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科学子三下乡:重温非遗之美,绽放文化之花

来源: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作者:贾清扬

感受非遗之旅,领略传统之美。2023年8月2日,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北鸳实践团队以“弘扬非遗文化,助力非遗传播”为主题,赴潍坊市参观潍坊市博物馆,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随着团队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实践的目的地——潍坊市博物馆。当我踏入博物馆的大门时,馆内的氛围透露出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宏伟的展厅,其中的文物全部来自于非遗文化的世界。我沿着展厅的路线一步步走进,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精心陈列的古董文物。古老的木雕、陶瓷器、书法作品等文物,充分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繁荣。我沉浸在这个宏大的历史画卷中,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幅幅以非遗技艺为主题的场景。同时也感受到了这些文物的厚重和独特。它们似乎在默默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人激发起对历史的好奇心和敬畏之情。我们认真充分的进行的文物的学习,浏览了与非遗文化相关的资料,了解了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特点和传承情况。我坐在博物馆的休息区,面对丰富多样的非遗文化,我深深感到了那份承载历史与文化的重量。每一件文物都是一笔瑰丽的历史记忆,而每一项非遗技艺都是一抹传统文化的颜色。

大家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我们此次实践的目的与任务。在调研过程中,我还与博物馆的游客进行了访谈,并向他们发放了一些调查问卷与宣传海报。我一边向游客分发调查问卷,一边侃侃而谈,与他们分享我对博物馆的热爱和了解。很快,我与游客们建立了良好的互动,他们热情地回答了我的问题,并分享了他们对博物馆的看法和建议。通过问卷,我们了解到游客对博物馆展览的满意度、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以及对博物馆未来发展的建议。这些反馈意见将为博物馆的改进和未来规划提供重要参考,也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博物馆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与影响。同时,与游客的互动也让我们了解到游客们对非遗文化的欣赏与热爱,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他们的兴趣与需求。

随后,我们在展览馆内进行了理论宣讲,向参观者讲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以及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我们分享了一些成功保护和传承的案例,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社会和谐、激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参观者们对我的讲解非常感兴趣,纷纷提出问题和进行讨论。在宣讲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是讲师,更是一个倾听者和交流者。我鼓励游客们提出问题,分享他们对非遗的看法和经验。通过与游客们的互动,我获得了更多关于非遗传承和保护的见解。有些游客分享了他们对某些非遗项目的亲身经历,有些游客提出了关于非遗传承的难题和挑战。这些讨论使得宣讲更加生动和有意义,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对非遗保护与发展的责任感。它们也通过宣讲了解到了非遗项目的美妙与独特之处,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非遗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我们来到了文创产品中心,开始体验其中的文创产品。这些产品是将传统非遗技艺与现代审美结合而成的,既保留了传统的独特韵味,又融入了现代人的喜好。看到这些文创产品,我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传统工艺的精湛技术和耐心细致。亲身的体验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是一种融合,是过去与现代的碰撞,是文化与创新的结合。在体验文创产品的过程中,我们也与其他参观者进行了交流。大家都对文创产品表达出了浓厚的兴趣,并互相分享了各自的体验和感受。这种交流不仅丰富了我的体验,也增添了更多的思考和话题。

来到了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我立刻被展厅里的风筝所吸引。各种形状和颜色的风筝在阳光下闪烁着绚丽的光芒。我沉浸在丰富多样的展品中,每一个风筝都凝聚着飞行的梦想和人类智慧的结晶。随后,我参观了风筝的制作工艺展示。我看到了风筝制作的各个环节,从选择材料到刻画图案、绑扎结构、上色等,每一步都需要手工的精细和耐心。在观看风筝制作师的现场演示时,我仿佛看到了一件件生动的艺术品从无到有的过程。风筝制作的高超技艺和精湛工艺让我对风筝制作者的才华和创造力充满了敬佩。

