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赏柳编之美,悟乡村振兴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作者:132

柳编发轫于唐朝贞观年间,如今来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局面,清河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编织出如诗如画的幸福生活。2023年8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固本宁邦探三农,村兴梦就创未来”暑期社会实践队伍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清河镇,感受“中国杞柳之乡”走上乡村振兴道路的昂扬风采。

小杞柳撑起“大产业”,传承非遗在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点赞,指出“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需要我们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实践队员来到清河镇巩庄村,参观了村内杞柳种植情况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杞柳闻风摇摆,在阵阵欢笑声中,一辆电动汽车缓缓驶近杞柳地。“俺在这块地里干活5年了,除了除草,俺还编柳编,一个月收入4000多元,家里的地也没闲着,两份钱一起挣,现在俺家建起了小楼房,你看,俺开的这四轮电动车一万多元买的,就是为了下柳地干活方便。”杞柳种植基地的工人脸上藏不住满意的笑。“学会柳编这一行,三到五年盖楼房。”勤劳智慧的人民依植柳而生活,靠编柳而致富。乡村振兴,产业是支撑,把柳编产业发展为人民致富的新业态,不仅是活态的文化传承,也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捧起非遗“金饭碗”,鱼台人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指尖上增收。实践队员对鱼台柳编的发展充满信心。

传承非遗赋新色,守正创新谱新篇

“千枝掩映匠人手,柳编扎出时代新。”队员们“对话”非遗,感受传统非遗文化在时代浪潮下的“新生”。星霜荏苒,居诸不息,传统柳编产品逐渐脱离时代需求,注入时代气息也成为清河镇柳编必不可少的一环。实践队员随后来到清河镇杞柳工艺品展示馆,琳琅满目的杞柳编织品一字排开,木柳合编、铁柳合编、草木合编、纸草合编,包括各种果品篮、花篮、装饰篮、纸篓、宠物篮、屏风、草垫。“这都是我们这会柳编工艺的师傅做的,工序复杂的工艺品得需要有十年以上编织经验的师傅才能完成。”清河镇文化旅游服务中心负责人梅皊介绍,这些成品前期都是纯手工制作,后期再经过定型包装。现在会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了,为了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镇上定期组织培训,邀请师傅传授给心灵手巧的村民。实践队员们亲自感受了一把柳编的魅力,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扎实的技艺和充足的耐心。

非遗助力走富路,柳条“编出”富乡村

“种植杞柳喜洋洋,一亩能抵三亩粮。”改革开放以来,清河镇柳编行业发展迅猛,从原始的民间小作坊演变成颇具规模的地方支柱产业,形成了“家家种柳、人人编筐,春夏秋冬,四季不闲”的生活场景,鱼台县围绕“清河柳编”地理标志这一品牌,通过创新工艺、开发新品、延长链条、做强电商等举措推动乡村振兴。实践队伍走访了鲁坊工贸有限公司,了解到负责人赵耀领开始是只卖柳条的,后来他意识到如果开发杞柳编织工艺,比单纯地收柳条收入要成倍增长,现在他的产品主要供往欧洲国家。“我们清河的柳编产业已经具备完整的产业链,产业链上的企业都需要人工,这就带动了就业,让百姓有工资拿。”在赵耀领的介绍中,实践队员了解到鱼台县柳编助力乡村振兴的新面貌。“千年的技艺一定要走进当代生活,生活有需要人们才能去传承发展它。我们可以利用鱼台现有柳编产业链,发展鱼台县创新和创意旅游业、农业,提高鱼台柳编工业品的市场认可度,增加柳编产品的附加值,推动鱼台县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赵耀领希望,未来鱼台柳编能够注入更多青年力量,真正做到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共同推进。

此次走访调研,实践队员提前查阅资料,对实践内容进行充分把握。随后走进乡村,了解杞柳的种植情况,见证了鱼台县柳编产业的蓬勃发展,深刻的体会到柳编产业发展给当地带来的巨大变化,领悟到乡村振兴的时代意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54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常工学子三下乡实践组图:“星火相传”,调查学前现状,访谈专业前辈

