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红村振兴路径探索及媒体宣传的研究——以浙江余姚梁弄镇横坎头村为例

来源: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理经学部 作者:李雪晴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分析横坎头村红色文化的内涵,探究其作为治理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的作用。基于此,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实现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红色文化价值转化的实现路径应从基层治理、新媒体经济以及“红绿”融合三个方向进行实践,用红色力量推动乡村振兴,迈向共同富裕。

关键词:红色文化;乡村振兴;宣传;知名度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繁荣兴盛的灵魂,而“红色”作为一种颜色的符号,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便赋予其新的内涵。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是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享有“浙东红村”的美誉。横坎头村在创建红色革命政权的过程中,孕育了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2022 年 5 月,横坎头村作为未来乡村试点入选浙江首批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名单。在新时代背景下,对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探究,有利于挖掘其时代价值,为实现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赋能。

一、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性质

(一)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革命文化源起于 20 世纪初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因此从本质上而言,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是一致的,红色文化则是更为形象的表述。红色文化发轫于革命,内涵较广,主要由物质文化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两部分构成,物质层面表现为以物质形式而固化存在的红色文化资源,包含承载革命文化的革命历史和革命遗存等;精神层面是以革命理论为引领和指导,涵盖生产生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起到精神引领的作用。在横坎头村最具代表性的是以中共浙东区委旧址为核心的革命历史旧址群,革命时期谭启龙、何克希、张文碧,杨思一等老一辈共产党人凭借自己胸怀的伟大理想和艰苦卓绝地不懈斗争,在横坎头村创建浙东抗日根据地,并最终为革命胜利奠定基础。这既是横坎头村红色革命历史的真实缩影,也是传承和弘扬横坎头村红色文化的重要媒介。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源头

新时期,我国正大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旨在发挥红色文化的重要作用,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发展逻辑做了明确阐释。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源头便是红色文化。横坎头村也在革命实践中孕育红色精神,已经形成包括“追求真理、敢为人先的求实精神,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民本精神,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的“四明精神”。它与红船精神、延安精神一同打破时空的藩篱,连接历史与未来,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

二、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

红色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历来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一方面,红色文化自身蕴含的强大精神动能和思想价值,是指引中华民族奋发前进的精神动力;另一方面,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和共同富裕发展建设正方兴未艾,“红绿融合”的发展思路正是红色文化当代价值指向的重要体现。“红”指的是思想政治和教育文化等层面,以其红色精神创新发展理念,它的核心在于以思想和精神为支撑,为发展添动能。“绿”是指红色文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即要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就要践行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道路。“红绿融合”实质上就是文化与经济的融合,红色基因给经济发展做支撑,而经济发展又有助于红色文化更好传承。

(一)作为治理资源的红色文化

红色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本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对党的执政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思想理念、精神品质一直在治理实践中兑现它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红色文化作为革命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对于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治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治理资源的红色文化,激励基层党组织始终提高政治思想,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以党建带群建,凝聚人民,充分激活群众参与治理的热情。横坎头村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红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那些保留至今的革命遗迹和新建的纪念馆等既是爱党爱国教育的鲜活素材,也是进行乡村治理的重要资源。2018 年,习总书记给横坎头村的回信掀起全村学习回信精神的热潮,全体党员以回信精神为动力,着力发扬老区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的精神,用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治理发展。

(二)作为经济资源的红色文化

在乡村振兴政策和共同富裕理念中,实现经济发展与人民富裕都处于重要位置,政府也将革命老区的发展振兴与红色旅游相结合。横坎头村位于梁弄镇南首的四明湖畔,上有百丈岗水库,下有四明湖,依山傍水,生态资源丰富,加之其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横坎头村具备着得天独厚的旅游发展条件。2018 年以来,在《横坎头村打造全国乡村振兴样板村三年行动计划》的指引下,红色旅游带动了革命老区绿色经济的发展。横坎头村因地制宜,根据土壤和气候条件,发展起樱桃产业,后又扩种了猕猴桃、蓝莓和桑葚等绿色产业。观光采摘和农产品销售的兴旺,也吸引了村里的年轻人返乡创业。数据显示,2021 年横坎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637.75万元,经营性收入359.62万元,分别较2020年增长18.1%、146.1%。而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4258 元,同比 2017 年增长60.5%。这充分显示了横坎头村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并带动当地村民的收入提高。为了加快推进新时代乡村发展建设,2022 年横坎头村联合周边九个“红村”打造区域共富联盟,并成立横坎头红锋共富联盟区域发展有限公司,以“红绿融合”的经营理念,进一步集聚区域资源、拉长文旅产业链,为发展注入新活力。

