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产教融合育人才,领航奋斗新征程——广西民大管院学子赴柳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青’尽全力,振兴乡村”团队 作者:刘佳 张智杰

2023年7月10日至14日,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青’尽全力,振兴乡村”志愿服务团队赴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和融水苗族自治县开展以“产教融合育人才,领航奋斗新征程”为主题的调研实践活动。

“‘青’尽全力,振兴乡村”志愿服务团队由来自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8个经管类专业的大学生骨干组成,在多位带队教师和学科专家的指导下,着眼于发挥学科专业优势,聚焦党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取得的成就,围绕科技兴农、经济兴农、文化兴农、信息兴农,走进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和融水苗族自治县下辖的布央村、平流村和江门村等多个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发展现状和振兴愿景,在志愿服务和调查研究中积极开展经管类专业理论知识的实践和运用,将当地茶叶、紫黑香糯米、文化旅游等区域特色产业作为实践活动的重点,进行综合性分析,汲取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路发展的经验,发掘其中难点与痛点并提出可行建议。

深入乡村看振兴,走进一线看发展。在桂北山区的火热土地上,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青’尽全力,振兴乡村”志愿服务团队正以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高效发展汇聚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之力。

一、美丽布央重发展,因地制宜促振兴

为探究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发展现状和振兴愿景,发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的有效路径,实践团队来到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布央村进行走访调研。团队成员首先了解了布央村的基本情况和近些年来该村通过注重创新、因地制宜等方式取得的发展成效。并在与当地村干部的座谈交流当中学习了解到,当地茶产业和特色旅游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拥有一定的规模优势,但仍存在销售形式单一、创新能力薄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缓慢等问题。对此,团队成员依据实际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发挥专业优势,从茶园管理、茶叶营销、茶旅融合等方面为布央村亟待解决的问题找到了可行可用的意见建议。

图为团队成员与布央村茶商交谈。

图为团队成员在座谈会上与布央村·村干部交流学习。

图为团队成员于布央村茶叶基地采茶。

二、深入平流悟乡情,巧做志愿树情怀

为调研“3+1”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同时将专业知识巧妙的应用于志愿服务的实践中,实践团队来到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镇平流村开展调研活动。在村主任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前往白岩养牛场进行参观学习,通过村主任的讲解,成员们对其发展历程及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随后,村主任的带领团队前往喷灌茶叶示范基地开展实践,亲身体验了采茶的过程, 并详细了解了其制作流程,在之后同茶农的谈话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因受气候、地势等因素的影响,当地茶叶的喷灌技术逐渐滞后化发展,茶产业也出现分散化、深加工程度低等发展难题。对此,团队成员充分讨论、集思广益,将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化、创新化,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中为平流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在村部的活动室,团队成员与驻村干部一同为平流村的少年儿童开展了主题为“平流村游韵味足,逐梦沃野赋新能”的主题团课,团队成员由浅入深,用通俗易懂的讲课方式将中国式现代化、现代电商、长纸绘画等名词热词同乡村振兴、家国情怀等时代强音相结合,为平流小朋友们上了一堂意义非凡的团课,希望他们作为平流区未来的建设者,能够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志存高远,奋发有为!

图为团队成员在白岩养牛场与平流村村支书交谈。

图为团队成员在平流村茶园与当地村民交流。

图为团队成员在平流村村部活动室与现场少年儿童合影留念。

三、脚踏实地展调研,千人下乡促发展

为进一步感悟乡村振兴的具体内涵,学习示范村的丰富经验,团队成员来到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展开村庄采访调研并发放调查问卷,在深入了解当地乡村振兴进展情况的同时学习榜样在其中展现的精神。

