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广师大学子三下乡活动感悟:乡约兰城一夏,筑梦乡村振兴

来源: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作者:钟佳雯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8月18日讯】(通讯员:钟佳雯)

向阳向暖,未来可期。我们是来自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星筠共乡约”三下乡团队,我们奔赴兰城普宁,开展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我漫步恬静安然的乡村田野,感受村民的朴实和对待发展的渴望。走过红色文化遗址,踩着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悟当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

晨光熹微,太阳初升。三下乡的第一天,我跟随摄影组前往红色文化景点进行拍摄工作。我们首先前往的是流沙人民公园,这个公园也被称为红色主题公园。不同于以往我去过的公园的是,这个公园几乎每个角落都有关于革命先辈的故事,大大小小的道路旁都陈列着不同先辈的介绍,广场中央还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红宫内陈列的文物史料更是一一细说着老一辈革命家的斗争故事,我踏寻他们的足迹,穿越历史长河,见证“英雄功绩昭百世,烈士芳名耿千秋”。走过八一遗址,处处显现的是南昌起义革命南下的紧急与凶险。展馆内的流沙会议场景还原雕塑,形象立体地还原了当初流沙会议的现场。“八一”南昌起义南下路线图,通过艺术与技术的交互,创造出令观众记忆深刻的红色文化视觉盛宴。摄影组成员在纪念馆内,通过拍摄展出的文物和历史资料,向更多的人传递坚定信念、听党指挥、百折不挠、为民奋斗的“八一”精神。我们抵达了什石洋村,穿过红色长廊,瞻仰五星雕塑,倾听红色故事,漫步在广东省普宁市大南山街道什石洋村,绿树清渠、游鱼白鹭、老屋青瓦、白墙彩画、红色印迹争相辉映……宏伟的建筑与历史人物的英勇故事朝相辉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摄影组用相机定格老一辈革命家的斗争果实,无人机飞过普宁大地上空,将红色基因的种子撒播向万千田野。这天,我走过许多红色景点,内心是历史与现代交织的深深的冲击,感慨古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意,只有身处其中,才真正能感悟历史书中记载的壮丽雄伟。

在今后的几天,我还跟随调研组深入探访普宁的乡村。走进村庄,我看见的是小桥流水,青山骄阳,展现着村落自然生态的优越,不得不感慨这样的小村给人以恬静悠然之感。我们采访了村干部村民等,从他们口中得知普宁近些年来的发展巨变,使得村里的环境绿化得以改进,村民的生活条件更好了。等到傍晚,我在做推文时收到了调研组发来的照片,山湖淘宝村开始了繁忙的夜生活,许多店铺开始营业,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不同于早上,现在我看见的是夜间繁灯齐亮,车水马龙,忙忙碌碌见证着一座新兴的电商小镇的崛起。我感到震惊与错愕,在一个这样的城市,它不同于北上广深的高密度工作的繁华昌盛,灯火不息;它保留着原生态的村庄与自然风光同时,却又在经济上有独特的创新,在夜间有着大城市的繁忙,它是什么样一种奇妙的交融。我想,夜间繁灯齐亮时,见证的是一座小镇经济的生生不息,更在一瞬间懂得了白天与村干部访谈时,他们谈及家乡发展脸上绽开的笑脸与嘴角咧起的欣慰自豪的笑。

作为推文组的一员,我们日常工作就是收集整理调研组和摄影组外出的照片和发生的故事。前几天,我们按部就班的完成了当天的推文,可是却总觉得少了一丝味道,好像只是在记录,但没有真正的与乡村振兴主题这个落点结合起来。后来,在与老师和师兄师姐的谈话中,我突然又悟到了做推文的意义,我们应该将把我们三下乡做的事情与对乡村振兴的理解相结合,将推文做得新颖有特色。因此,我们后面的推文在形式上采用了SVG形式,制作小人路线图,点a显b,碎纸形式等去进行创新;在内容上,我们不仅仅是记录三下乡过程,更有对红色文化景点的人物的深入了解,将革命先辈奋斗的优秀品质列为关键词,再将这些关键词与乡村振兴发展联系起来,做到最终的落点与我们三下乡的初心相统一。

在这次三下乡过程中,作为推文组的一员,我学习到了做推文的另一种方式。更在探访普宁乡村街道时,走访红色文化景点时,更深入的对三下乡活动有了新的理解,是不忘先辈浴血奋斗,牢记初心使命,将红色文化基因与当今时代乡村振兴大学生力所能及的深度结合。今后,我也会更加关注自己家乡的发展问题,学习好本专业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在毕业后回馈社会。

作者:钟佳雯

来源: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17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玲珑迎新

“以食为本,品味春节”。食物自然是春节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而“饺子”作为代表性的春节食物,更是绕不开的看点。以“介绍春节的由来”拉开序幕,开展了对春节食…… 朱偌端 王淇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一朝树人,十年树心——华中农业大学心理委员培训工作展开

2017年12月17日上午9:30,华中农业大学八院联合第二期心理委员培训于综合楼501报告厅开展。本次活动由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素质拓展部主办,其他七大学院协办,有幸请到武汉工程大学教授喻瑶为八…… 朱偌端 王淇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学院师生齐奋进,教学科研双丰收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孟子桐、郭海伦等同学的作品《微生物酯酶的基因挖掘、结构进化及其生产与应用》,目前已发表SCI论文4篇,累计影响因子为9 227,荣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持科学之柄 解谣言之毒

