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汕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传播汕尾地区皮影戏、擂茶等民间经典文化,增强小朋友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2023年7月10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乐道拾遗三下乡队伍的十八名成员前往广东省汕尾市新港街道,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主题义教宣讲活动,助力让汕尾非遗文化基因厚植童心。
实践出真知,实践育真才。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希望广大青年学生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脚踏实地,锐意进取。”这是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时代号召和殷殷期盼。回应时代的号召,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必须要深入实践,在实践中磨练自己,增长才干,成为可堪重任的栋梁之材。这次短暂而又充实的实践活动,我始终认为这是我人生的一段精彩时光,也是一个宝贵的成长经历。三下乡是一段路,时而坎坷,时而沿途风景独好,困难与疲惫是有的,但更多的是,苦尽甘来的幸福和有所收获的快乐。
为讲好汕尾非遗文化故事,在本次义教宣讲活动开展前,我们团队提前走访了汕尾新山村咸茶馆、汕尾市文化馆和汕尾市博物馆等地方,深入了解和学习掌握汕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内容。我们在地方负责人的带领和指导下,一览汕尾非遗文化的风采,触摸非遗文化的足迹。在这个走访参观的过程中,我们亲身体验和学习咸茶制作工艺,在欣赏戏班子学员精彩绝伦的表演中感受白字戏熠熠生辉的魅力。同时,在与汕尾市博物馆馆长的沟通交流中,我有机会了解到一些汕尾非遗文化传承人的生动故事,从中深刻领悟到非遗传承人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他们光辉灿烂的人生历程为我赞叹和佩服,但他们当下面临的文化受众群体小和因年纪大工艺可能失传的困境也引发我思考,我深刻体悟到汕尾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意义和使命担当。
图为乐道拾遗团队在新山村咸茶馆学习擂茶
在本次义教宣讲活动中,我们一共开设了主题分别为“走进陆丰皮影戏,感受非遗之美”、“学习东方神韵,粉墨中国色彩”和“寻味汕尾,传承文化记忆”等九个义教课程,通过课件、视频、手工、互动等多种环节让小朋友们感受汕尾非遗文化的丰富多彩。活动中,我们团队成员分工协作,担任着不同课程的义教老师,与小朋友们有趣互动,课堂氛围欢乐有序。其中,我感触最多的是“寻味汕尾,传承文化记忆”之海丰擂茶这一节课。课上,团队成员曾晓涵担任老师,他先以课件形式向大家介绍擂茶文化的历史和相关工具介绍。接着,他带领小朋友们进行实操,一边讲咸茶的制作工艺一边手把手教小朋友们正确擂茶姿势。最后,大家一起品味咸茶的美味。在这堂课上,我深刻感受到“岁月散成了茶的味道,茶散发出灵魂的清香。”这句话的分量。擂茶工艺历史悠久,是汕尾独有的地方特色风味,是平淡生活里的一番风趣。而一碗咸茶甘香醇厚,是宴客之茶,是寄寓情谊之茶,更是团结之茶。我由衷感叹:像擂茶这样独具特色的汕尾非遗文化应得以保护和传承发展,使其历久岁月磨砺而不衰。
图为擂茶课上小朋友在动手实践
义教宣讲活动落下帷幕,我感悟很多,也收获很多。小朋友们对未知知识好奇的眼神和认真学习的态度令我印象深刻。绘画课上,小朋友们粉笔画墨,着色心中美好;皮影课上,小朋友们展现出奇特的创意和艺术才华,精心塑造出精致的人物作品······通过与小朋友们的互动,我们看到小朋友们对汕尾非遗文化的好奇与激情,我们看到未来的希望,他们将成为汕尾非遗文化传承的未来之星。
图为小朋友们展示皮影课做的手工作品
本次“三下乡”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其中带给我的收获和影响将永远伴随我之后的学习和生活。青春恰似火,杨帆正当时。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当代青年,我们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雨露,有了更好的生活条件,但肯吃苦、能吃苦的优良传统不能丢;我们理应投身社会实践,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我坚信,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通过学习非遗文化汲取前行力量,充盈内心,培养良好的精神素养,必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续写新的辉煌!
图为义教结束后乐道拾遗团队与小朋友合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87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