团队成员通过对当地群众的走访座谈梳理了江门村近年来的发展和变迁状况,并从群众口中再次生动的了解了杨宁书记的奋斗事迹,从大学毕业到带领村庄脱贫的十年间,她始终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为江门村的发展鞠躬尽瘁,她的精神也带动了许多江门村的大学生毕业后返乡建设家乡,助力乡村振兴。在对“泉水西瓜”的种植环境的实地调研中,团队成员对桂北山区西瓜种植养护的知识和技术有了全面的认识,也了解到虽然杨宁书记带领江门村在因地制宜的种植多种农作物的同时也建立了电商平台,带动了村内经济的发展,但还存在电商销售效果不佳的困难,滞销现象时有发生。

为进一步探索电商助力产业振兴的有效路径,提升江门村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为广大青年学子和社会各界认识提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关注乡村振兴事业提供线上平台,团队成员深入种植基地开展了“千人云下乡”直播活动,并邀请“苗阿姨”品牌代表人张海慧进行交流,直播内容充实,与乡村振兴主题环环相扣,吸引了数千人线上观看,成效显著。相信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江门村定能破解发展难题,带领村民走上致富新征程。

图为团队成员走访江门村村民。

图为团队成员在江门村泉水西瓜示范基地开展“高山‘绿玉’”进万家直播。

四、缅怀先烈传精神,勇担重任再起航

团队来到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布央村、融水苗族自治县鲤鱼岩抗战纪念馆、成团会议旧址等红色文化聚集地开展调研和实践,并通过开展红色文化座谈会、参观纪念馆、拜访老党员、进行红色拼贴画、组织红色文化诗朗诵等多种形式,调研学习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感悟先烈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学习先辈们勇担重任、为国为民、舍生取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以死报国的感人事迹。在参观学习中,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要用实际行动投身于时代发展的浪潮中,秉承先辈遗志,勇担时代重任,用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推动革命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真正做到用智慧推动乡村振兴,以实干助力国家富强。

图为团队成员在中共柳州历史陈列馆中开展团课。

图为老党员曹议为团队成员讲述鲤鱼屯抗战历史。

图为团队成员展示由树叶,花枝等制作的拼贴画。

五、南寨模式提效率,文旅互促共进步

团队来到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南寨村进行志愿服务,围绕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独具特色的“高山稻鱼”产业模式开展调研。队员们从发育条件、稻米品质等五个方面入手,详尽的了解了种植再生稻的优势。在就该村“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新模式开展的调研和座谈中,团队成员结合专业知识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并与村干部就高校如何为当地“文旅融合”和产业振兴提供智力支持进行了深入探讨。此外,在同当地人民的交流中,团队成员了解到了南寨村擅长“一水多用”的生产方式,并通过该方式将种水稻、养鱼等产业结合起来,在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也带领全村人民走上了繁荣发展的康庄大道,使乡村振兴战略在该村深入发展。在与村干部的座谈中,队员们了解到,在南寨村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党和国家起到了重要作用,正是有了党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南寨村才能实现脱贫奔小康,全体村民的生活质量才能芝麻开花节节高。相信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南寨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图为团队成员向南寨村村干部了解南寨村情况。

图为团队成员在南寨村稻田间合影留念。

“‘青’尽全力,振兴乡村”社会实践团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开展社会实践,体悟国情乡情,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开展志愿服务,用奉献助力社会发展;增强理想信念,用实践感悟大美中国;传承红色基因,用热血书写青春华章;把握时代脉搏,以铁肩担当民族大任。在为期五天的实践历程中,团队成员团结一致、集思广益,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历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和方案,充分展现了广西民族大学青年学子勤于奉献、敢于担当的美好品质和深入基层、建设乡村的青春活力。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的今天,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我们一定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用奋斗彰显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使自己的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浪潮中熠熠生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88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水产之路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6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解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当地的主要水产业情况,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西流河镇红光村点位团队志愿者们在7月22日和……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麦田守望,放飞梦想

