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华科学子三下乡:走访塘栖枇杷处,助力枇杷产业旺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华科大经院实践队

华中科技大学杭州6月27日电(通讯员洪晨昱),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落地实施,推动乡村振兴的进一步发展,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赴浙江杭州市塘栖镇“访枇杷古镇,求振兴之道”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了为期五天的(2023年6月26日至2021年6月30日)以“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前往了浙江省杭州市塘栖镇实地走访了杭州西太洋塘栖枇杷开发有限公司、塘栖枇杷生产合作社、塘北鲜果种植基地以及临平区人民政府等在内的4个企事业单位,深入了解当地枇杷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当地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以及政府对当地特色枇杷产业的扶持政策并了解近年来枇杷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展望。

实践队参观塘栖产业博物馆 洪晨昱 摄

传承创新,拓展延申产业链

华中科技大学杭州6月27日电(通讯员洪晨昱),实践队第一站来到了杭州西太洋塘栖枇杷开发有限公司, 杭州西太洋塘栖枇杷开发有限公司位于美丽的京杭大运河畔东湖街道姚家埭村。公司创立于2005年,是一家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茶文化传播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优质企业,公司秉承“质量求生存、服务争市场、创新促发展、信誉树形象”的经营宗旨,坚持 “以质取胜、以诚取信”的经营理念,企业上下,竭力把塘栖枇杷花茶产业做强做大。实践队在公司总经理李加荣先生的带领下对该公司进行问访,以枇杷花茶的研发和市场为例,着重研究枇杷及其衍生产品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背后的产业链条和深层逻辑关系。

实践队在西太洋公司听取刘经理讲解枇杷花茶 洪晨昱 摄

在李总经理带领下,我们团队一行人参观了枇杷花茶的制作工厂,他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在枇杷花采摘期间,枇杷花的采摘、加工及枇杷花茶的包装等制作过程,并讲述了塘栖枇杷花茶产业的特色和发展历史。

在生产枇杷花茶之前,企业对于生产产品的原材料有严格的要求。枇杷花的采摘期限通常在10至11月的花蕾期进行,这时要保证全树有1/3的树枝上无花穗,以保证发育枝的生长。若某个果枝上花穗过多,宜在开花前除去花穗顶部,以控制产量。疏下的枇杷花被精心利用,制作成美味的枇杷花茶。并且枇杷花茶是从农户收到新鲜的枇杷花,当天就送往杀菌处理,不然花的外观就会变黑变质,不适合生产。枇杷花茶的生产要经过杀菌,烘干,包装的制作过程,其中大部分要求工人手工完成,制作工艺复杂。

西太洋塘栖枇杷开发有限公司出品的枇杷花茶有别于电商平台上用质量较低的边角料作为原料制作的低质产品,西太洋所生产的枇杷花茶原理经过精挑细选,属于高端产品。据了解,西太洋公司枇杷花茶销售额逐年增加,从十几年前的几万,一直增加到现在的300万左右,年销量从一开始的8-10吨到现在的几十上百吨。虽然产值看起来不多,但实际上对于小产量小众化的高档产品定位来说,这个产量已经是非常客观的了,仍然有较大发展空间,未来可期。

西太洋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直接带动在册贫困户10余户,带动周边农户超100余户,有效解决了周边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公司未来将会致力于研学和文化发展,开拓枇杷花茶市场的潜力,作为行业的领头羊走高端精品路线,把握关键技术,带领更多人参与进来,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上下同心,合作产销创未来

同日下午,实践队来到塘栖枇杷专业合作社并参观了塘栖枇杷产业博览馆,通过对合作社的社长的采访我们进一步了解对塘栖枇杷的发展历程、困境以及未来展望。

与合作社社长探讨枇杷产业发展前景 洪晨昱 摄

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枇杷作为塘栖当地的特色产业,政府和合作社都为枇杷的发展给出了十分优厚的待遇。政府按吨出售枇杷种植所需要的化肥并给予相应的补贴。然后由合作社集中购买,再分包出售给果农,有效地解决了不同规模种植的需求不同问题,成功在全县实现了化肥的规模经济。

枇杷作为一项生产周期短、生产要求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既要发展壮大,又不能做太大规模,尾大不掉。所以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实事求是,针对当地的劳动力供给大多为短工的问题,选择合适的规模,并且把精力放在不断精进品种、扩大深加工规模和扩大品牌效应方面。

还要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可抗力因素,比如今年因为霜冻导致枇杷减产到2000多吨,给出相应的应对方案,保证农民权益不受损害,促进全县的经济生产发展。

对于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还要注重原产地保护,主要针对肥料问题,与有关机构共同研究对土壤肥力的保护,在不同时间用不同的肥,有机肥和化肥并施,调理出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

不仅是在生产上,在销售方面合作社也是殚精竭虑。针对果农年收成过多没有办法全部消化的困境,合作社选择直接出面以合理的价格收购下所有的积压产品,向外寻找销售渠道。社长更是亲自垫钱进行统一加工销售,依靠政府的补贴政策,保证了全县农民的收入和生产积极性,给出了针对“三农”问题的完美解,其中蕴藏的大智慧值得赞扬。

