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厦门8月17电(通讯员 陈昊)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响应“好年华,聚福州”人才行动计划,推动广大青年学子来榕入融发展,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刘俊杰、化工系副系主任张秋根和辅导员杨家麒带领“花好年华,厦遇福清”实践队于7月31日抵达福清开展为期4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先后实地参访福清市人才馆和五家企业,对福清市及其人才政策有更直观立体的了解,实践队前往江阴港城经济区,参访万华化学、中景石化、天辰耀隆、丽珠集团、坤彩科技等企业,深入生产一线,调研福清化工企业发展现状、产学研一体化等基本情况,就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就业实习、科研合作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和互补进行交流与沟通。
融合向阳,拼搏天下
为了让实践队成员对福清市及其人才政策有更直观立体的了解,福清市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林文带着实践团队参观了福清市人才馆。福清市是全国唯一的“三福”宝地:既是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的含义,亦是自然之福、社会之福、奋斗之福的有机结合。福清也享有“中华梦乡”的美誉,相传叶向高曾在福清石竹山祈得“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好梦,后发奋进取,成为山明朝内阁首辅。这一传说不仅寄托福清人美好的遐想,也赋予了福清市包容梦想、承载梦想、成就梦想的奋斗精神。正是在这样的奋斗精神的鼓舞下,在一代又一代福清人的奋斗中,福清从一个土瘠人稠、十年九旱蛮荒之地,发展到如今位列全国县域综合实力第17位。这片人杰地灵的沃土孕育出了福耀玻璃、京东方、冠捷科技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为福清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这里,实践队员们还听到一个“福清鲄”变“福清哥”的故事:相传“鲄”是沿海村落盛产的小鱼晒成的干,形象干瘪、丑陋,与丰满、富足正好相异。在不可能有大鱼大肉的人家,“鲄”是他们唯一可以用来下饭的菜品,因此也有人把生活困顿者比喻成“鲄”。旧时福清山贫地衰,天灾频仍、食不果腹,“鲄”是他们唯一可以用来下饭的菜品。贫穷落后的福清人常被他人耻笑,落得“福清鲄”的称谓。直到改革开放之前,福清仍以“地瓜县”闻名于世,“三块薯钱一碗汤”是当地百姓一日三餐的真实写照。然而,福清人民不甘贫穷,不愿永远居于人后,身处逆境、穷则思变,宁折不弯、敢拼善闯,是福清人群体的特有秉性。这种精神禀赋,是他们祖祖辈辈长期与自然抗争、与命运搏击留下的深深烙印。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福清人怀揣梦想,走南闯北。他们辗转于异国,开榛于他邦,凭借坚忍不拔的毅力经受岁月的千锤百炼,用超乎寻常的勤俭和智慧,帮助福清实现腾飞跨越。如今,“只要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华人”,“凡有华人处,必有福清人”,在世界五大洲160多个国家地区,都留下了福清人深深的创业足迹。在这样的快速发展之下,“福清鲄”也蜕变成了“福清哥”。
随后的座谈会中,福清市委组织部人才办、福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福清市团市委、福清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福清市发展和改革局科技创新发展服务中心、福州江阴港城经济区管委会及相关部门领导详细介绍了福清市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近况以及“1+1+N”人才政策体系。其中的“融聚英才”行动计划是福清市人才办聚焦发展需求、立足融城实际制定的人才政策,旨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厦大化院党委副书记刘俊杰老师介绍了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学科建设,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的发展状况,并提出校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人才培养、就业实习、科研合作等方面加强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的创想。
会后,双方就人才政策和产学研合作进行了充分交流,并期待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与福清市及地方产业将来的长期合作。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子打破对化工企业传统观念,并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花好年化,厦遇福清”实践队一行人参访了万华化学在福清江阴港城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园区。在这里,他们受邀参加了研讨会,了解了万华化学的发展史、发展理念以及行业的现状及前景;走进研发中心、生产流程中控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详细探索了一名化学化工类学生进入万华化学之后可以选择的发展路径。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烟台皮革厂,最初的目标是让每个中国人都有一双皮鞋。但是当时相关技术被国外垄断,为了不再受制于人,万华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在最初创业探索的十年间,万华开始自主研发MDI技术,发挥万华人敢吃苦、不畏难的精神,最终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万华经历了从探索到转变、再到涅槃重生的国企改革,走出了一条披荆斩棘、前途光明的万丈光华之路。如今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烟台、宁波、四川、福建、珠海五个国内制造基地,匈牙利、捷克两大海外生产基地,建成了烟台磁山全球研发中心、北京研发中心、宁波研发中心、上海研发中心、匈牙利古德勒研发中心五大研发中心,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工程化开发、工艺流程优化到产品应用研发的创新型研发体系,拥有先进聚合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聚氨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化工新材料标准创新基地、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
一直以来万华化学坚持可持续发展准则,尤其重视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确立了“无组织排放为零,有组织排放百分之百达标并逐渐减少直至为零”的目标,是世界上第一家提出此目标的化工企业。在全力推进绿色生产的同时,万华是国内第一家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杜邦 HSE 管理体系的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了以“零伤害、零事故、零排放“为目标,致力于打造”看不见跑冒滴漏、听不见任何噪音、闻不见任何异味”的“三不见”绿色生态化工园区。
绿色化学,降本增效
中景石化集团是福建省民营石化龙头企业,它是全球最大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生产企业,也是全球唯一建设了从丙烷码头到聚丙烯薄膜的完整全产业链BOPP企业。在今年5月29日,BDO项目落成后,中景石化拥有全球最大BOPP,全球单产最大的聚丙烯生产基地,全球最高年产的BDO三项单项产业链全球第一,享受“世界膜王”之美誉。
在座谈会上,中景石化代表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规划,详细介绍了企业现今的主要工艺和产品结构、着重介绍了中景石化在传统化学工业产业升级方面取得的成果。他们还就国家减碳目标下的企业发展、化工产业催化剂和设备的国产化、如何提高产品附加值等实践队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和讨论。
