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淑婉) 在两个一百年目标提出至今,中国已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乡村振兴已如火如荼的展开,许多城镇都在逐步向上发展。我们实践小组寻访了其中的一个——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我们选择支教的目的是为了去近距离接触这个城镇。对于我来说,支教的目的也在于同时实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毫无疑问我们生活在一次环境相对不错的环境里,经常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西部土地的贫瘠,教育资源的稀缺,孩子们学习环境的恶劣等等;也经常能看到各种支教的人的付出与努力,包括每年感动中国栏目中那些在偏远地区坚持教育事业的人的感人故事,我时常觉得,帮助他们是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一种责任。
我们实践小组的成员于2023年7月7日抵达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会和,相互认识熟悉,为之后紧张的支教工作进行准备。初到实践地点,没有想象中的破旧,没有想象中的灰暗,反而干净整洁,一切显得井然有序。我们相聚在这里,我眼中的每一个队员洋溢着善意的笑容,我眼中每一寸土地充满着别样的生机。这里是一切开始的地方,我们启程。
我们支教的地方背靠着田地,远处是绵延的山,偶尔还能看到山上孤零零的树影,学校里面整洁,宽敞,出乎了我们所有人的意料,一切显得淳朴自然,我们将在这里度过20天的支教时光,实在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这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想法。
在来支教之前,我们了解到,孩子们是自愿报名上课的,心里总是十分忐忑,想着孩子们万一不愿意学习,我来上课,岂不是很尴尬,但是当我真的见到他们的时候,我才知道自己错了,那是一张张渴望的脸庞,那是一面面灿烂的笑容,那是一双双纯真的眼睛,在后来的日子里也十分的明显的感觉到了不同于城里孩子的淳朴与自然,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想大概如此。
最难忘的是本学期的最后一节课,当孩子们把曾经教过的古诗完整的背给我听,课间时与我分享他们平时舍不得吃的糖果时,我才真正意识到我的支教生活即将结束。看着他们稚嫩的脸庞,听着他们的欢声笑语,我的心里满是不舍与留恋。虽然这几天的支教时间,并不能给他们带去多少知识,但是我知道,我们共同建立了友谊收获了感情。我们的支教给他们带去的不仅仅是快乐,更多的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图为实践队员在支教过程中。通讯员 盛朋 摄
图为实践队员与支教孩子们的合照。通讯员 潘妍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38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