政企联动,探索发展新高度

社长带领实践队前往塘北鲜果种植基地 吴江铭 摄

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塘栖6月28、29日电(通讯员吴江铭),实践队来到塘栖枇杷生产的第一线,当地最大的枇杷种植基地——塘北鲜果种植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针对塘栖枇杷与临平区区域发展办公室副主任进行了面对面对话。

在塘北鲜果种植基地,我们参观了解到了针对塘栖枇杷生产种植问题,当地政府和农户联合农业局集聚智慧提出的新思路,新技术。(1)针对当地枇杷的冻害问题,引入了温室大棚技术,有效提高了抗霜冻能力;(2)针对性的,有意识性的培养优质枇杷品种如白沙、大红袍等,都为园区带来了可观的收入。(3)对枇杷不同生长周期的不同需求,施加特定配比的肥料,施用有机肥,保证枇杷的品质和产量。

实践队在种植基地听取蔡技术员讲解大棚的优势 洪晨昱 摄

由于枇杷培育周期长、难度大,短期内种植规模,种植品种等基础方面基本不会发生变化,所以未来几年内枇杷果园的发展主要还是要提高技术力,把重点放在技术提升上,继续发展改进枇杷种植的大棚技术、化肥技术、防害防腐技术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产品量。同时与时俱进,还要考虑以后向更精密的机械化方向发展。

枇杷基地的枇杷树 洪晨昱 摄

随后,我们在合作社莫社长的陪同下来到塘栖镇人民政府,采访了临平区区域发展副主任马主任,我们采访主要围绕具体政策、经济效应、未来方向等一系列问题展开。

实践队在塘栖镇人民政府采访 洪晨昱摄

枇杷作为当地重要的农作物,政府一直将其作为振兴当地农业的经济产业在做,每一届的领导班子都很注重枇杷产业的的发展。

枇杷节内容每年丰富,通过“政府搭台、枇杷唱戏”,开展枇杷“线上+线下”营销系列活动,逐步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随着枇杷节的丰富和开展,塘栖每年吸引大量海内外游客、省市领导以及客商前来观光并进行商贸洽谈活动,极大的增加当地果农的收入和生产积极性。在2023年的枇杷节,塘栖接待了80.11万人次的游客,获得了18807万元的营业收入,其中:枇杷釆摘和现场销售收入6850万元、电商、微商渠道销售收入5316万元,餐饮(农家乐)销售收入7383万元。快递发单101030单。

近年来杭州一直在进行经济开发区的建设,部分农用地被征迁利用为公用地来建设工业开发区,临平区政府及时给出对策,新增两个大的枇杷种植园区,新增枇杷园面积2000多亩,保证枇杷种植面积。并且对枇杷种植给出适当的补贴,每亩补贴3500元,还有每株白沙幼苗补贴5元,极大的提高了果农们的生产积极性。

政府十分注重枇杷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即以枇杷产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链条延伸、产业融合、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达到一产、二产和三产的全面融合发展。

扶持不只是闭门造车,在产业发展的同时政府也没有忘记加强宣传,扩大塘栖枇杷这个品牌在全国各地的影响力。从1999年至今,塘栖陆续获得了杭州市优质农产品展销暨新技术新品种交易会金奖,浙江省国际农业博览会银奖,“中国枇杷之乡”,“中国枇杷蜜之乡”称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拥有了全国性的产地品牌,“塘栖枇杷”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近年来习总书记一直在提倡节俭,政府积极给出相应对策,将枇杷销售更多地转向线上,借助电商经济的这股东风,塘栖枇杷在全国一炮而红。

在采访的最后,社长还专门指出,农业是兴国之重,如今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地方政府作为战略的领头羊,需要做到一切为人民着想,一切工作都要为人民服务。只有拥有这样的觉悟,政府机关才能长久,地方经济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实践感悟和思考

本次社会实践的实地考察活动在6月30号正式结束。从6月27日到6月30日这几天里,我们拜访了相关企业、果园到政府,至下而上的了解了栖塘镇枇杷产业的发展历程以至于现在的繁荣昌盛。毫无疑问的是,栖塘镇枇杷产业是中国乡村产业振兴的一个优秀的成功案例,依托当地种植历史悠久的枇杷产业,促进携带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因地制宜,紧随中央脚步,响应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乡村振兴”的重大任务中,探索出了一条有效优质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我们在当地实地考察的同时,感悟着乡村产业振兴的魅力,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创新,从塘栖镇特色枇杷产业的建设经验中出发,为乡村振兴的重大任务中进取,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希望不仅是栖塘镇,全国各地的乡村都能像栖塘镇一样,能以特色产业为翅膀,以政府政策为动力,一举升天,实现从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目标。

实践队在枇杷基地合影 洪晨昱 摄

华科大经济学院实践队周明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43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中金财富(沈阳)在沈阳城市学院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交流讲座