(三)作为文化资源的红色文化

红色资源的文化价值是为了充分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进而实现民族文化自信。几千年来,我们的祖祖辈辈生活在乡村,他们的血与汗融进了乡村的生产方式、古老习俗、文化信仰等之中,历久弥新。红色文化同样于乡村中诞生,早已与乡村文化建立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联系。大力传承老区精神和红色基因,有助于乡风文明建设,为乡村文化振兴塑形铸魂。横坎头村建立“弘扬红村文化”为主题的村落文化艺术节,大力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同时举办“红村村晚”、红村沉浸式剧场等活动,并开展红色主题宣讲会。通过这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村民主动参与其中,感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提升自身的精神气,更彰显了红色精神文化的价值。

当下,全球化进程如火如荼,不仅在经济领域,更在文化领域表现出极其活跃的状态,西方各种主流与非主流的价值观不断传入我国,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观念产生冲击,很多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误解与疏远,盲目迎合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而红色文化来自于对革命历史的肯定,既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又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在此大环境下,我们回顾革命先辈在革命老区的艰苦斗争史则尤为重要。作为文化资源的红色文化,是在传承与弘扬中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建立文化自信的支点。

三、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价值的实现路径

在新时代,对横坎头村红色文化价值转化实现路径探析,旨在以红色精神引领,推动“红绿融合”发展,最终实现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伟大历史使命。

(一)弘扬老区红色精神,提升基层治理

在新时代,革命老区的振兴发展离不开老区人民的支持。当前,弘扬老区红色文化精神,有利于激发民众对乡村治理的参与意识,密切党群关系,推动新时代基层治理工作。作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引导者和宣传者,党员干部在推进红色文化教育工作上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横坎头村的党员干部,秉持先进理念,工作认真负责,整体上备受村民赞誉。但仍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比如部分村干部与村民沟通不够,部分红色教育宣传尚不到位等问题。因此首先要做好干部选拔工作,人才是红色文化传承与弘扬的关键,但目前乡村振兴存在缺乏年轻人的问题,据调研(如图1),得到大学生认为乡村的创业环境需要改善。为此,基层治理要牢牢把握住这一人才缺口,尽可能满足大学生创业需求,在高校毕业生、返乡青年以及优秀退伍军人中选拔培养后备干部。据调研(如图2)可得,①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②以乡村经济发展建设,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③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学生对乡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④对返乡创业学生以优厚的薪酬待遇。一方面充实党员干部队伍,另一方面这些人往往有着更好的学习能力,且精力充沛,更能适应农村工作的变化,有利于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其次是加强党员干部的培训工作,深化党性教育,通过开展支部大会、红色教育研讨会、参观革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形式进行思想教育培训,始终坚持党史教育学习,确保党员干部思想上过得硬,政治上靠得住,行动上走得稳。

图1 关于大学生不愿返乡创业原因的调查

图2 关于促进大学生返乡创业因素的调查

(二)充分运用网络平台,突出“红色文化+”的发展主题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与时代是密不可分的,老区红色文化要实现当代价值转化,必然会烙上时代的印记。当下,网络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在一系列的实践与应用中,网络媒体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新时代,老区的发展振兴更要以“红色文化+”的发展主题,不断扩宽领域,壮大力量,如以“红色文化+绿色观光”“红色文化+生态旅游”和“红色文化+文艺演出”等为主题的发展模式。在横坎头村“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理念初见成效的情况下,首先要引导红色文化信息的传播方向。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网络便捷了我们对信息的掌握,但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媒体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的同时,也存在同诸多网络媒体类似的问题,如舆论管理、是否虚假信息等。因此,要加强网络信息的监督管理,始终坚持红色文化正确的导向。其次要积极拓展“互联网+红色文化”开发的广度和深度。广度上要运用多种平台媒介,诸如建立红色文化网站、运营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多平台多维度进行宣传展示。深度上要将红色文化深度挖掘开发,如可以建立红色 IP 运营,IP 运营的核心思路在于讲故事,横坎头村最大的优势在于红色资源,政府可以与新媒体公司合作,打造一个趋向于内容性的短视频账号,寻找合适的演员还原横坎头村的革命历史,打造红色乡村 IP;提高横坎头村的知名度,带来更多流量和收益。

