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泉州师范学院“书写海丝情,共筑中国梦”一带一路十周年实践团实践纪实

来源: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作者:王颖茹

(通讯员 江晓芬 吴骏腾 王颖茹)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讲话精神,2023年7月,泉州师范学院组建一支“书写海丝情,共筑中国梦”一带一路十周年实践团,以福建泉州海丝文化活态传承为基础,开展“行见世遗泉州”大思政研学实践,深入泉城各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去实地沉浸泉州海丝历史文化的魅力,再续“海丝”情缘。

学思践悟,奋进征程

7月4日,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戴青兰老师和王丽老师,拓宽“大思政课”育人实践路径,以“思政课堂+社会实践”的融合模式,为实践团成员打造思考者和践行者的思政课。戴青兰老师就“自找苦吃”一话题,立足习近平总书记青年经历,解释其精神内涵、来源以及对青年、国家发展之意义。她强调,“青年是艰苦奋斗精神的坚定执行者”,引起在座实践团成员们的情感共鸣,并纷纷认同。王丽老师则聚焦泉州“非遗”文化,溯古追今,既展现泉州海丝文明的灿烂辉煌,亦表达出对泉州港湾融入世界汪洋,共同构建新时代“一带一路”的美好愿景。两位思政老师都将新时代红色基因和海丝文明融入思政课堂,把青年之小我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进一步阐明了青年的时代责任,重申了青年力量在新时代“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实践团成员们受益匪浅,并纷纷表示“要弘扬丝路精神,争做‘一带一路’青春使者。”

图为实践团成为进行思政课学习。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吴骏腾 供图

激扬青春梦,共赴海丝情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7月3日,实践团成员出席参与“海丝国际纪录片大会”系列活动,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实践团成员就“中华文化传播如何在官方平台和日常生活两个方面做好平衡”向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艾那•唐根提问,并得到详细回答。期间,还与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同学积极参与“海丝世遗之夜”主题文艺汇演,欣赏梨园戏、南音、提线木偶等极具泉州特色的精彩节目,现场气氛热烈,这些节目深深打动了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同学,他们表示道:“之后会积极分享给自己马来西亚的同学们,以后带他们来感受泉州的世遗魅力。”

7月5日,实践团成员融入新颖的直播形式,于泉州惠安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开展园内直播介绍,并与评论区观众及时互动解答,共计收到三万余点赞和人气值。其中,实践团内来自马来西亚的留学生同学化身助播,同时以马来西亚语向直播间的观众朋友们打招呼,并向观众朋友们讲述家乡的岛屿文化和海岛风情,文化碰撞和妙趣交流使得直播间增添别样风采,进一步为搭建起中外语言和文化交流的桥梁助力加瓦。

7月11日,由指导老师洪盈莹带队组织实践团继续前往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南外宗正司遗迹博物馆、泉州市舶司遗址和石狮海丝博物馆,在各展馆内通过学生现场讲解、学生团课录制、团干教师讲授、留学生分享心得、手工体验等多元化形式和手段,春风化雨地让实践团成员更为深入了解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地位,深刻体会中外文化在泉州的碰撞交融。

图为实践团于泉州惠安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亚洲园开展园内直播介绍。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吴骏腾 供图

心系桑梓,以侨为“桥”

侨胞,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群体。在谈及侨务工作时,他频频提及“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等主题。7月12日,实践团前往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晋江梧林侨批馆和梧林古村落,深入体会华侨华人们“侨批”背后的家国情长和爱国故事。“侨批”作为传递和记载信息的纸质载体,也记录了老一辈华侨反哺家乡,为晋江、泉州经济发展做贡献的历史。实践团成员设身处地去感受侨批文化长廊所展示的大量原件、图片以及实物等详细的侨批资料,并以晋江梧林侨批馆为团课录制地点,拍摄了一期以《凝聚侨心侨力,共建“一带一路”》为题的精美微团课,期间所包含的侨批与侨批馆多代表的亲情、乡情和爱国情让实践团成员感慨道:“作为新时代青年,凝聚新时代华侨力量,我辈任重道远,我们要用青年的力量,传播侨乡声音,团结广大侨胞,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者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践行者。”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华侨历史博物馆。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吴骏腾 供图