常工学子三下乡实践组图:“星火相传”,调查学前现状,访谈专业前辈常州7月19号电(通讯员王丹丹)用心关注孩子,用心接纳孩子,用心体会孩子。为及时了解到社会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老师的…… 陈洁 王丹丹 樊媛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刨根问底究学问,学前未来须有时

导语:团队由常州工学院学生陈爱玲、谢依琳、桑真雅、陈欣悦、张佳伟、张欣、樊媛、陈洁、王丹丹、丁昆、罗晟、郑天祥组成“星火相传”调查学前现状,访谈专业前辈团队。在七月一日至八…… 张佳伟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星火相传”,调查学前现状,访谈专业前辈

常州7月15日电(通讯员桑真雅谢依琳陈爱玲)从1903年在张之洞等人的策划下创建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幼教机构——湖北武昌幼稚园至今我国学前教育已有一百二十年的历史。2023年7月,常州工学院师…… 桑真雅 谢依琳 陈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色薪火映初心:浙财青年实践团接力书写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答卷

当历史的硝烟散去,英雄的勋章却永远闪耀在岁月深处。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致敬参战老兵…

新野农途:探寻联农带农新路径 ——河南工大经贸学子聚焦田广华农场与赵岗

2025年1月14日,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学生团队深入新野县,对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情况展开调研,旨在挖掘发展…

2411团支部四月团日活动: 国家安全 青春挺鹰

(通讯员祝美佳)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外国语…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实践进行时,扬青春风采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上。为更一步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说会跑、能拍会写的硬…

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深入三坊七巷,感受古韵悠长

2024年7月3日,在炎炎夏日见证下,人工智能学院‘感古韵悠长’三下乡实践团来到福州三坊七巷中,以‘沿着总书记的福建足迹’为…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玩转黏土,放飞想象
大学生网报湖北8月21日电(通讯员潘宋璇)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荆门市“希望之星”志愿服务队的分队在湖北荆门市漳河新区双喜街道乡镇开课以来为孩子们上了不少趣味课堂,其中的黏土课堂赢得了大家的喜爱。为了…
开展小学安全知识讲座 关爱小学生健康成长
7月12日下午,志愿者们也在进行着“三下乡”的活动工作。本日的重点活动就是进小学进行安全知识讲座。三点钟整,在小学的大礼堂中,一群活力可爱的五年级孩子汇聚一堂,准备聆听大学生志愿者们开展的“防拐卖…
积极举手发言,争当学习小标兵
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的组织与表达能力,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种间接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广泛而深刻的。图为小朋友们在志愿者带动下积极举手…
广东科技学院赴汕尾海丰文化艺术下乡实践团|人才交流凝聚青春光与热,助力高质量发展
为积极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各项工作,青年人才正是乡镇所急需紧缺的,对乡村振兴发展意义重大。基层广阔天地,大有可为,鼓励各位大学生青年人才立志扎根基层,为国家高质量发展发光发热。广…
南雅调研之旅
为洞察南雅镇居民生活与经济发展,推动改善生活、促进繁荣发展。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筑梦成长,青年先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9日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情况,调研社区发展与民生问题,为地方政府…
西南石油大学缅怀先烈三下乡实践活动
没有烈士们捐躯赴国难,就没有如今的泱泱中华。2023年7月4日,为了弘扬爱国主义,培养家国情怀,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烈士,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成都市西南石油大学的大学生组成的缅怀…
赏柳编之美,探乡村振兴
柳编发轫于唐朝贞观年间,如今来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局面,清河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编织出如诗如画的幸福生活。2023年8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固本宁邦探三农,村兴梦就创未来”暑期社会实践队…
萤火之行,成就优秀
大学生网报苏州8月21日电(通讯员夏雨涵)正如夏天的阳光,支教的火热永不停歇。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萤萤之火,灼华凤城”公益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带着满腔热情,来到海陵区的各个社区开展有意义的暑期教…
探索南雅传统文化
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南雅镇的传统文化,特别是编箩筐这一传统工艺,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筑梦成长,青年先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于2023年7月19日踏上了一场别具意义的三下乡社会…
探寻木耳产业发展,感悟乡村振兴之道
民族要振兴,乡村必复兴,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为深入了解乡村产业发展情况,响应青年一代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号召,2023年7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固本宁邦探三农,村兴梦就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