中国青年网仙桃8月4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我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携手来到了仙桃市西流河镇红光村,用我们炙热的爱来进行志愿支教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在盛夏,用双手传递爱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1日电(通讯员彭景扬)在刚进大学的时候,我已经早早听过“三下乡”这个扶贫政策的响亮名号。作为一位梦想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我来说,三下乡的活动无疑是对我最好的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乡村里的每一颗童心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13日电(通讯员彭景扬)我知道,来到仙桃的小镇,和孩子们相处,我可以通过他们的视角窥见这个世界最本真的模样,可以让我想起十几年前我们也曾像他们那样怀着一颗赤……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9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促进小朋友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8月9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和小……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双手感受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7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队员于8月7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进行志愿活动……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盛夏的热情感受中国传统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使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用黏土搭建梦想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仙桃7月28日电(通讯员彭景扬)为了激发小朋友们的创造能力,展现出他们的内心世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28日在西流河镇红光村展开志愿活…… 彭景扬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校园,是知识汇聚的无垠海洋,孕育着莘莘学子对未知的渴望与追求;活动,则是…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

入社区弘扬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践践行新时代使命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际,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

最新发布

广工学子三下乡:分享校友故事,收获发展经验
广工学子三下乡:分享校友故事,收获发展经验为了响应国家关于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号召,加强与优秀校友的沟通联系,深入学习校友优秀精神品质,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回访校友,企业调研”…
人科学子三下乡|“童心共绘民族团结”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勇担青春新使命,民族团结我践行实践团组织龙潭镇儿童共同绘制一幅民族画卷,展现了民族服饰、民族符号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元素,传递出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景。在龙潭镇的一个文化广场上,实…
四千迎新生,青年探商行——温州商学院青商行·报喜鸟工业园区
中国青年网温州8月15日电(通讯员张意忱方思晨)7月17日,温州商学院“青商行”暑期社会实践队有幸来到报喜鸟企业进行学习。在这次实践中,深入了解了企业的历史及企业文化、流水线车间等,体验了报喜鸟企业的…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走进草堂,访古韵留香 ”
“相约青春水源,筑梦乡村振兴”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草堂,访古韵留香”大学生网报8月15日电([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通讯员钱伟)7月18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相约青春水源,筑梦乡村振兴”实践团进行项目…
广师大学子三下乡:笃行致远新青年,躬身实践“三下乡“
为推动汕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传播汕尾地区皮影戏、擂茶等民间经典文化,增强小朋友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2023年7月10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乐道拾遗三下乡队伍的十八名成员前往广东省汕尾市新…
人科学子三下乡|“民风民俗调研,民族团结一家亲
摘要: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实践团深入龙潭镇何家岩村,调研当地民风民俗,表达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美好愿景。在何家岩村,实践团成员们走访了当地的居民,了解了他们生活中的各种民风民俗。他们发现,何家岩村保留…
江苏科技大学学子寻访中共一大遗址,传承星火赓续血脉
江苏科技大学学子寻访中共一大遗址,传承星火赓续血脉为了让当今时代新青年更好地了解历史、传承文化,并从中汲取文化知识,2023年8月2日,江苏科技大学的学子们探访上海中共一大遗址,并在此地开展了为期一天…
人科学子三下乡|古镇墨宝共赏,书写各民族文字符号共融”
摘要: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实践团在龙潭古镇探访墨宝,书写不同民族的文字、符号,志愿者们进行学习交流,共同感受民族文化的融合与繁荣。在龙潭古镇,实践团成员们参观了许多具有悠久历史的墨宝,其中包含了各…
支教日记,星光灿烂
在支教的这段时间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乡村教育的挑战。这次支教经历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我意识到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乡村支教的过程中…
人科学子三下乡|传承苗绣技艺,弘扬传统文化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勇担青春新使命,民族团结我践行”实践团于7月7日在酉阳花田进行有关民族服饰的调研和参观非遗苗绣工坊。近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勇担青春新使命,民族团结我践行”实践团在酉阳花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