实践的最后,我们进行了对党建展板的学习与交流。通过阅读展板上的文字介绍,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积极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和传承。党为非遗传承者提供培训和经济支持,依靠社区力量发起各种传统文化活动,推动非遗的传统技艺在现代社会得到保护与发展。展板上还有着许多案例介绍,这些案例生动展示了党建与非遗事业结合的实际效果。在学习党建展板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对非遗事业的重视和支持。党的领导和推动,为非遗事业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为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对非遗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和认识。我不仅加深了对非遗文化的了解,还培养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的意识。它是我们民族宝贵的财富,是我们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我们传统艺术和智慧的结晶。习近平总书记为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指明方向,“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我们要更加努力才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这次实践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我们决心为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担当起中国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将它传递给更多的人,让世界认识和尊重中国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46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水产之路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6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解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当地的主要水产业情况,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西流河镇红光村点位团队志愿者们在7月22日和……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麦田守望,放飞梦想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4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我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携手来到了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用我们炙热的爱来进行志愿支教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在盛夏,用双手传递爱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1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已经早早听过“三下乡”这个扶贫政策的响亮名号。作为一位梦想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我来说,三下乡的活动无疑是对我最好的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乡村里的每一颗童心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3日电(通讯员彭景扬)我知道,来到仙桃的小镇,和孩子们相处,我可以通过他们的视角窥见这个世界最本真的模样,可以让我想起十几年前我们也曾像他们那样怀着一颗赤……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9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促进小朋友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8月9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和小……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双手感受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7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队员于8月7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进行志愿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盛夏的热情感受中国传统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使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7月28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激发小朋友们的创造能力,展现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28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校园,是知识汇聚的无垠海洋,孕育着莘莘学子对未知的渴望与追求;活动,则是…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践践行新时代使命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际,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

最新发布

“不忘使命,奋勇前行”
为了传承红色文化,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苏州理工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五星守望”小队实践团队成员于6月22号下午前往张家港市沙洲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感受当地红色文化,更深刻的意识到当代…
打铁精神铸魂 实干担当聚力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了解基层公安机关法治建设的新成就、新经验、新面貌,了解公安体系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7月12日,“法治未来”青年实践团走进威海市临港区草庙子派出所,开展了一场生动的…
探寻红色足迹,坚定革命信念
追忆艰苦的抗战岁月,深刻理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体会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是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或者中国人所应该具…
司法为民,心传温暖
为明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的审理工作,探索基层案件的审理现状,2023年7月6日,山东理工大学“法治未来”青年实践团前往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于杨法官工作室进行调研学习。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工作室的工作…
仁心传递司法温暖 决心勇担为民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抓执法办案就是抓审执质效、抓审执质效就是抓群众感知”的理念。7月5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法治未来”青年实践团前往博山区法院家事审判工作室进行交流学习。实践…
山科学子三下乡:探访鸢都潍坊 赓续非遗文化
穿越历史先河,触摸历史文脉。为“弘扬非遗文化,助力非遗传播”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北鸢实践团”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25日赴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世界风筝都纪念广场、世界风筝博物馆参观学习,并向群众发放宣…
巢湖学子三下乡:绿色郎溪茶叶,红色革命传承
为更好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争做新时代好青年。2023年7月1日,巢湖学院旅游管理学院“茶和天下—茶文化寻访之旅”主题乡村振兴实践调研团队前往郎溪县,通过实地寻访,深入了解郎溪县的茶文化和茶产业,…
合作社助产业,实现百姓大丰收
8月16日下午塔里木大学“防返贫,助振兴,实践服务调研团”来到了岳普湖县铁热木镇红枣种植示范区“同德”林。在当地第一书记再努拉·喀迪尔的陪同下进入到果园,现如今全村已经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
崮红法正,坚守初心
为进一步了解焦裕禄精神与司法工作的深度融合,近距离感受红色精神与党建引领机制,2023年7月7日,山东理工大学“法治未来”青年社会实践团前往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崮山法庭进行调研学习。崮山法庭紧紧围绕,充…
巢湖学院学子三下乡:走近民居建筑之美,探寻乡村旅游之道
环巢湖地区民居建筑文化历史悠久,有巢氏“构木为巢”开创了华夏巢居文明,体现着古人的建筑智慧。近日,巢湖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巢湖北岸古建筑保护团队”一行9人,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顶着酷暑,带着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