(三)开展“红绿”文化教育,营造绿色社会氛围

要想将红色文化的价值成功转化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前进动力,离不开文化教育的宣传。为提升红村风貌,横坎头村精心打造“红村十景”,用红色研学带动红色教育,让游客在游玩参观和实地体验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目前,横坎头村已先后与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宁波大学等单位签订党建共建协议,成立了由兴村治社名师、大学教授等 37 人组成的讲师团,并靠前谋划打造浙东延安红色文化学院和浙江四明山新希望绿领学院两个教学基地。据统计2021年横坎头村接待红色培训团队超过 1200 批次。除此之外,针对老区村民,应当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红色文化内涵融入他们的思想,可借助网络媒体、红色文艺汇演等形式激发当地村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开展红色教育的同时,要广泛宣传环境保护教育,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并开展绿色技能培训,自觉成为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营造老区和谐文明的乡风。

(四)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

据(图3)可得,当下旅游开发工作可能会出现环境保护措施欠缺、基层群众参与度较低、建设性项目后期缺乏管理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出现会使乡村旅游振兴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受到干扰。所以据(图4)调研结果可得,乡村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加大政策支持,加强交通、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技能培训,让村民广泛参与以及注意保护本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

图3 关于旅游开发工作问题的调研

图4 关于乡村旅游改进方面的调查

四、乡村旅游产品打造要求

(一)融合当地特色,充分开发红色旅游资源

自新冠肺炎疫情放开后,首先需要树立和恢复消费者对乡村旅游的信心,为了景区避免同质化、特点不明显,应将当地特色文化活动融入旅游市场,提升乡村红色旅游文化品位。同时,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积极开发红色旅游景区或项目,利用较为完善的旅游资源带动红色旅游发展。

(二)标准化生产,提高服务产品的质量

乡村红色旅游的服务产品从业余型向专业型提升的过程中,在体现个性化的同时要向标准化、流程化、卫生化等现代服务理念靠拢。笔者认为,当地应努力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并规范服务水平,向消费者传达标准化、专业化的旅游信息。

(三)加强创新乡村旅游产品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因为地域性的红色文化一般都具有故事性,所以应将当地特色融入乡村红色旅游中,根据历史故事设计出一系列文创周边,打造带有当地特色的文旅产品或 I P,利用相关文旅 I P 和文创周边吸引年轻人,这样不仅能够通过这类新颖的方式宣传历史,而且能够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四)拍摄官方宣传纪录片,多平台全面发展

梁弄镇可以分主题进行宣传纪录片的官方拍摄,通过视频的形式,使游客能够更加全面了解梁弄镇,吸引游客前往当地旅游。此外,网络时代少不了线上宣传。当地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如小红书、微信公众号、抖音以及微博等,根据不同平台特色宣传相应内容,将梁弄镇大好风光和人文特色通过网络传递给大众。

(五)打造红色旅游数字化、沉浸式体验

红色旅游景点给人一种历史感重、呆板的刻板印象和感觉,景区在打造红色旅游时要主动贴近年轻群体的喜好,在呈现场景和新媒体宣传方面应重点突出沉浸式体验,引入智能技术,如 VR、3D等高科技,优化传统的旅游方式。同时,融合流行元素,采用趣味情景对话、闯关答题、互动游戏等方式增强与游客的互动感和参与感,寓教于乐,多手段多形式加强红色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五、文化产业发展的媒体角色与宣传路径

(一)“集中视线”,扮演好媒体在我国乡村文化产业中的角色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其资产不仅仅包括有形资产,同时也包括无形资产,比如企业的文化品牌。而通过文化品牌的建设,则能够为文化产业升级转型提供助力,促进文化产业建设工作。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应该用心经营文化品牌。而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建设良好的文化品牌形象、如何传播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则成了必须正视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媒体融合发展成了媒体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文化产业开发媒体宣

