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浙江工商大学:千万工程绘“梅”好未来,数字为钥筑幸福“林”里

来源: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顾嘉仪

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梅林村是“千万工程”重要源起地,在2022年入选浙江省第一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名单。二十年来,梅林村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始终走在乡村振兴的最前列。七月中旬,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共话浙里二十载,乡遇铸就共富梦”实践团队走进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梅林村,深入探寻梅林村的改革成果和发展现状,体悟八八战略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探索以数字化改革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功路径。

三产融合齐发展,三区擘画新农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村企共建的模式在巩固梅林经济基础的同时,更增进了百姓福祉”

——梅林村村委副书记王军军

2002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梅林村考察,对梅林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小康示范村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梅林村的示范实践能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村副书记王军军提到,当时的梅林村规划了工业区、农业区、生活区“三区”协同的发展思路,才能在二十年来的发展中更好地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现代化的新农村。

村企蓬勃促工业

谈到三产融合发展的益处时,王副书记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村企共建是我们正依托着的重要发展模式,梅林如今的发展离不开爱迪尔集团的支持与帮助。”据王副书记介绍,爱迪尔集团最初只是一个乡镇企业,是从村级企业开始发展壮大的,2006年转制后由集体所有变为了个人企业,从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近二十年梅林村的发展中,爱迪尔集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带动了村庄经济,也为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成功解决了村民就业难的问题。“经济基础好了,老百姓的生活也越发有了盼头。”

数字互联促农业

“现在这片统一的红顶白墙的民房,早在本世纪初的时候村里就已经规划好并开始建了,建成之后,百姓的房子漂亮了,经济也变好了。这几年村里也开始整改农业,日子真是越来越好了。”在居民的口中,以王副书记为代表的村干部们,在梅林村二十年的实践中,推动构建“互联网+特色农业”模式,发展现代农业和数字化智能制造产业;做好土地流转工作,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他们躬行投入数字化改革实践,带着村民把农业越做越好。相较于萧山其他村庄,梅林村已基本实现了土地全村流转;同时,原本以苗木为主要经济作物的梅林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退苗还粮,为“全力守好米袋子”贡献梅林力量。

王副书记对村子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表示,梅林村将继续推进“互联网+特色农业”模式的发展,加快数字化智能制造产业的创新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相信在村民和村干部不懈的努力中,梅林村将进一步加强土地整治和流转工作,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村庄经济的发展和村民收入的提升。

数字变革进万家,智能改造新生活

“小积分撬动大助力,数字化改革是件漫长但便民利民的好事”

——梅林村数字化建设工作人员倪海燕、骆兆青

在对梅林村数字化建设工作人员倪海燕和骆兆青的采访中,实践团了解到梅林村在数字化改革上也大有成就。

基层治理平台运营

“总体来讲,我们首先是设置了一个叫做‘沥家园’的基层治理平台,分为后台管理端和用户端,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村内使用全覆盖。”根据倪女士的介绍,一开始“沥家园”的推广确实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部分村民不会使用、不愿使用等。对此,倪女士的团队采用了上门指导使用方法、设立积分制度等方式对“沥家园”数字治理平台进行推广,渐渐地,“沥家园”走入了梅林的大街小巷。

数字平台效果卓著

自设立以来,“沥家园”基层治理平台对村民的日常生活逐渐做到了多方位覆盖,对垃圾分类、任务抢单、健康打卡、美丽庭院等各方面均有涉及。村庄通过这一平台收集村民的生活信息,在低碳环保、智能生活等方面不断精进;村民通过积极配合使用来换取相应积分,则可以在智慧超市兑换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

对于梅林的发展前景,倪女士表示,“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梅林作为先试先行村,仍旧有很多需要我们继续努力的地方。希望能够在2025年前实现2020年定下的29个公共服务指标体系并更新升级,让梅林模式发挥其更大的带动作用。”“沥家园”治理平台的成功应用,正是梅林村在实现数字化发展进程中迈出的第一步。

诊疗看病不出村,智慧平台顺民心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理想的医疗方案是医患双方商量着决定的”

——梅林村智慧健康站站长陈约瑟

五大不出村”保民生

智慧医疗是梅林的一大亮点工程。“梅林的智慧医疗贯彻了萧山区卫健委的‘五大不出村’,即慢病配药不出村、入院办理不出村、健康监测不出村、常规检验不出村、康复护理不出村。与此同时,经统一的智慧平台连结市、区、村三级医疗服务资源,在慢病治疗、术后康复等方面给予村民更多便利。”以梅林村防护站站长陈约瑟医生为代表的村医疗团队,还给每家每户都发放了智能血压计和智能血糖仪,对患慢性病的老人进行持续性的监测管理。

“健康银行”合民意

除了“五大不出村”这一亮点工程外,梅林村还设立了健康银行。在陈医生看来,现如今大部分的医疗模式还是医生说患者听的形式,但更健康的医患关系应当形成医患双方共同商量、及时反馈的体系。

