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也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工程。烟台大学中德特里尔学院“古运非遗,星火相续”社会实践团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进行一次深入的乡村调研”“做好一件利民的基层实事”为两条实践主线。旨在探求乡村文化振兴可行之策,同时聚焦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近年来,“文博热”席卷中华大地,在广袤的乡间,一座座乡村博物馆蓬勃生长,成为亮眼的人文景观。在山东曲阜,一座以孔子文化为核心的孔子博物馆拔地而起。“古运非遗 星火相续”社会实践队在7月26日走进了曲阜孔子博物馆进行调研。实践队员们在去博物馆调研之前拜访了曲阜文旅局工作人员,来获得其对促进乡村振兴,进行社会实践的建议。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在带动乡村经济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乡村振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不断实践,不断征求居民的意见,同时每个人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切实为乡村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实践队员们到博物馆后,对博物馆中的游客进行随机采访调查,实践队员发现采访到的所有游客都赞同“文旅融合可以加速推进乡村振兴”的观点。
实践队员在此次孔子博物馆的调研实践中,不仅学习到文化记忆可以延续乡村文脉,唤醒游客心中那些沉睡的回忆,会给游客心中些许慰藉,同时还在群众及相关工作人员采访中了解到科技可给游客沉浸式体验,留住游客的心,进一步认识到文旅融合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在当今时代,乡村振兴仍是一篇大文章,不能操之过急,必须循序渐进。这需要每一位新青年共同努力,携手推动乡村振兴事业。
次日,团队走访民间非遗博物馆——国家级非遗鲁柘砚工艺传习所进行实地调研和交流,近距离感受非遗的艺术魅力,探求乡村文化振兴之道。
鲁柘砚是用柘沟独有的“五色窑土”为原料制作,比用江河湖泊淤泥制作起来工序要复杂得多,工期更长,难度更大,成品率也更低,在杨玉祯看来,鲁柘砚的失传,正是由于其繁琐复杂的工序和精准的制作技术。做一方鲁柘砚要经过配料、过滤、澄泥、成形、阴干、雕刻、焙烧、煮腊、后加工等三十多道工序,费时三个半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05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