传路径,并且集中多元化媒体资源,进而不断提升多渠道宣传工作的效力,基于媒体、特别是新媒体渠道为文化品牌形象宣传工作提供保障,最终打造更高知名度的文化产业形象。

1.媒体是乡村文化产业形象的建构者

众所周知,我国的传统文化起源于乡村地区,如今我国的乡村地区也相对完好地保留着传统文化资源。不过,在最近十几年间,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地区发展陷入迟滞和困境,而城市文化也在极大地冲击着乡村文化。对于城市居民而言,普遍无法理解乡村文化生态,无法认识到乡村文化的发展,因此对乡村文化存在着较大误解,大多认为乡村文化是落后和愚昧的代名词。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乡村文化逐渐边缘化,距离主流文化圈越来越远。一方面,乡村文化已经不具备足够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乡村文化传承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困境。对于乡村文化产业建设而言,虽然没有暂停探索的脚步,不过往往参考城市文化产业建设的经验,而由于乡村和城市地区文化产业的差异性,至今没有寻找到适合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

不可否认,品牌效应能够得益于文化产业形象建设而得到不断强化,有助于构建合理的文化产业结构,实现文化产业转型和发展。自从进入全媒体时代之后,我国的媒介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而这对人民群众的信息观念和认知模式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媒体有着较强的权威性和丰富的媒体资源,在乡村文化产业品牌建设中发挥着凝聚共识的作用。而新媒体则有着较强的互动性和丰富的信息传播渠道,能够吸引城市居民走近和了解乡村文化产业。得益于VLOG和直播平台的兴起和发展,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形象能够以不同形态展示在城市居民面前,有助于构建良好的乡村文化形象。

综上所述,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媒体平台也正扮演着社会基础设施的角色,而社会结构和人民群众对乡村文化的认知则因媒介信息传播和媒体行为新时代乡村

将乡村文化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对新时代下媒体在乡村文化产业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乡村文化宣传路径进行深入探究,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同类研究和乡村文化产业中的媒体宣传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旨在促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为我国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这正是作为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形象构建者的媒体所承担的责任。

2.媒体是乡村文化产业的宣传推广者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新媒体得以产生和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乡村文化既能够借助于新媒体平台向人民群众进行展示和传播,大幅度扩展乡村文化形象宣传渠道。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用户更加倾向于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端收集碎片化新闻信息,并且和其他用户进行沟通互动。如今,这正成为我国人民群众的重要娱乐活动之一。因此,各地方政府和企业也应该基于信息接受形态的改变,宣传乡村文化产业。伴随着文化产业生态改变,唯有实现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形象宣传的创新,才能够在文化市场中生存和发展。比如,李子柒通过新媒体平台,以生活形态展示我国饮食和自然风光,对乡村文化进行创新和传播,不仅仅吸引了大量国内用户的关注,同时也在国外媒体平台上积累了人气。在衔接文化产业和乡村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李子柒的淘宝店铺也获得了相应的经济利益。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国家文化交往日益频繁的当下,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建设也应该立足于国际,以战略发展眼光宣传乡村文化,以传统媒体为中心,融合新媒体优势,进而构建乡村文化产业宣传体系。

(二)融合传播,发挥媒体在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形象宣传中的积极影响

在现阶段,传承和创新乡村文化产业过程中,应该引入社会各界的力量和资源,基于人民群众文化服务需要打造更高的乡村文化知名度。除此之外,也应该融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聚合媒体融合宣传渠道,提升乡村文化的传播辐射范围,促进我国乡村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1.多角度捕捉亮点

通过媒体宣传工作,能够推动我国乡村文化传播和文化产业建设工作。然而,在现阶段,作为主流文化的城市文化不断扩张,不断压缩乡村文化的传播空间。在这种背景下,即使乡村文化得益于媒体宣传建设而实现短期传播并实现商品交易行为,伴随着媒体宣传效力的逐渐减弱和文化产品的日趋同质化,其宣传质量和商品交易额也会逐渐减少。比如,曾经火爆一时的赵家昴旅游景点,在经由当地媒体的宣传报道之后,受到了大量外地游客的关注,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被视作乡村振兴的典型。不过,伴随着当地媒体宣传力度的减退和外地游客好奇心理的消失,这一旅游景点又再次被游客抛弃。由此可见,基于媒体的集中和短期宣传,乡村文化可以在初期体现出吸引游客和促进当地经济建设的价值,不过却也会随着媒体报道降温而逐渐冷却,最终被人遗忘,无法实现长期发展。