本网讯(校团委高婷婷)2023年6月28日上午,由中金财富(沈阳)开展的企业文化进校园交流讲座于沈阳城市学院白宫国际会议厅举办。此次讲座旨在提高学生金融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金融风险的……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助力“6.26”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王千文)6月26日,由省禁毒委主办的忠诚履职,勇担使命——沈阳禁毒向党和人民汇报暨“6.26”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沈阳国际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此前,省禁毒委于6月25日……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初心如磐 奋楫笃行”——沈阳城市学院第十五次学生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本网讯(校团委姜懿轩)2023年6月20日18时,校团委学生会在绿岛讲堂召开“初心如磐奋楫笃行”第十五次学生代表大会。沈阳城市学院常务副校长刘爽教授,影视与艺术学院副院长张健教授,文化……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2023届学位授予暨毕业酒会圆满举办

本网讯(校团委薄乐)6月18日16时我校2023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正式开始。为了弥补“云毕业”学生未能参加线下毕业典礼的遗憾,学校向2020届、2022届的“云毕业生”们发出邀请,和2023届毕……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大三女生》沈阳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首播

本网讯(校团委李思洋)2023年6月8日21时15分,由沈阳城市学院独立创作的30集青春校园剧《大三女生》在沈阳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沈阳剧场”首次放映。沈阳城市学院也在二期操场、绿岛俱……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举办第十一届“雄辩绿岛”青年辩论赛初赛

本网讯(校团委姜懿轩)2023年6月7日18时30分“激扬青春,以辩会友”第十一届“雄辩绿岛”青年辩论赛初赛于建工楼209教室举行。五大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代表出席本次比赛并担任评委。比赛分……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医术之外——闲谈中国近代医事”沈阳城市学院顺利开展马伯庸《大医》校

本网讯(校团委黄馨睿)2023年6月6日下午,马伯庸于绿岛讲堂开展小说《大医》校园分享会。作家马伯庸携新作《大医》出席此次活动,为同学们介绍作品的主要内容,叙述写书经历并对新书展开……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师生助力苏家屯区6.5世界环境日活动开幕

本网讯(校团委黄馨睿)根据2023年3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六五环境日宣传工作的通知》,苏家屯区确定今年的六五环境日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由苏家屯生态环……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横幅高悬映冬阳 用电安全入民心

随着冬季的脚步悄然而至,寒风凛冽中,家家户户的用电量也随之攀升。为有效应对冬季用电高峰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社区群众生…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

知识收纳,书海“整”行

随着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重要使命。为了深入了解图书馆的日常…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东…

以普通话为翼,助力乡村振翅高飞

以普通话为翼,助力乡村振翅高飞(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临…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相遇即缘,携手并肩
作为一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蓓蕾志愿服务队成员,参与支教工作给了我许多深刻的感受和体验。在支教期间,我和乡村学校的孩子们相处甚密。他们热情、纯真的笑容让我感到无比温暖。每天和他们一起上课、交流、玩…
海外中国劳工保护制度的演变与未来展望
1939年,随着德国军队踏入波兰的领土,全球战火再次在经过上次大战洗礼的满目疮痍的大地上燃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遭受的巨大苦难,我们中国作为二战主要参战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除了在中华大地上艰…
二战之光
1939年,随着德国军队踏入波兰的领土,全球战火再次在经过上次大战洗礼的满目疮痍的大地上燃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遭受的巨大苦难,我们中国作为二战主要参战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除了在中华大地上艰…
湖北学子三下乡:执支教之灯,照亮祖国花朵
“用一个暑假的时间,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就是这句感动了无数颗心的话也感动了我,于是在今年暑假我跟随湖北第二师范学生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团队踏上了去湖北仙桃支教的道路。“时间过的可真快…
稻田乡,非遗韵
大学生网报8月20日电通迅员(范子逸)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扎根稻田旅,寻觅非遗行”实践团队于2023年7月20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花田乡何家岩村组开展了实践调研活动,旨在加深对土家苗绣的了解,感悟非遗文化,并…
志青春: 我想时间暂停,永远定格在这个夏天
我想时间永远定格在这个夏天,蝉鸣在耳边回响,阳光亲吻着脸颊,雨后初晴的天空,干净澄澈,一阵微风拂过,旗杆上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那一抹红色格外耀眼。双手撑着脑袋,看着窗外朵朵浮云,聚了又散,散了…
关爱没有界限
关爱就像草一样,只要有土地就有小草的影子。而关爱我的人也并不少,从小到大父母的关爱给了我很多。但这样的关爱让我第一次见到。我的邻居是一个非常自私小气的人。有一次我妈妈做菜的时候,忘了买葱,但已…
心汇田园中,科技助农兴
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为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科技助农。河南城建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寻电商之道,助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在2023年7月1…
南财学子探索PPP模式助农路径:政企合作,赋能乡村振兴
为探索PPP模式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7月28日,南京财经大学“源于心,下乡情”小队来到江苏省泗洪县多品种碧根果产业示范园进行参观学习,深入了解PPP模式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与…
萤萤火光之中,感受书法魅力
大学生网报南京8月20日电(通讯员薛婷)萤火虫,一个小小的昆虫,却有着独特的美丽。在夏夜里,它们翩翩起舞,不仅为我们带来了无限欣喜,更是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闪烁的光点,是萤火虫最美的表现。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