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人文精神,传承文学遗产。为了体悟各地文学作品的时代之风与历史精粹,增强对我国优秀历史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近日,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重温经典实践团通过探索各地优秀文学遗产,展现成员不同地域文化特色,在各地开展了为期17天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千年的草堂,千年的敬仰,来杜甫草堂亲自感受诗中的意境,世间只有一个诗圣,带着朝圣的心情千里迢迢祭拜杜甫,实践团成员江慧钰同学于8月16日探访杜甫草堂,实地感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情怀。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坐落于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草堂完整保留着清代嘉庆重建时的格局,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这里曾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为躲避“安史之乱”在成都的故居。杜甫为了躲避安史之乱,带着一家人,从陇右(甘肃南部)来到成都,在好友严武的帮助下,在成都浣花溪畔修了茅屋居住。
杜甫在这里居住了四年,并创作了240余首诗歌。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类为大众所知的作品外,还有《蜀相》、《春夜喜雨》、《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江畔独步寻花·其六》等名篇。而在杜甫离开成都之后,草堂便被倾毁了。我们现今看到的草堂,是五代前蜀时由诗人韦庄重新修葺的,后草堂屡次经历战火,现有的建筑大都为明清时期所兴建。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步入草堂,古朴典雅的亭台与闲寂幽深的草色湖光映入眼帘,从大雅堂到茅屋,从大廨到诗史堂,每处景色都各具特色,又细致地重现了诗人故居的田园风貌,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置身其中,历史的厚重感与诗趣扑面而来,诗人对于时代与个人命运的起伏与新衰感慨为此处又添一份人文意趣,令成员们更深地体悟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文学精髓。
通过此次文学考察,经典文学作品中蕴涵的诗意与美感被细致展现在团队成员面前,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契机。不仅加强了我们对杜甫与诗歌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同时这种将经典文学作品与真正的实际场景相联系的思路也为课堂之外的教育提供了更多途径,有利于激发社会大众对丰富文化底蕴的挖掘与传承。

编辑:江慧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35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摘要: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全国各地逐渐成立了许多早期党组织,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在这段时间,山东地区的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也行动起来,他们与工人无产阶级联合……
追寻实践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为更好地保护和发扬陕西汉中的三国文化,深入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传承、保护现状,使历史悠久的汉中能被更多人了解,“悠悠汉情”实践队走访了汉中著名景区—石门栈道风景区以及……
“悠悠汉情”实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林周农场始建于1966年,是农林牧并举的国营农场。1988年,林周农场与彭波农场一起并入林周县。2009年,林周农场被林周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确定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且听风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胸怀千秋伟业,百年风华正茂;缔结七秩荣光,高原换了人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前,为了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为西藏人民……
且听风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转眼间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的光辉历程,为重温红色历史,探索弘扬革命文化,8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盘州古城”个人实践队前往位于盘州市双凤镇九间楼社区的盘……
且听风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陕西家乡党史,传承红色精神,8月17日至19日,经理快乐星球队前往西安市革命公园和铜川市照金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与实地调研。西安革命公园创建于1927年3月,为纪念北伐战争前夕陕……
且听风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风雨,共同谱写壮阔的历史篇章。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感受红色精神,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
且听风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山东省杨家桥村当地的教育水平发展状况,切实促进当地教育的发展,小油瓶志愿服务实践队,于7月27日抵达山东省潍坊市杨家桥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以村委会为依托……
且听风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