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从来不是刻板说教的地方。教学相长,寓学于乐,是安徽师范大学生科院赴芜湖清水街道志愿服务团队队员们共同的教学理念。
7月2日,王上华同学给芜湖清水街道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具特色的“手工课”。这堂课包括“点亮灯泡”“神奇的时间”.
首先,王老师将同学们分成四组,每组都有队员帮忙指导。“点亮灯泡”指的是孩子们要自己把电路连接起来,把灯泡点亮。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动手操作起来。不一会儿,“亮了!”“老师你看我!”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可爱的孩子们兴奋地把自己连接好的电路展示给队员们看,得到了队员们的一致夸赞。
第二个环节是“神奇的时间”,在这个环节理,王老师把大球、小球和沙子放在瓶子里,让小朋友们看看怎么样才能让沙子更快地漏下去。他告诉孩子们,“球”比喻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件件事情。听了王老师的话,孩子们思索起来。一个小朋友举手说:“老师,我们要先让大球下去,小球才能下去。”孩子们明白了遇事要分清主次,不慌不忙,效率才会更高。

7月4日,陶璐阳同学教小朋友们制作叶脉书签。她提前准备好了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过的树叶、牙刷和清水。

在课堂上,她不时走到孩子们身边,指导孩子们。有的小朋友刷的树叶的叶脉已经清晰可见,陶老师微笑着走过去,拍拍孩子的肩膀。小朋友刷得更有劲了。有的小朋友的树叶的叶肉比较厚,他用力刷还是刷不动,陶老师就走到他身边,接过他的工具,给他做示范。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很快重拾自信,一鼓作气,刷出来一个完整精致的叶脉。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创造家,在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中,队员们看到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勤奋好学,也更深刻地明白了教育的意义在于让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自己的天赋,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41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酉阳7月28号电(通讯员蒋晨曦何曼彭丽燕)为响应国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深入探究龙潭古镇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传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2024年7月10日至15日,重庆人文……
蒋晨曦 彭丽燕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酉阳7月27号电(通讯员彭丽燕蒋晨曦何曼)为普及应急救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公众的自救互助意识,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阳,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1日下午深入重庆市酉阳县赵……
蒋晨曦 彭丽燕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酉阳7月27号电(通讯员彭丽燕蒋晨曦何曼)为传承和弘扬传统农耕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中式农耕文明,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阳,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4日,前往酉阳县龙潭镇,开……
蒋晨曦 彭丽燕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在当今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诈骗手段日益翻新,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为了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防诈意识,增强防范能力,2024年7月13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
蒋晨曦 赵家溪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了解和传承酉阳传统文化,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在2024年7月14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课堂体验,将粘土艺术与酉阳文化相结……
蒋晨曦 赵家溪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加强应急救护的了解,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在2024年7月11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为当地居民宣传应急救护知识效。活动伊始,实践团成员们在村庄的中心广……
蒋晨曦 赵家溪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深入了解龙潭古镇摆手舞文化,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4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了解当地摆手舞文化的历史与魅力。阳光洒在龙潭古镇的青石板路……
蒋晨曦 赵家溪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
酉阳7月30日电(通讯员方乐乐蒋晨曦何曼)为纪念革命先辈、传递红色精神,在这个盛夏时节,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3日,赴重庆市酉阳县龙潭古镇,以实地……
蒋晨曦 方乐乐 何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