然而,也不能完全否定媒体宣传对于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建设的积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当地媒体应该避免程式化的宣传工作,而从当地文化产业发展脉络出发,站在文化产业长远发展的立场上编制翔实的和宣传有度的媒体报道计划,并且不断细化报道内容,以不同角度和层面向人民群众展示当地乡村文化,通过生活化的方式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除此之外,媒体宣传应该避免短期和过度集中,而应该具备一定持续性,并且降低新闻报道的阅读难度。

2.大融合扩大影响

伴随着媒体的融合发展,新闻信息传播环境日益开放。因此,在宣传我国乡村文化产业过程中,也应该融合不同媒体平台和传播渠道,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当地自媒体平台,吸纳社会各方资源和力量,从而提升乡村文化聚合传播效力,将优质乡村文化服务提供给人民群众。

在现阶段备受关注的直播形式,既可以被应用于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形象宣传和建设工作中。比如,榆林传媒中心通过《主播探馆》直播节目将陕北农耕文化与说书,以及石雕等文化展示给用户,促进了陕北地区文化的传播和创新。同时,聘请文化学者做客直播节目,将榆林博物馆发展历史介绍给用户。而用户既可以通过电脑端观看直播,也可以通过快手等手机应用软件平台进行观看。本次直播在大约4小时时间内获得了超过二十万的点击量。除此之外,带货直播营销模式也能够被应用于我国乡村产业建设过程中,有助于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当地政府和企业必须基于网络思维进行乡村文化产业的宣传和建设工作,通过有效手段吸引用户进行交流和互动,以此给予用户良好的服务体验。同时,在进行宏观层面新闻报道的基础上,还应该进行专题报道,在通过传统媒体进行乡村文化宣传的基础上,还应该引入抖音等短视频平台。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资源配置时,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媒体平台的性质,继而进行针对特定用户的乡村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现以新媒体为例。考虑到新媒体多为向用户提供碎片化信息服务,因此,乡村文化信息应该简短和明了,并且重视视频传播形式。对于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则应该营造良好的现场感,增进用户的消费体验。而纸质媒体则应该不断发掘新闻信息,继而保障乡村文化内涵能够得以充分体现。在乡村文化产业宣传时,为了有效引导舆论,应该制定准确的主流话题,以此使用户自然参与到互动活动中,从而使乡村文化的传播效益得到强化。

3.深挖掘讲好故事

伴随着媒体融合发展,新闻报道内容质量越来越重要,成了左右新闻信息传播的主要影响要素,同时也是新闻信息传播形式创新的基础之一。传统媒体应该和新媒体彼此协同,深入开发乡村文化资源,彰显乡村文化价值。如此,也有助于打造良好的乡村文化形象,推动乡村建设和发展。如果想要提升媒体宣传的质量,媒体从业者则必须前往当地进行调研工作,捕捉和探索当地乡村文化资源,对其性质和独特之处形成准确认识,以此使其内生动力得到

体现。同时,也应该编制高水准的新闻报道方案,以此为乡村文化传播提供指引,吸引用户的关注。此外,媒体从业者也应该和当地人民群众进行沟通,并且对信息受众需求进行研究,以此向用户提供所需要的文化信息服务。基于此,还应该结合平台和用户需要对现行的信息传播方案进行完善,化解质疑和消极信息,从而为乡村文化产业宣传工作提供助力。

4.推进深度融合,发挥全媒体力量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如今,媒体技术依然在不断革新和发展,无论是信息传播模式、还是媒体格局,也都在时刻变化之中。这就要求各地方媒体积极转型升级,促进媒体的融合发展。如此,才能够在乡村文化品牌宣传工作中发挥积极影响,为乡村文化产业建设提供保障。现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阐述。

