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艺术赋能乡村,共画和美花戏”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杭州市临安区板桥镇花戏村开展实践调研活动,以艺术点亮乡村,筑梦美丽庭院。
艳阳高照,团队成员顶着酷暑行走在乡间,从乡土植物、乡土语言、乡土建筑中感受乡村文化孕育的风土气息;从与村民、村干部的交谈,对人民生产生活活动的观察中,以及特色景观的欣赏中,深入挖掘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通过挨家挨户地实地走访、现场测量,并关于村民生活习惯、家庭条件、改造愿景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的方式,实践团队对设计场地有了初步了解。
团队从中认识到,花戏村地产丰富,资源富庶,文化深厚,但在村庄特色缺乏创新与想法,没有充分挖掘村庄内在独有的特色,对文化记忆、传统建筑、产业资源等统筹不足,戏曲文化的传承仍然停留“你看我唱”的传统模式,缺乏创新。公共空间未被充分利用,景观性不足、功能性缺失。例如,存在老村委与周边环境整体不和谐,建筑闲置,景观层次单一,地面多为水泥铺地,过于生硬等问题,景观千篇一律平淡无奇,缺乏地域性乡村景观特色,村民对于景观建设的积极性薄弱。
让美丽庭院走进家家户户,以青春力量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团队聚焦于以家庭为单位的美丽庭院设计,倾听农户真实需求,切身感受设计空间,进一步领会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义,力求激发乡村内生活力,将文化振兴与乡村发展相结合,为花戏村美丽庭院的创建留痕发光。
文字|杨雨凡
图片|吕翔 杨洪栋
指导老师|蔡梦莎 陈美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03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