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承非遗文化 助力临夏乡村振兴

来源: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作者:“锦绣临夏,砖雕

非遗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沉淀的精神瑰宝。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走过了可圈可点,至关重要的五年发展历程为进一步宣传和普及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增强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2023年7月18日兰州理工大学“锦绣临夏,砖雕云展”实践队前往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对临夏砖雕进行实地学习调研。

我们团队的第一站是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尹集镇咀头村,我们团队成员也很热情活泼开朗,民族团结一家亲。我们在采访了许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影响比较深刻的是砖雕传承人爷爷,他开了这个店已经几代了,爷爷有各个民族的徒弟,他还说大家是一家人,他们想学我的技术我会毫无保留的给徒弟教,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坚持不懈的努力,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传承下去。通过走访调查,我们从村民的口中了解到了临夏砖雕的发展历程,临夏砖雕从技艺发展上升到艺术层面,贴近现实生活的砖雕人物精品,工艺从浅浮雕发展到深浮雕、透雕、镂雕、圆雕等。在当地,砖雕又被称为“花雕”,我们也发现老的砖雕制作技艺已经不复存在,新型砖雕在当地的使用率也不是太高,说明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传统的 砖雕工艺已失去了市场,许多从业人员缺乏传统的砖雕技术和基本的艺术素养。7月18日下午,实践团队到达临夏青韵砖雕有限公司,采访了省级砖雕非遗传承人张海林,对已有的砖雕文物进行数字化收录保护,占海林以雕刻荷花为例,向实践员展示了现代手工雕刻的步骤,如他所言,“手工雕刻的不只是一件砖雕,更是自己内心的一个梦想和一种精神”,每件作品张海林都浇筑耐心和细心:制图、选砖、画线、切割、打磨、雕琢……每一次敲打和每一刀雕刻,既要格守传统,也要创新 技法,做到凝聚工匠精神与理念。临夏砖雕,是一种古老而又珍贵的传统工艺,始于宋金,完善于明清,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古朴典雅的艺术魅力,成为河湟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具有博物馆级别的价值。其艺术作品多姿多彩,雕镂精湛细致,主要用于影壁、墙面、门楣、棰头等处的建筑装饰,巧妙地将书法、绘画和雕刻融为一体,栩栩如生,雅俗共赏。在与老师的访谈对接过程中我们得知,“非遗”历经时间洗礼得以留存,实属不易。传统精致的技艺,代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独特的历史记忆。新时代的我们要继续发扬好、传承好、探索好“非遗”的活化路径。要通过新媒体等多种形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好,要塑造保护非遗、爱护非遗的社会共识。要借助互联网传承发展新平台,非遗数字化新手段,赋予非遗更持久的生命力和新的活力。被数字化技术改造的不仅是非遗的再创新,最关键的是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的改变。数字化非遗的构建不仅可以克服以往传统信息缺失所造成的文化碎片化弊端,从而提升非遗文化资源保护的有效性及深度,还能让非遗从业人员全面掌握非遗文化的社会反响情况,加速非遗的“活化”之路。

(图为实践队员对砖雕进行3D扫描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鹏胜 摄)

临夏砖雕作为甘肃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文化内涵丰富,却面临着政府支持力度不够、保护传承链条濒于断裂等生存窘境。为扩展临夏砖雕的宣传展示渠道,提升砖雕艺人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达到良好的保护效果,我们应该倡导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积极结合,利用物质文化遗产的本体加强临夏砖雕的宣传与展示,并借鉴“敦煌经验”等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范例,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在我们的实践中发现,乡村中并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砖雕的发展,因此临夏砖雕公司和政府部门推出的一系列措施来支持砖雕的传承,这也为临夏的脱贫攻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实现。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乎文 化发展,关乎民族未来。唯有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筑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基,利用科技手段,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的新突破,如此方能盘活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这次实践活动,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让我们了解到临夏县的风土人情,了解到一个承载着无数匠人心血的文化遗产的故事。而我们当代大学生,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我们团队都表示愿意用实际行动去践行使命,帮助非遗更好地传承。我们会尽力做到非遗走入千家万户,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接触非遗,了解到非遗,学习非遗。(通讯员:李刚)

(图为实践队员与临夏青韵有限公司白主任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小龙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40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徽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

