跃动、生命起源和品味千年文化传承,西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赴临夏调研团于2023年6月11日-14日分别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和临夏州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
探寻千万年前的生命跃动,见证地球演变进
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成立于2003年,位于和政县城关镇梁家庄新村。该馆馆藏各类古动物化石30000多件,分三纲8目150个属种,其中一级品50多件,二级品180多件,三级品350多件。该馆保存了新生代晚期不同地层环境的化石,为临夏盆地的地质变迁历史和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地质证据,为人们直观的展示了临夏地区地质演变历史。同时,该馆也系统展示了生命的演变进化,让人们了解亿万年来地球上各种生命波澜壮阔的生存、繁衍、灭绝的演进进程。在讲解员的认真讲解下,我们切实了解了在临夏州这片土地上3000万年前的生命跃动。博物馆拥有六项世界之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和政羊、世界上最丰富的铲齿象化石、世界上最大的真马“埃氏马”、世界上最大的三趾马化石产地、世界上最大的鬣狗‘巨鬣狗’、世界上最早的披毛犀头骨化石。化石的时间跨度主要集中在距今约3000万年到距今约250万年之间,这里展出的仅是一小部分。而仅仅是这一小部分,就已经让实践队队员们惊叹不已,同时也对古生物化石产生了十分浓厚的兴趣,队员们纷纷拍照记录,并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拓展认知。馆中收藏的古动物化石都是早已灭绝的动物遗骸,不仅在国内可称为精品,而且在国际上也属于少之又少的典型化石,学术意义重大。通过了解,实践队队员们得知,为了推动化石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当地政府正在大力整合各方资源进行,并对博物馆着力进行进一步的开发,通过更加生动的形象和体验让游客感受古动物的生命长河。
图为馆内大的古动物化石——和政羊。大学生网报通讯员马鑫源 摄
感受辉煌灿烂文化,品味千年传承韵味
走进临夏州博物馆,数千年的文明进程尽现眼前,其中10290件陶器每一件都是古意绵绵的诗,传递着生生不息的文明之光。现有基本陈列《古陶神韵——马家窑文化彩陶展》,展厅面积3034平方米,展出马家窑文化彩陶文物1273(件)套。开放区分上下两层,一层设四个展厅,集中展示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边家林类型、半山类型彩陶文物,二层设二个展厅,集中展示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彩陶文物,该馆属综合性国家二级地志博物馆,是中国博物馆协会团体会员、甘肃省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也是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甘肃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兰州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文科实践教育基地、西北民族大学教学实习基地,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和文化研究价值。
实践队队员们主要参观了颇负盛名的马家窑彩陶,细细品味了三个时期的马家窑彩陶,即马家窑时期、半山时期和马厂时期。半山时期则是其中最鼎盛的时期,而实践队队员们最感兴趣的是马家窑时期的彩陶,其中最出名的“彩陶王”即双耳四鋬彩陶瓮,经过解说员的讲解,队员们得知该彩陶瓮泥质橙红陶,瓮口收敛,腹部逐渐下收,平底。瓮口沿处有相对称的四只鸟形凸起的鋬,腹部两侧有对称的半环耳。从口沿至腹部用黑彩绘出三层花纹,主题图案为中层的四方连续漩涡纹,漩涡中心饰以圆点纹,纹饰图案布局疏密有致、宽窄得体,陶质精致细腻,造型雄伟壮观,图案繁缛瑰丽,绘画技巧娴熟,令人称奇。除马家窑彩陶外,还有其他大家的书画展示及铜镜展示等展品让人记忆深刻。
经过此次的调研活动,实践队队员们切实感悟到了来自千年前的文化传承韵味,也对相关的文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纷纷感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并表示在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会积极参加相关活动,深入研究自己所感兴趣的民族文化传承,助力优秀中华文化发扬光大,走向全世界。
图为实践队队员正在对马家窑彩陶艺品进行拍照记录。大学生网报通讯员马鑫源 摄
图为西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赴临夏英语调研组的师生在临夏州博物馆前的合影。大学生网报通讯员马鑫源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73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