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研究新型农业主体对小农户增收致富的推动作用,助力推进乡村振兴,8月14日至1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赴关中地区调研队在邱璐老师的带领下,于陕西省宝鸡市陇县、渭南市大荔县展开了为期两天的乡村实践调研。团队立足当地枣类种植产业,行走乡间,实地了解增收视角下陕西枣种植户与农民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助力政府制定合理可行、因地制宜的助农政策,推动当地枣业的可持续发展。
14日上午,调研团队到达了宝鸡市陇县城关镇东关村,在村民与村委会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团队主要对位于陇县城关镇东关村穆家寨的欣绿蔬菜专业合作社展开了走访调研。陇县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灌溉条件好,非常适宜绿色果品蔬菜设施农业发展。欣绿蔬菜专业合作社以设施蔬菜种植和设施草莓、冬枣、火龙果、樱桃等设施果品种植为主导产业,带动周边村民从事相关种植业,提高当地经济收入。通过负责人的讲述,团队还了解到,陇县的合作社多以大棚为单位的设施农业为主,定期有高技术人才会通过线上及线下的方式对于设施农业的管理、植物的培育提供指导与建议。走进设施大棚内部,映入眼帘的是整整齐齐的滴灌装置,一排排红枣长势喜人,让每一个团队成员心中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但是,由于合作社内部资金投入有限,陇县整体果蔬需求量较小,并且运输成本较高,县内多数合作社生产的果蔬与外部市场竞争压力大,“走出去”较为困难。目前陇县境内以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主体主要以满足本县人口的果蔬供给,推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的作用还有待增强,舆需与村民建立更加行之有效的利益联结方式。
图为团队成员与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交流
农业生产合作社受不同城市之间受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发展情况也会产生一定的差异,队员们也走进陕西省其他县城与乡镇进行参考比对。在关中平原这片沃土上,队员们又有了新的发现。
15日上午,团队成员驱车前往素有“中国枣乡”、“全国冬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县”等美誉的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在行进途中,队员们发现了与陇县沿途不同的景色,穿梭于蜿蜒的乡村公路,队员们看到,成片的冬枣林立于高低起伏的沃野间。首先,团队来到了大荔县安仁镇的村庄展开问卷调研,“刚进村里,我们就看见许多在村口纳凉闲谈的老人,我主动上前打了招呼,村民们非常热情,积极配合我们完成问卷,这给予了我们莫大的支持与鼓励。”团队成员张瑞颖感慨道。据了解,冬枣是大荔县当地重要的特色产业。大荔县依靠广阔的种植面积和丰富的资源,使种植冬枣几乎成为了县内家家户户的收入来源,这其中,合作社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
在对两个村庄进行走访调研后,团队了解到,该地的合作社有农户自发组成的、有村集体合作社、也有政府组织合作社诸多形式。其中农户自发组成的合作社占大多数,收成较好,有的合作社营业额可达到几百万,收入可观。其中,安二村位于安仁镇中部,距离县城约21公里。近些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开展,安二村和周边村庄的合作社依托政府支持,积极引进助农人才,开展了一系列助农兴农活动,结合互联网直播等手段,持续完善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产业链,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很大鼓舞,但是,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们仍然发现,冬枣种植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技术薄弱、销售渠道狭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并且,有一些政策补贴还需进一步落实,部分村民的生活水平还是比较落后,这些问题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与农民群众的增收致富。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村中的能人大户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调研途中,队员们时常能在街道两侧看见一个又一个干净整洁的冬枣生产加工厂房,经负责人允许,团队一行来到了大荔军旗冬枣专业了解其生产发展状况,采访过程中,负责人积极回答队员的疑问。据了解,这些生产厂商大部分以种枣大户起家,目前多数与农户或者合作社合作,联系大型超市供应商品,形成了一条产销供应链,产业链逐渐趋于完善,为冬枣打开了外部市场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青壮年的就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青年劳动力的流失。“不仅陕西本地对于我们大荔冬枣的需求量大,你们在全国各地,甚至是你们的家乡也会看到我们大荔冬枣的身影!”专业负责人自豪的讲道。销售去向图中,以大荔县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状散开的曲线构成了一朵绚丽的烟花,也映照着勤劳善良的大荔人民日益美好的幸福生活。
图为团队成员与冬枣产销商交流
本次三下乡调研活动带领队员们感受了真实的乡村生活,真正体会到每一口粮食、蔬果的来之不易;聆听农民心中最为朴实真切的心声,走进乡村振兴“亲历者”的视角,感受新型农业主体助农政策的实施与影响。发展的脚步日益向前,以合作社为主的新型农业主体对与乡村振兴的作用也日益重大。推进合作社发展,建立行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是本次调研之行的首要任务,亦会成为是每一名团队成员心中最坚定的使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91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