为了让实践队能对企业有更直观的了解,企业方带领实践队员们参观了中控室、展示了中景石化引以为傲的C3产业链、规划建设中的C4产业链、以及讲解了如何通过物料回收能量循环实现的产业链联动,从而降本增效。实践队成员还近距离参观了生产车间及部分重点设备。
福建天辰耀隆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2月,是由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和福州耀隆化工集团公司出资组建的国有合资企业。天辰耀隆是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的示范项目和福建省重点项目,公司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工艺以及扩能改造,目前的主要产品己内酰胺的单线年产量达到35万吨,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在福建天辰耀隆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交流座谈上,张秋根老师就介绍了本次调研目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科研项目和资源平台,围绕学校强化就业优先举措、产学研合作、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与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张秋根老师表示,希望借助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校企双方在产教融合、科研合作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企业与高校的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公司副总经理李葆靖表示企业十分重视产业创新,希望能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绿色化学及“三废”处理方面课题开展等科研方面更进一步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接着,在对实践团队进行相关的安全防护培训后,李葆靖带领大家进入工作车间实地学习参观,深入了解现代化工企业生产工艺流程。
在江阴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操作部作业科科长邱吓弟带领团队成员参观并介绍了江阴港城的总体布局和发展情况。
江阴港区位显要,是一个以集装箱运输为主,以散杂货和液体运输为辅的,集多式联运、商贸、仓储、加工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深水港区,码头的壮观场面让大家连连赞叹。
深耕多年,创新突破
坤彩科技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珠光颜料生产企业,拥有完整的珠光材料产业链和自主创新的技术工艺,产品供给可以应用于涂料、塑料、油墨、纺织、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其产品具有高品质、高效率、高稳定性和低环境影响的特点,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公司工艺采用萃取法生产二氯氧钛和氯化铁,以及盐酸萃取法生产新型氯化钛白和氧化铁,这一坤彩独创并且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工艺。
坤彩的理念“致力于为世界带来更多的色彩和美好”的理念,大力推进颜料产业自动化、规范化,通过负压进料脉冲沉积等手段,防止了同类企业厂区中常见的遍布粉尘的情况。作为新型化工企业,坤彩的厂区同样杜绝跑冒滴漏等现象的发生,有效的提高了安全性和效率。
为了对坤彩科技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实践队与坤彩科技的人资总监冯志英、总经办主任钟宜剑、研发总监费明等人展开了座谈。会上,坤彩研发总监费明着重介绍了坤彩历经十余年研发开发出的盐酸萃取工艺,以及该工艺在低能耗、低成本、可循环、可持续、安全环保方面的独到之处。此外,人资总监冯志英还介绍了企业的长期规划以及后续研发方向,并与实践队交流了就业保障、校企合作方面的问题。
丽珠集团福州福兴医药有限公司是丽珠医药集团旗下的集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全资子公司,主营高端抗生素原料、动物药原料以及降糖类原料的综合性出口型制药企业。丽珠精神“务实、创新、高效、致远”,推动公司持续向前发展,化学制剂和原料药业务持续向好,已经成为高端抗生素市场上品种最全、规模最具竞争力的供应商之一。
丽珠福州福兴医药公司以创新为持续的发展战略,积极开发设计新型现代化生产线,目前已基本实现全流程无菌自动化隔离生产。实践队员深入无菌发酵、分离提纯、冻干车间和研发实验中心,详细了解了生产流程、自研技术与企业优势。
在座谈交流会上,公司总经理温军贤介绍了企业的主营业务、生产情况和产品迭代过程。实践队员就生物医药产业、生产流程、就业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着重讨论了新型药物研发、校企产学研合作相关内容。
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厦大化院青年学子在路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以推动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打通“最后一公里”,拆除阻碍产业化的“篱笆墙”,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
高校教育,不仅要立德树人,更要理论联系实际。化学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更加重要的是将其落地,将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的要点发掘出来。通过学校与企业联合,不仅有利于高校与企业相互学习,相互发展,构建良性循环,更利于让高校找到国家、企业所需,锚定科研方向。
青年是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创新的未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科技就有前途,创新就有希望。对于青年科研人员而言,扣好科研生涯的第一粒扣子非常重要。
厦大化院作为与党同龄、与校同龄的百年大院,拥有“敢为先、重细节、和为贵”的科研文化,涌现了一批又一批行业顶尖人才,他们十年如一日,以“螺丝钉”的精神,坚守在各自领域的科研一线;他们十年磨一剑,以“坐热冷板凳”的劲头,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勇攀科研高峰。
化工行业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产品和服务,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如今,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总产值世界第一。然而,大多数人对化工行业并不真正了解,一提起化工行业,就认为与污染、毒害和危险相伴,不少人谈“化”色变、唯恐避之不及。但随着近年来的发展,化工行业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向“绿色”升级发展。集中控制、自动生产在逐步替代传统的凭经验操作和体力劳动,园区污染监测、三废排放处理也在相应的规章和监管下愈发完善。
结语
经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成员一致表示作为新时代的知识青年,要紧跟时代步伐,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前行,勤奋学习、练好本领、不负韶华、只争朝夕,为建设工业化强国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自觉肩负起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任,努力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05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