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5日,南郑区汉山街道汉坪村三,四组苍儿崖沟谷后部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泥石流区域长约510m,宽约130m,厚约10m,体积约45万m³。泥石流后部物源区存在长约75m、宽约30cm、错台高度1-2m的贯通裂缝,周边山体潜在物源体约16万m³。灾情造成汉山区域直接经济损失约7687.5万元,致使7户35间房屋倒塌,一般受损房屋159户439间,农作物受灾面积45.4公顷,受损耕地面积41.9公顷,2.1km低压线路受损,3条县乡道、15条通村道路不同程度受损,未造成人员伤亡。为了积极响应学校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岭南先锋 生态秦岭”秦岭南麓地质灾害调研社会实践团在郭鸿老师的精心安排下于2023年7月20日至7月21日来到南郑区汉坪村,进行为期2天的地质灾害走访调查。
7月20日上午,实践团成员坐上大巴奔赴目的地汉坪村。抵达汉坪村后,成员们按照老师的分组有序的进行地质勘察,由于当地处陕西省汉中盆地西南部,米仓山北麓,横跨河谷阶地平原区、低山丘陵区、中山区等三个地貌单元,且区内沟谷密布,坡陡谷深,地质构造复杂,岩体破碎,降水充沛,所以一路上地势不平,土质不好。前进的每一步都是较为困难的,在感同深受当地村民所承受的苦难后更加坚定了实践团成员作为大学生努力学习改变现状的想法。
实践团成员参观村子里面的泥石流摧毁的房屋,同时在郭老师的讲解下对当地的泥石流灾害以及地质条件有了一定的初步了解。郭老师为成员们讲解到,泥石流是一种自然灾害,指的是在山区或陡坡地区,由于强烈的降雨、融雪、地震等因素引发的大量泥沙、石块和水混合物沿山坡迅速流动的现象。泥石流通常具有高速、大量和破坏性强的特点,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泥石流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包括:破坏房屋、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淹没农田和居民区;造成人员伤亡和失踪;导致水源污染等。为了减少泥石流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灾措施,如建设防护堤、设置泥石流监测系统、加强山区植被保护等。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当地的泥石流发生的具体情况以及相关的自然灾害防治知识,实践团成员分组与当地的村民进行了采访。
在入户采访时,村民与成员交流,通过他们的描述得知,当地地形大多为斜坡且斜坡比较高、陡,整体的稳定性比较差,坡体容易失稳变形,这为山体滑坡营造了有利的条件,在当地降雨充沛时就很容易造成泥石流。在关于遇见泥石流灾害的紧急避险知识时,两位老人说一开始发生泥石流时完全对相关的知识不了解,再加上由于平时的随意砍伐,导致村子里的树木数量大幅度减少。在泥石流发生3天后,原本种植的水稻、玉米都被泥石流冲刷,大部分农作物全部被毁。
汉中市委、市政府在得知此消息后高度重视,汉中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浩带领市、区相关部门冒雨迅速赶赴现场查看灾情,对加大群众撤离、交通管制以及现场应急处置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加强村民的相关灾情预防措施。爷爷奶奶告诉成员们多亏国家的高度重视使得当地生机恢复极快,同时他们还掌握了当发生紧急危险应该做的紧急措施。在日常生活上,相关部门已经派遣专门的地质施工队来大幅度整改,不仅改变当地的地质状况,而且发放补助金给每家每户,精准确保挨家挨户享受到国家的政策扶持,在党和国家的精准指导下,村民的生活正在一天一天的往好的方向发展。
在这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中,实践团成员受益匪浅,只有亲身经历实践,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收获,不断地完善自身。虽然这个过程中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不过这并没有打击掉团队成员对于此次活动的热情,每一位同学都很热情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老师也在带领成员进行活动的同时,讲解了有关地质方面的知识与发生泥石流时的紧急避险措施。
在本次地质调研过程中,通过郭老师的讲解以及汉坪村当地政府领导的介绍,团队成员不仅领会到了汉坪村地质风貌的独特性,也深刻感受到汉坪生态环境治理的长久性,应当积极学习当地村民结合利用自身优势条件,通过一代代人的经验积累,紧跟国家政策扶持等方面开展环境治理工作。作为青年,在校内理论知识学习之余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中国地质环境现状,为日后以实际行动投身乡村建设积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70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