随着新农村政策的落实,很多乡镇都完成了新农村的文明建设,成果丰硕,效果显著。我是安徽工业大学的陈家豪,今年暑假的8月18日,跟随三下乡的队伍,我出发前往宁国市梅林镇,深入到农村…… 陈家豪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博物馆做志愿者感悟:献爱心,助社会

博物馆做志愿者感悟:献爱心,助社会7月20日,我在宿州博物馆做了志愿者,这段经历让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感悟。作为一个博物馆志愿者,我有幸近距离接触到丰富多样的文物和历史知识…… 王晶晶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六安敬老院社会实践:传承尊老爱幼良好美德

8月20日,炎热的一天,我跟随社会实践队伍前往位于裕安区齐云路口的一处疗养院,刚进入大门,就看见爷爷奶奶坐在一起聊天,很热闹,爷爷奶奶看见我们来了,很热情,询问我们多大了,都在…… 杨雨晴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青春烛梦,爱心护航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学思践悟,使同学们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8月1日-8月11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情在艺先,以艺传情

为了让小朋友们感受音乐的魅力,鼓励小朋友们主动创新,在创新中表达自我,释放自我。8月10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绿色种子”志愿服务队伍在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大演中心学校开……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岁月静好,安全常在

为助力快乐假期,推动用电安全理念深入人心,2023年8月5日,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暑期社会实践科普调研团来到滁州市南谯区紫南社区,为社区爱心暑托班的…… 孙文杰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开掘新知,探索未知

为增强青年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科技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绿色种子志愿团队于2023年8月9日在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大演中心学校开展…… 朱七美 刘荣君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志愿慰问留守儿童

为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充实大学生活体验,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安徽工业大学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暑期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罗刘村开展了慰问当地留守儿童的志…… 高宇轩 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大学生暑期实践:“红色记忆”在南昌朱德军官教育团重现
大学生暑期实践:“红色记忆”在南昌朱德军官教育团重现南昌讯:今年暑假,中国矿业大学大二学生肖斌权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回家乡后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史学习活动。今天,他来到江西南昌…
问卷走访,一探当地农情
近日,为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攻方向。实践队采访到了桃林镇李子园村的村民彭正江爷爷,在他的带领下,实践队参观了桃林镇的李子园农业基地。彭正江爷爷对实践队员耐心说道;“在发展之初,当地…
深入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青少年成长与发展
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的加速和信息时代的推进,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面临着日趋严重的心理健康挑战。南京审计大学“心理观察队”在润园书院助教辅导员庞嘉婧老师的指导下,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实践,旨在…
萤火小课堂 主持我在行
大学生网报8月20日南京电(通讯员邓佳怡)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萤火之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设置了小小主持人的特色课堂。相对于其他学术型课堂,此课堂的设置更偏向于培养同学们的兴趣爱好。…
南昌朱德旧居:重温党史,弘扬革命精神
南昌朱德旧居:重温党史,弘扬革命精神2023年8月20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参与者、来自中国矿业大学的大二学生肖斌权,来到江西南昌朱德旧居,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党史活动。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他感悟…
社区青春实践团新闻稿
参观太原解放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启迪后人,褒扬攻打东山四个要塞争夺战牺牲的烈士,一九五九年,中共太原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在牛驼寨修建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建成之后经过四次大的扩建…
巢院学子三下乡——踏寻新四军七师皖南支队兵工厂旧址
新四军七师皖南支队兵工厂是抗日时期的一座重要基地,它见证了中国人民在艰苦条件下为抗击日本侵略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和决心。站在这片曾经浴血奋斗的土地上,我不禁陷入了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回忆和思考中。当时…
开展培训 助力吴堡产业振兴
开展培训助力吴堡产业振兴为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生态空间修复和保障封山禁牧工作的稳步推进。7月24日,动科学院赴吴堡科技支农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在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岔上镇开展…
湖师学子三下乡:丹心筑梦,星火接力
2023年7月,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速递实践队来到了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排市镇山田村山田完全小学,在这片贫困的土地上,队员们用丹心筑梦,用星火接力,为孩子们带去了希望与温暖。在支教的日子里,我们与孩…
湖二师学子下乡:深入基层调研,增加社会实践经历
2023年7月4日上午,第二师范学院“艺起向未来”志愿服务队的第二实践队分为两队,分别前往李店镇紫石社区,为当地居民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包括激活医保卡和进行社区入户调查。尽管两个队伍的服务内容并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