“从2021年10月我们这个新的健康站建成,到2022年5月开始智慧医疗的试点,再到现在2023年全村的智慧医疗体系逐步实现全覆盖,在改善医疗服务和加强医疗保障的路上,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相信梅林的医疗服务体系会越来越好的。”提到梅林村医疗服务体系的未来发展,陈医生充满信心,也提出了对梅林村推进智慧医疗体系的希望。对于村庄而言,医疗资源无疑是民生民意的关键,加强医患沟通和共建,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完善健康银行的服务体系,才能为村民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医疗保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38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丰盈科普之翼,筑牢创新根基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届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顺利举办为调动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活跃湖南科技大学科普活动氛围,6月6日15:30,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届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决赛(以下简称…… 文明 莫飘遥 匡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青年铁肩担责任,赤诚丹心谱新篇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一届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候选人演讲面试顺利举办为贯彻落实湖南科技大学团委、学生会换届工作,遴选出优秀学生代表,组建一支思想觉悟高、综合素质好的学生干部…… 陈碧瑶 李泳霖 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奋楫笃定勇担当,栉风沐雨展新篇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一届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候选人第二轮竞选无领导小组讨论顺利进行为吸引广大优秀学生干部投身校园建设,组建一支思想品德好、工作素养高的学生干部队伍,6月3日…… 文明 李泳霖 蒋慧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名师妙传中医奥道,群才深悟中华文化

湖南科技大学第十二期青马讲坛第三讲暨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之“走近中医”顺利举办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马学子清晰认识到中医这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6月…… 邱慧祺 李泳霖 匡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非遗文化进校园,纸影翩飞庆六一

湖南科技大学定名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之6·1“薪火相传·文化润童心”——湘潭非遗纸影戏进校园展活动顺利举行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同时为庆祝六…… 邱慧祺 莫飘遥 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英才巧拟声形,齐力演绎经典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届信文杯“声承薪火·心映征途”配音大赛决赛成功举办为号召湖南科技大学学子在语言表达中拓宽知识面,提高人文、艺术等方面修养,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5月23日…… 刘乐 李泳霖 谢芬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激情拼搏勇竞技 勉力奋斗燃青春

湖南科技大学2023年首届“袁记云饺杯”羽毛球混合团体赛暨体育专业羽毛球单项赛顺利举行为进一步提升科大学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弘扬健体精神,形成尚体风气,5月21日15:00,湖南科技大学…… 曹淑祥 蒋慧颖 高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科研汇聚涓涓情意,青春传递熊熊火炬

第十五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顺利举办为鼓励大学生积极学习科学知识方法,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助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5月22日,由共青团湖南省委、省…… 文明 李泳霖 张云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探秘园科院绿色驿站,共织生态梦

在春意渐浓的二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齐心协“绿”队再次踏上了探索绿色空间之旅。2月22日,实践队前往武汉市首…

【寒假实践】学思践悟新思想 · “智医引领,律定责明”——医疗人工智能侵

实践背景随着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提高诊疗效率、精准度和可及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瑶乡有教语,网教书新篇: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团队赴富川高级中学,

2025年1月下旬,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调研团队抵达富川瑶族自治县,为调研采访当地教坛楷模做前期准备。2月6日至2月17日,…

寒假“返家乡” |返家乡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交通运输学院2025寒

姓名:杨萍专业班级:物流管理2401班实践感悟:在当今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

寒期践行情系母校,桂工薪火照亮高三逐梦路

大学生网报2月22日讯(通讯员黄秋霞)岁序更替,在2025年寒假,“情系母校,相约桂林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踏上征程,走进广…

最新发布

“千载南逢”实践团深入家乡反诈宣传与法治建设
01实践背景为筑牢党的二十大的伟大信仰,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呼应东南大学“网安+法学”双学位新背景,“千载南逢”社会实践团队以法为名,直面“AI换脸”等深度合成算法带来侵权纠纷频发的困局,在东南大学…
走进敬老院,传递温暖与关爱
走进敬老院,传递温暖与关爱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的老年人,但是,他们是社会的财富,值得我们尊重和关注。参与敬老院的志愿活动,不仅可以给予他们温暖与关爱,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学习…
传承红色基因 培养德育新人:安徽大学历史学院寻红育德暑期实践团队前往合肥火车站进行宣讲
本网讯(通讯孙昕阳摄影孙昕阳)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血脉,让革命先辈们的精神厚植在少年儿童心中,2023年8月11日,合肥火车站综管办联合安徽大学历史学院“寻红育德”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共同开展以“历史…
德州支教队第三次队内培训
“支教盈年岁月艰,壮心一片刻青山;风尘未得空闲洗,硕果辉煌带笑还。”5月27日,我们德州夏津二队进行了第三次线上培训活动。在这次培训中,我们虽不在一处,但是心往一处想,按照顺序进行试讲,试图将最好…
安徽学子三下乡:寻访先进城镇,擎画振兴蓝图..
(通讯员王淑婉)在两个一百年目标提出至今,中国已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乡村振兴已如火如荼的展开,许多城镇都在逐步向上发展。我们实践小组寻访了其中的一个——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我们选择支教的目的是为…
芳华待灼,行而不辍
今夏逢津德州支教队宣传组组长—王煜乐7.18星期二晴初晨的阳光透过朦胧的白色窗帘洒进来,我睁开了眼。今天是来到德州市夏津县香赵庄镇中学支教的第十天了,这十天,我们和当地的孩子从相识到相知,打成一片…
发掘红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发掘红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6月25日,安徽师范大学一支由学生资助宣传大使组成的“红促振兴,绿促发展”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芜湖市中分村展开实地调研。此次调研着重解决中分村群众的一些实际难题,同…
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导语: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石榴籽”精神,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石榴籽社会实践团队于2023年6月27日至8月,我们团队由维…
走进小平小道旧址,小平精神焕发光彩
2023年7月2号,为了深入了解邓小平先生的革命历程,并感悟邓小平精神的伟大意义,江西农业大学计信学院赴共青城调研团一行来到南昌的小平小道陈列馆,参观邓小平先生在江西南昌劳动时的旧址。图为(小平小道纪…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祖国统一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因此,必须维护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既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既要认真落实民族政策,认真解决现实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