寻迹建筑,以美育人

7月13日,实践团成员继续寻访开元寺、天后宫、泉州府文庙等极具闽南海丝文化的特色建筑,在探寻古代工匠和人民的智慧和创作精神的同时,以拍摄讲解视频的方式,深度发掘其蕴藏的海丝文化,实践团成员也纷纷表示道:“要让闽南特色海丝建筑在文化的根上长出新芽、开出新叶。”此外,实践团成员还前往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进一步感悟“惠安女服饰”“惠安石雕”等主题展馆,沉浸式体会泉州海丝文化的魅力和印记。实践团成员现场录制短视频为同学们讲解介绍泉州非遗文化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不解情缘。成员们纷纷表示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担当中华文化的使命责任,为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讲好新时代海丝故事。”

图为实践团成员于天后宫合影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吴骏腾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49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有感

假期期间,我来到了“九一八纪念馆’,使我这个没有机会去亲身经历这些事变的幸运儿,有机会去亲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与侵略者的狰狞面孔。那些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 丰淑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参观沈阳918历史纪念馆,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2024年1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花园宝宝实践队前往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纪念馆参观。此次参观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习红色故事、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并向社会传递红色火…… 杨雪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积米崖码头进行渔业调研

导语:2023年7月21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积米崖码头进行社会调研,深入了解当地渔民生活和收入水平、渔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此次调研旨在为调研……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筑梦“蓝色粮仓”:探索青岛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青岛的优势。为探索青岛渔业发展和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渔业渔民…… 杨丽婷 李悦铭 石一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走进渔村码头 调研青岛渔业建设

为了解青岛市渔业发展现状,正确认识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于7月20日和21日前往积米崖、台西头村进行实地调研,并走访了当地海洋局,与各科室人员进行…… 孙小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深入“蓝色粮仓”——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西海岸新区的优势。为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及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 杨丽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进行渔业调研

2023年7月21日下午,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开展渔业调研活动。该活动旨在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与海洋发展局的交流合作,为优化渔业生产模式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琅琊台台西头村渔业蓬勃发展,展望光明未来

2023年7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台台西头村进行采访。此次采访旨在了解当地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实践队队员与台西头村的村长…… 郭子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阜师学子三下乡:红色地标,串联成珠
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追寻红色记忆,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
巢院学子实践纪实: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中国青年网朗溪8月9日电(通讯员吴倩)“爸爸不在家,妈妈也不在,出门在外忙务工呀,把我独自留下……”一首《留守儿童之歌》,道出了“留守儿童”特殊群体的辛酸苦辣,远离父母,渴望亲情陪伴。为深入了解…
【巢湖学院“赴黄麓镇探索纸笺创意发展新模式团队”暑期“三下乡”】
为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推动后续工作的顺利展开,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赴黄麓镇探索纸笺创意发展新模式”团队先后对巢湖市博物馆、黄麓镇掇英轩等地进行…
建大学子三下乡|薪火“乡”约盛夏,实地探索初心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用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特产品增值增收。7月18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陕西直播产业研究院走新时代乡…
‘爱心支教行,呵护童心梦’
“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爱心支教行,呵护童心梦’义务支教团队前往淮北市烈山区儿童活动中心开展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农村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农村保护生态环境是为了民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是为了既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问渠那得清如许,红旗渠精神在心间
2023年的夏天,我很荣幸成为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献礼二十大,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的一员。起初,我不太了解红旗渠,只是听过一些修建红旗渠的故事,自此,我与红旗渠结下了“不解之缘”。…
汽院学子三下乡:以支教之名,赴时代之约
这个乡村位于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很多孩子们缺乏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在支教期间,我们每天早上都要提前起床,准备好教学的准备工作。虽…
南京邮电大学助凤展翅小队“三下乡”活动实践纪实
中国青年网淮安8月20日电(通讯员苗俊逸)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内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2023年7…
“探古田革命,扬党史光辉”红色筑梦之旅
古田会议,即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史称为“古田会议”。会上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四军中地领袖地位,此乃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地会议之一。时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