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藏茶文化,扬中华之美
我国黑茶始制于四川。雅安历史悠久,因产于雅安,唐宋以来畅销藏区而得名,自古以来与藏民族以及我国西北部蒙、维、回、羌等民族同胞日常生活紧密相关。雅安藏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称黑茶、乌茶、边茶、边销茶、四川南边茶、四川南路边茶、大茶、雅茶等,民族同胞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的深切感悟和体会。
中国藏茶自唐朝有记录以来,已是千年古茶。藏茶是少数民族中近三百万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又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雅安以茶为主,茶学更是四川农业大学的特色专业之一,为进一步了解中国藏茶文化,传承并弘扬中华之美,循茶小分队特借此社会实践机会,于6月29日乘坐公交车前往中国藏茶村,开启一场难忘藏茶之旅。
抵达藏茶村后,循茶小分队成员首先在正门进行合影留念。而后,进入世界藏茶园,沿途感叹藏茶奇妙药效的同时,拍照记录了多种茶树。在世界藏茶园中,循茶小分队成员认识了六大茶类,了解了茶马古道的来源,欣赏了藏茶村优美的自然风光。随后循茶小分队成员进入藏茶博物馆,认识了多种茶具,学习了非遗制茶的过程,见识了古人喝茶之景,了解了茶马古道的具体路线。游览一圈后,循茶小分队成员又一次重走藏茶博物馆,进行了一系列拍摄工作。
在与藏茶村负责人何晓丹商议之后,循茶小分队将此次的后期宣传工作定为明信片发放宣传,循茶小分队分工制作明信片,一式两份,其中一份将在暑期将模板发送至藏茶园负责人,将作为中国藏茶村游览纪念品赠送游客,一份将发放给川农在校学子,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国藏茶文化,并继续传承下去。至2017年8月20日,所有明信片制作完成。
经过此次藏茶之行,循茶小分队队长张文忻如是道,“一直只知道中国藏茶很不错,却不料其文化博大精深,此次有幸前往藏茶村,身临其境之后,有了更深的领悟,下次有机会,我们还要再去一次!”其余成员也纷纷表示此行受益匪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2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通讯员张升鹤)在实践调研过程中坚信仰、强信念、跟党走,努力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在实践中要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
张升鹤 江苏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通讯员刘昱铭)8月24日,重庆巫山调研团回到巫山县城,准备启程进入当地市场进行考察调研。调研团此行的目的在于了解“巫山脆李”真实的市场供求和价格高低涨落的变动情况,以此清晰认……
刘昱铭 江苏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通讯员张升鹤)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江苏科技大学伯藜学……
张升鹤 江苏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通讯员孙亚雯)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实践深入了解“三农”问题,江苏科技大学伯藜学社暑期实践调研团以“巫山脆李”为调研对象,共同前往重庆市巫山县,通过实地考察、访问等……
孙亚雯 江苏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通讯员张成芳),江苏科技大学伯藜学社重庆调研小队成员张成芳走进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了解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巫山脆李以及纽荷尔的生产以及销售过程。为打好脱贫攻坚的战役,江……
张成芳 江苏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快发展的同时也拉大了城乡贫富差距,为深入理解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以便更好的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江苏科技大……
郑烨 江苏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通讯员孙亚雯)“巫山有佳果,脆李行天下”,近年来,重庆市巫山县围绕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发展“巫山脆李”,使脆李成为了巫山的“致富果”,助力了乡村……
孙亚雯 江苏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通讯员郑烨)为坚持贯彻党中央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农村快速走向现代化、规模化,江苏科技大学重庆乡村调查团于2022年8月22日在巫山县曲尺乡人……
郑烨 江苏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