持科普之柄 解谣言之毒——第三届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在校举行2017年11月8日下午14:00,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药品监督总局新闻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三届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 朱偌端 李斌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华农第五十六届运动会精彩举办 师生结合全民健身热议十九大报告精神

金秋十月,在十九大的浪潮下我校迎来了第五十六届运动会。勤读力耕,喜迎十九大;立己达人,助推双一流。14个学院,1353名运动员和教练员,40余项比赛,3000多名现场观众,10月20日、21日于我…… 魏若梦 黄洁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公正幕后亦不易

“我们的公平是运动员用于走路的脚步。”刘昌明老师如是说道,9月20日早上7:20,作为检查裁判的同学已经早早在二运主席台下集合,在老师的指引下,12名检查裁判更换上裁判服,为接下……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运动会——秋风不抵热情如火

天微亮,日渐出,活力的号角吹醒了一夜好觉,伴随着明媚的阳光,十月的华中农业大学第二运动场上,伴随着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运动员们蓄势待发,青春的热火蔓延在整个场间。……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王伟: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

大学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成绩是基础保障,而科研实践、学生工作、文体活动等会让自己的学生生活锦上添花。…… 朱偌端 大学生网报 华中农业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向日葵老师”卢春英:用爱与智慧点亮山区孩子的未来

2024年1月21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蔡开彬同学走进昭平中学,专访了被学生们亲切称为“向日葵老师”的卢春英…

寒假社会实践┃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践行非遗传承

在2025年春节首个非遗年的特殊背景下,青岛科技大学“遗”路生花寻年队的五名大学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感,…

大学生创新团队:用技术为动画“重置焕新”,开启视觉新体验

在如今动画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老旧动画因画质、风格等问题逐渐淡出观众视野。然而,浙江工商大学的“雾散云开”团队却另辟…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我与科学有个约”科普志

为积极响应2024年两会科技创新目标,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湖南省科技馆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

动科动医素质拓展部2月心委例会成功召开

本部二月心委例会于2月24号12:30在荟十2楼活动室成功召开,例会主持人为22级部门负责人桑雨嘉。例会开始后,心委们首先完成了一…

最新发布

放飞梦想,领悟力量
大学生网报仙桃市7月28日电(通讯员傅国华)参与三下乡支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深刻感悟到了农村教育的挑战和重要性。在这段支教经历中,我亲眼目睹了农村学生面临的困境和他们对教育的渴望,同时也深切体…
墙绘艺术助力乡村振兴
为了拓展大学生视野,在实践中增强专业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起向未来志愿服务队赴湖北安陆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墙绘活动。在在此次活动中。二师的学子们对墙绘助力乡村振兴的功能…
调研黄河滩区高家村发展新格局、新风貌、新气象
中国青年网淄博7月11日电(通讯员徐一康)为了要扎实做好安居富民工作,统筹推进搬迁安置、产业就业、公共设施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为了探索黄河滩区迁建后社区经验与民生状况,为了为社区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
武汉学子三下乡:爱心支教行,炎日照未来
大学生网报仙桃市7月28日电(通讯员傅国华)在实践支教的旅程中,我感悟到了教育的力量,以及我在孩子们生命中的意义。支教,不仅是给予孩子们知识的传递,更是给予他们希望和梦想的滋养。当我置身于那些贫困…
以青春之名,赴蔡山团村,助乡村振兴
2023年盛夏,我参与到邵阳学院普爱医学院“绘乡村新蓝图,筑梦蔡山团”乡村振兴服务活动中,来到了邵阳县蔡山团村。7月6日,我们正式开始为期十天的志愿活动。2023年7月7日,蔡山团村组织小学生参与宣讲活动,我…
为灰墙上色 让梦想起航
7月1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艺起向未来志愿服务一队来到赵鹏。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能力,对接地方产业发展,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我院组建了一支13位学生的队伍,于7月10日开展第二面墙绘工程。围绕“…
千年的纠缠与羁绊 ——记“宁遗寻继”小队探寻宁夏手工地毯文化
一、手工地毯的前世与今生千古遗韵,传世芳华。手工地毯最初起源于新疆,而后经丝绸之路、河西走廊逐渐传播到甘肃、陕西、宁夏、内蒙、青海、西藏等地,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2008年,地毯织造技艺入选人类…
深情回访|看杨庙社区变化新格局:人民幸福,生活安康
中国青年网淄博7月8日电(通讯员徐一康)为了大学生能在社会实践中获得更深足的成长,为全面反映杨庙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效,为了继续共享和积极建设社区幸福家园,山东理工大学“齐稷社工”社会实…
非遗守护:安徽池州傩戏,探寻大山深处的远古回音
“瑞气霭门阆,论人间清福,风和艳阳天,胜似金章。”年过半百的刘友寿每次谈论到有关傩戏的内容时,总会变得精神矍铄,脸上洋溢着对傩文化的自豪与满足,“尽管我退休了,但每逢来人都会说起傩戏,这几年,…
华农生科学子暑期实践:寻迹三峡历史,唤醒红色记忆
2023年7月19日,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科学技术学院赴重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了重庆市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参观了三峡博物馆,开启了本小组的长江文明溯源之旅。三峡博物馆坐落于重庆市渝中区,是一座集巴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