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提山上休息一夜,我们继续了斯里兰卡的生态之旅。这一夜我们也不寂寥,屋檐上的壁虎和窗外的乌鸦一直在强调着它们的存在。
这是我们在康提的第二天,尽管我们已经意识到在这里遇到什么生物都不算稀奇,但是,对大象孤儿院的造访还是充满了新的惊喜。
最近几十年,世界各国喊响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口号。人们从起初的振奋,到无从下手的迷茫,再到疲于感召,这些雷声大雨点小的宣传手段越发无力。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还有斯里兰卡大象孤儿院这样的存在提醒着人类,行动派的力量永远大于苍白的口号。
斯里兰卡的大象孤儿院建立于1975年,12年之后肯尼亚效仿其做法,建立了世界上第二个大象孤儿院。这些孤儿院里的大象起初来自于热带丛林里失去双亲而难于生存的小象,到后来也有由于其他原因流离失所的象群加入,逐渐形成现在的规模。
大象孤儿院建在一条宽阔但略浅的河流旁边的小平原上,河对岸是覆盖着热带雨林的崇山峻岭。
当我们到达孤儿院的时候,象群已经完成了进食,但是我们还是能看到零零散散的大象在饲养员的牵引下漫步于饲养场内。
在向导Chuti的引导下,我们到了河边,在这里游客可以和大象近距离接触,数量可观的大象散布在河流里面。
在这里的大象很享受人类为他们带来的便利,总可以看到大象悠然地躺在河流里面,这时旁边的饲养员就会识趣地为他们洒水。好像知道游客那里总会有他们喜欢的香蕉一样,母象会带着小象靠近台子上的游客,把灵活的长鼻子伸到游客的手边,有一种万圣节的小孩的感觉,trick or treat。当然,游客知道在这里,与人友好的大象并不会trick,但是人们的treat也不会少,这也为卖香蕉的游贩带来了商机。
在岸边也是这样的景致,人们可以与大象零距离接触,而且到了大象回笼的时间,饲养员就会骑到大象身上,成群结队地从游人身边经过。
在大象孤儿院,还有一样东西闻名遐迩——象粪纸。象粪纸,顾名思义,就是以大象的粪便为75%原材料制作的纸。大象是素食动物,所以象粪里富含造纸原料,经过特殊的加工工艺后,成为商品的象粪纸细腻光滑,也没有异味。
在大象孤儿院旁边的一家商店,店主带着我们来到造纸作坊,有意思的是,她是用汉语为我们介绍的制作象粪纸的全过程。其实在斯里兰卡,各行各业的人都会说一点中文。
在参观大象孤儿院之前,我们就把这里视为这次游学的重中之重,而我们收获的东西,也值回了我们的期待。
斯里兰卡在生态方面的努力,为其带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我看来,更值得世界其他国家,包括中国感触的,是这种努力为斯里兰卡带来的赞誉和斯里兰卡人自身的自豪感。
现在,斯里兰卡的官员更乐意将象粪纸作为出访的礼物,隐藏在经济推广背后的生态推广让这份礼物增值不少。
除此之外,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认为大象孤儿院的建成对大象而言是“难得的胜利”。四十年间,大象孤儿院里的大象数量从7头增加到了近100头,大象找到了归属,人类也乐于维护这份难得的和谐和可观的利益。生态保护带来的双赢,恐怕是世界各国都艳羡的所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斯里兰卡,就像陶渊明。我没有钱,但是我知道怎么和自然和谐相处,而且过得很悠然很诗意。
所以陶渊明流芳百世,我想,斯里兰卡也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