第一,全过程、多角度捕捉宣传亮点。在现阶段,媒体行业正逐步融入VR和大数据技术,传统媒体也正寻求转型之路,融合新媒体的新闻传播优势,从而推动全程媒体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网络直播”发展迅猛,能够向用户展示多层次和多角度的新闻信息服务。而这也是当今乡村文化品牌宣传和文化产业建设的主要渠道之一。现以“贵阳文化产业”为例。在2021年,贵阳政府及主办方通过网络直播宣传“爽爽贵阳•云游体验”文化旅游活动,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关注。本次网络直播主场位于甲秀楼文物景区,同时还有其他九个分会场,直播内容涉及众多领域。本次网络直播的2小时时间达到了300万人次的流量,不仅仅提升了当地文化知名度,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文化旅游宣传工作提供了参考。

第二,全面融合扩大影响力。在现阶段,我国人民群众主要通过互联网接收和传播碎片化的信息,并且进行娱乐和互动。因此,乡村文化的宣传工作应该建立在用户需要和平台性质基础之上,同时对文化产品进行创新。唯有如此,才能够保障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达到媒体融合发展得更高要求。现结合短视频平台发展,进行具体阐述。在过去几年间,影响力和普及率相对更高的短视频平台即是抖音平台。通过查阅2022年的统计数据,可知抖音平台中的文旅视频播放总量超过了9260亿,几乎是前一年的一倍。这一数据表明,我国文旅行业发展正逐步步入发展高峰阶段。在同一时期,抖音平台的“旅游”或者“旅行”等相关关键词的搜索总量超过了1.52亿,而乡村旅游景点相关短视则超过了117亿的播放总量,全年累计3亿次左右的点赞量。这一数据表明,我国乡村文旅行业正逐步步入发展高峰阶段。而伴随着短视频的传播,外地游客得以关注和了解不同地区的乡村文化。这也为当地文化产品创造了新的销售渠道。如今,快手等其他短视频平台也正积极打造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将进一步为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宣传和建设工作提供助力。

第三,全面深度挖掘讲好中国故事。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新闻信息用户的需求和审美取向也正悄然发生了变化。只有新闻信息内容足够生动,信息传播模式足够多元化,才能够吸引用户的关注或者订阅。特别是新生代用户,对生活化新闻信息和观点独到的新闻解读更为偏爱,因此为了迎合新生代用户,则必须调整传统的新闻信息传播模式。乡村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彼此促进的。这就要求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和媒体行业积极探索乡村文化创新和发展之路,开发乡村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故事,从而将乡村文化提供给新生代的用户。唯有如此,才能够对我国乡村文化进行不断发掘,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现结合“酷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和发展中的尝试,进行具体阐述。“酷狗”通过数字音乐和直播等方式创新和传播非遗文化,打造了“国风音乐”等产品,吸引了大量新生代用户,如今已经积累了1亿人次的收听量,入驻的音乐人超过了一万人。

六、结语

旅游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而红色文化旅游则是助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核心力量。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过去十几年间,我国经济和社会都实现了进一步发展,为乡村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乡村文化产业扮演着不可取代的角色,此外对传承和创新乡村文化也具有正面影响。而乡村文化产业建设中,媒体行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仅应该积极宣传乡村文化,同时也应该积极参与乡村文化产业的形象建设。特别是在5G技术得到逐步普及的现阶段,媒体行业更应该投入到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建设中,促进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传承和创新乡村文化。因此,应该思考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及可行的手段进行线上宣传,以达到更好的社会效果。可以联系各方力量,加强与其他相关项目或当地旅游博主、“大 V”的合作,从而实现线上线下合作共赢。通过上述举措,则能够增加乡村文化的话语权,为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建设和乡村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程茜.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媒体角色与宣传路径探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21(6):2.

[2]王顺春.文化产业视角下的乡村广播电视长效发展路径选择[J]. 西部广播电视,2018(1):2.

[3]冉旭玲.新时代乡村文化发展的困境及振兴路径[J].南方农机,2021,52(12):99-101

[4] 王景新,支晓娟. 中国乡村振兴及其地域空间重构——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同建振兴乡村的案例、经验及未来[ 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2):17- 26,157- 158.

