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问渠那得清如许,红旗渠精神在心间

来源: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献礼二十大,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 作者:麻贞贞

2023年的夏天,我很荣幸成为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献礼二十大,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的一员。

起初,我不太了解红旗渠,只是听过一些修建红旗渠的故事,自此,我与红旗渠结下了“不解之缘”。

热血奔流处,红旗渠精神舞

30万人,10年,削平1250座山头,开凿211个隧洞,架设151座渡槽,修成一条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的修建解决了当时林州人民的吃水问题,它是一渠希望。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勤劳勇敢的林州人民从1960年开始修建红旗渠,红旗渠的修建面临着极端艰苦的条件,陡峭的山地、恶劣的天气、简陋的工具等。苦干十年,修建了各种建筑物12000多座,最后硬是用双手在太行山绝壁上凿出了这条“人工天河”,为人民的福祉做出了巨大贡献。十年当中,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今红旗渠精神也震惊了全世界,更激励着人们战胜各种困难,它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拼搏奋斗的精神,它激励着人们不畏艰辛,勇往直前。当我讲述红旗渠建设者的故事时,我被他们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所震撼。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不畏困难,不惧风险,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开凿了一条条水渠,为人民的福祉做出了巨大贡献。

红旗渠精神还教会了我坚守初心的重要性。红旗渠建设者始终怀揣着对人民的深情和对事业的热爱,他们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人民的幸福而努力。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守初心,不忘使命,为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奋斗。

图为“青春献礼二十大,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在路边宣讲图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佳垚 摄

通过宣讲红旗渠精神,我还看到了人们对爱国奉献的无限热爱。红旗渠建设者为了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让我深受触动。我相信,只有热爱国家、热爱人民,才能真正理解和传承红旗渠精神。

水泽红旗渠,精神代代传

在“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的经历是我与红旗渠的一次“美丽的机遇”。在宣讲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人和一些事,他们教会了我很多。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大爷,看着大概五六十岁的样子,实际已经近八十岁了,我在讲解时,他很认真的在听,说起红旗渠,眼睛里闪闪发光,脸上不自觉挂起骄傲的神情,他跟我们说了修渠的不易,希望我们能把老一辈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

图为“青春献礼二十大,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在路边宣讲图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麻贞贞 摄

除了老年人,我们还遇到了不少小朋友,有个小姑娘,我们在讲解时有问到她有没有去过红旗渠,她说爸爸妈妈带她去过。不只是这个小姑娘,我们遇到的大部分小朋友都说自己的父母带他们去过。我深切体会到当代青年人在用自己的方式传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这不仅是红旗渠精神的传承,更是对老一辈修渠人无声的敬仰。

图为“青春献礼二十大,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在路边宣讲图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宗柯 摄

我看到了老一辈人对年轻人继续弘扬红旗渠精神的希冀,看到了当代青年用自己的方式感念前辈,发扬红旗渠精神的行动。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生逢盛世,我们没有体验过修渠的艰苦,但是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传承和继续弘扬这种“不服输,不认命”的精神。

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财富,它鼓舞着我们继续前行。我们应该向红旗渠建设者学习,坚持不懈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为人民的福祉做出自己的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49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互联网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乡村振兴对于推动社会均衡发展,建设现代化国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新时代农村发展新动力……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汉川湾潭乡,探索农产品新模式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在中国这么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减缓,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扩大内部需……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泉州师范学院“书写海丝情,共筑中国梦”一带一路十周年实践团实践纪实
(通讯员江晓芬吴骏腾王颖茹)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讲话精神,2023年7月,泉州师范学院组建一支“书写海丝情,共筑中国梦”一带一路十周年实践团,以福建泉州海丝文化活态传承为…
建大学子三下乡|薪火“乡”约盛夏,实地探索初心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用实践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特产品增值增收。7月18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陕西直播产业研究院走新时代乡…
‘爱心支教行,呵护童心梦’
“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爱心支教行,呵护童心梦’义务支教团队前往淮北市烈山区儿童活动中心开展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农村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农村保护生态环境是为了民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是为了既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汽院学子三下乡:以支教之名,赴时代之约
这个乡村位于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很多孩子们缺乏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在支教期间,我们每天早上都要提前起床,准备好教学的准备工作。虽…
南京邮电大学助凤展翅小队“三下乡”活动实践纪实
中国青年网淮安8月20日电(通讯员苗俊逸)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内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2023年7…
“探古田革命,扬党史光辉”红色筑梦之旅
古田会议,即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史称为“古田会议”。会上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四军中地领袖地位,此乃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地会议之一。时至今…
流淌在逝去岁月里的温馨
如果世界是一间小屋,关爱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让我们透过窗棂感受明媚的阳光;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么关爱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盏明灯,让我们在迷茫中找到方向。而我认为,关爱是风雨中伸出的援助之手,虽然…
“阳光少年 · 共同成长” | 走进趣味课堂,体验多彩课程
高山白云映绿叶,夏日微风醉人心。红河州的阳光少年继续着他们的夏令营之旅,这一路,他们载歌载舞,满怀热情与期待;这一路,他们且吟且唱,描绘出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1寻根溯源感受历史——参观蒙自碧色…
从小学会关心
尊老爱幼,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早在2000多年前,大哲学家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说: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并用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