[5] 李志龙. 乡村振兴 - 乡村旅游系统耦合机制与协调发展研究——以湖南凤凰县为例[ J ] . 地理研究,2019,38(3):643- 654.

[ 6] 银元,李晓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逻辑与路径选择[ 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5):182- 186,193.

[ 7]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 N] . 人民日报,2018- 09- 27(001).

[8] 孙晟宇, 田少奇, 梁惠君, 等. 横坎头村调查: 从经济富裕走向文化繁荣——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样板[J].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0(2): 35-40.

[9]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41.

[10] 李文峰, 姜佳将. 老区与新乡: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化传承与反哺——以浙江余姚梁弄镇革命老区为例[J]. 浙江社会科学, 2018(9): 77-83.

[4] 习近平.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21: 24.

[5] 吴欣, 姚沛伶, 唐宏. 以红色旅游为依托的绿色经济发展形式研究——以浙江省四明山梁弄革命老区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9): 102.

【实践感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高等院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引导着我们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能在暑假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正是一个我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机会。

通过本次走进乡村、了解旅游带动振兴的社会实践,使我对建设共同富裕的愿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进一步了解了旅游乡村现状及其强大的生命活力。在实践中,我学习如何查阅各类信息去对既定目标有更深刻、全面的认识,学会理性辩证看待事物,学会精准群体去进行调研以及数据处理,学会如何去利用网站平台投稿宣传团队成果。作为队长,我需要明确社会实践目标,定期制定好相应的活动方案,把握各类媒介将实践落实,这也要求我在保证自身文件质量的同时还要有效率的与其他队员合作。坚持团队团结协作的实践精神,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才能保证我们的实践活动高效有序开展,这也增强了与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图表表达文稿内容,一边欣赏着自己的制作成果以及赞美别人的成果,一边听取意见,耐心、虚心接受以完善至美。实践时间虽短暂,却也受益匪浅,虽然接触到的工作很浅,但依然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与经验,明白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更改补充。有些领域之前从未涉足,第一次接触难免会出差错,融入这个团体之后,队员之间合力做事,团队关系更加融洽,得以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便于今后开展社会活动更好地融入社会。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是古代人的美好意愿,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已不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知识的积累非常重要,实践的开展也必不可少,要把某方面工作做好,就必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其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善用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假期生活。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短暂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本次实践活动圆满结束,让我从中领悟到许多书本上未曾提及的东西,交流和理解将会是任何工作的基础。今后我将好好珍惜每一次实践的机会,进一步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已各方面的素质,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事情,明白做任何事都需要有恒心、耐心和毅力才能成功。

【调研照片】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旧址群览图

图为展厅内乡村发展模式一览

图为企业负责人讲解农业技术

图为农场工作人员讲解营地创建历史

图为手工作坊负责人讲解特色产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33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团结合作,确保北京区管配套新机场项目平稳迅速开展

  (通讯员曾大勇、王雪松)8月9日早9:00由华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主持,局办公室、技保中心、综保中心等部门参与的,北京区域管制中心配套新机场项目扩容更新工程机房改造项目研讨会,…… 查看全文 >>

华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防汛小组拦截导航台水流

  (通讯员 王金辉 韩巍)天气预报显示,2018年8月6日,首都机场地区有较强雷阵雨。6日凌晨,华北空管局发布防雷雨黄色响应机制,通信网络中心接到局里指示后,即刻启动防雷雨黄色响应机…… 查看全文 >>

华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工会开展暑期亲子活动

(通讯员 韩巍)2018年7月27日,华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部分职工及子女,前往北京市大兴区义利面包食品公司,开展一年一度的工会暑期亲子活动。此次活动包括与孩子共同制作手工DIY面包,参观…… 查看全文 >>

华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再次部署雷雨季节保障工作

(通讯员 韩巍)近期,北京地区连续出现强降雨,雷电防汛预警持续生效中。7月23日,华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会,中心主任冀惠刚再次部署雷雨季节保障任务,并从以下几点提…… 查看全文 >>

华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召开空管系统不安全事件案例分析会

(通讯员 韩巍)7月23日,华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召开空管系统不安全事件案例分析会,对2018年空管系统发生的九起不安全事件进行学习,意在使广大干部职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牢固树立航…… 查看全文 >>

国航生病,我们吃药

(通讯员:韩玉辉 孙畅)7月19日,华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终端网络通信室召开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全体会,深入学习民航局下发的《关于近期典型不安全事件的情况通报 》并传达了《空管系统紧…… 查看全文 >>

华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与技保中心开展业务交流

(通讯员 张志平)为深入贯彻民航局建设“四强”空管中“强安全、强协同”的要求,7月19日下午,华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区管网络通信室与技术保障中心区管设备室、软件数据室共…… 查看全文 >>

华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

(通讯员 韩玉辉) 7月19日,华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结合雷雨季节保障,认真开展了作风建设年活动。其中,终端网络通信室科室领导组织全室人员学习了《民航华北空中交通管理局空管从业人工…… 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师学子三下乡:情暖老人心坎,爱润儿童心田

(通讯员:朱逸凡)少年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代表着希望和无限的可能性;年迈老人,是社会经验和智慧的宝库,对年轻一代的教…

跨越数字鸿沟,温暖老人时光

(通讯员:姜泽阳)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我们的生活因之变得便捷高效,丰富多彩。然而,在我们享受着数字时代带来的红…

走进一片红色热土-会宁红军会师旧址

会宁红军会师旧址:走好长征路奋进新征程中国青年网淮南1月16日电(通讯员魏宏强张煜琪马佩)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熠…

丈量民间艺韵:农民画探寻之旅

图为实践队成员欣赏农俗画作大学生网报通讯员江玲摄图为阡陌绘梦实践队成员大合照大学生网报通讯员宿博惠摄图为实践团成员欣…

山东大学春晖社“红耀滇南”支教队于红河县宝华镇寒假公益课堂支教第二天

【山大春晖红耀滇南支教队1月20日电】青春献爱,红耀滇南——记山大春晖红河县宝华镇支教寒假公益课堂第二天“在云南的东南部…

最新发布

从“三下乡”活动看见乡村振兴
从快递服务看见乡村振兴从乡村振兴计划是我国长期以来致力于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战略。乡村快递服务业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了解当地乡村快递服务的…
二师学子三下乡:心系乡村,童心向阳
中国青年网孝感7月8日电(通讯员王衷贤)精彩延续,再起征程,2023年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乡村小学公益书院”志愿服务队在汉川市刘洲小学顺利开展了新一天的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奇思妙想,异彩…
湖北学子三下乡:阳光运动,培强健体质
为了响应国家全民健身计划,增强青少年体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带领剅河镇谢场村的孩子们开展了一场创意与速度相结合的趣味运动会。为确保孩子们…
弘扬张謇廉洁思想,传承红色廉洁文化
导语:2023年7月28日,南京财经大学“以廉洁自处,续红色基因”小队开展了张謇主题廉洁思想调研,以了解张謇廉洁思想在青少年学生、社区居民和农村居民中的影响力并积极弘扬。一.弘扬勤俭节约美德,促节约廉…
武汉学子三下乡:让爱传递今夏,用心温暖童心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3日电(通讯员郭梦璇)社会是一面很好的镜子,而社会实践就是拿起这面镜子照自己,从而能够更好地重新看清自己,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同时也给我们提供多了一次学以致用的…
河南城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子志愿行:观影革命先辈,践行初心使命
河南城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子志愿行:观影革命先辈,践行初心使命为了突出强调“当代中国青年身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河南城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学习新思想,逐梦新青…
薪火相传 以爱为伴
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儿童群体之一。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许多劳动力离开家庭去其它地区务工,导…
湖北二师三下乡:盛夏光年,不负此行
学校举办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作为其中的一员,深入了解了“希望家园”实践活动内容。在我看来,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世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我们大学…
点亮乡村教育 助力梦想起航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二十大,积极响应“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召,促进乡村教育发展,7月15日,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与‘理’同行,年丰振兴”乡村振兴实践团在淮南市凤台县开展乡村支教…
安徽大学薪火旭光支教队:开启创意之门,快乐捏粘土
为了培养小朋友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发散他们的创新思维,2023年8月17日上午九点新家园公益,薪火旭光支教队在当代未来城开展了一场充满乐趣的粘土课堂。活动中,孩子们欢声笑语,积极参与捏粘土的创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