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赓续红色血脉 重温红色足迹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作者:柴天洋

安徽学子三下乡:赓续红色血脉 重温红色足迹

中国青年网芜湖81日电(通讯员 郭玉峰)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安徽工业大学2023年7月29日赓续烈火燃魂实践队以“赓续红色血脉 重温红色足迹”为主题,在芜湖探访红色革命旧址,重拾红色革命记忆,在实践活动中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挖掘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红色信仰,汲取奋进力量!

早晨的阳光洒在纪念馆的大门前,映照出青铜色的雕像,是那位曾带领国家走向解放的伟大领袖。走进大门,我被熟悉的历史氛围所包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墙面,上面陈列着一系列珍贵的历史照片,记录着国家从殖民地到独立国家的漫长历程。照片中,人们的脸上刻画着坚定的眼神,仿佛在讲述着那个曾经的年代。

随后在实践队员们迫不及待地见证革命伟人们,在实践队长的带领下来到了展馆深处。迎面向实践队员们的是一面写着“淮海战役烈士英名录”在其字样的右旁则刻写着密密麻麻的字,烈士英名录记录了为了国家、民族和正义而英勇献身的个体,他们在淮海战役中为了国家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付出了最高的代价。这些烈士的牺牲和奉献展现了他们的无私精神、爱国情怀和勇气,这些价值观是人们普遍尊敬和推崇的。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样的英名录代表着历史上的英雄,他们为了更好的未来,毫不犹豫地放下了自己的生命。人们可能会在这些英烈的故事中找到鼓舞和勇气,认识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情,同时也会为他们的牺牲默哀和缅怀。

紧接着实践队员们进入了展馆里面,映入眼帘的是四尊铜雕塑,其中一名实践队员在浏览了下面的文字后了解到这是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张鼎丞、曾希圣、谭希林、傅秋涛等将领的雕塑。会场右侧矗立的塑像是中共皖江区委主要负责人,分别是曾希圣、李步新和周新武,他们领导着皖江抗日根据地的党建工作,这里现在也因此开辟为新时代党建广场,以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会场右前方的一组雕塑,显现出新四军战士练兵时的威武雄姿,令人赞叹不已!实践队长细心的发现到在最下面写着端庄的几个大字:青山埋忠骨,热血铸军魂。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写出了新四军老一辈人的铁血无私精神。

随着参观的进行,实践队员们来到了一处抗日中坚新四军展台,上面记载着新四军成立以来与日军的殊死搏斗。其中实践队员正在观看的是新四军成立以来与日军战斗胜利的几个战役,其中就放置着由叶挺、项英指挥的云岭保卫战。该战役的种种报告与情报手稿均在此处存放着。其目的就在于让参观者们看到新四军的顽强斗力。小队成员通过纪念馆的展示,深刻地了解到这些英雄们的背后故事;站在历史遗迹之中,踏在这片土地上,回顾革命先烈们翻山越岭、艰苦奋斗的场景,被先辈们的坚定意志和决心所激励着。仔细观察着这些珍贵的历史遗物,我们感受到了当时共产党员们的坚定信仰和对人民利益的无私奉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86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高分子学院赴菏泽郓城华营村小学“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举办升旗仪式

7月30日,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赴菏泽郓城华营村小学“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给孩子举办升旗仪式。本着爱国主义教育从升旗开始,支教团提前准备就绪的升旗仪式今天正式举行。 …… 徐远振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华营小学“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开展课外趣味篮球

7月30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华营小学“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针对五年级学生举办了“花漾篮球”趣味篮球赛,其目的在于丰富学生们的业余生活,激发学习活力,促进综合素质提高。…… 张阳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举行升国旗仪式

7月30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武安镇华营村“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迎着夏日的暖阳,伴着蝉鸣开始了第十天的支教生活,今天正好是周一,实践团组织进行了升国旗仪式。…… 傅雅君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感恩父母,让爱飞扬

 7月29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武安镇华营村“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让学生写了我的父亲母亲的命题作文。 …… 樊庆惟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赴郓城“教育关爱实践团”之善美青岛,魅力科大

  7月29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武安镇华营村“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的支教生活进入了倒计时,团员们对华营小学的学生们有着浓浓的不舍,计划在最后几天里,给同学们讲述一下美丽的…… 王鑫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让爱传递"实践团开展"走进科学,追溯生命"

7月29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华营小学”教育关爱实践团支教接近尾声,为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与发展,团员张阳开展了题为“生命的进化”的科学课程。…… 张阳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让爱传递”实践团开展“让心靠近”心理健康教育

7月28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武安镇华营村 "让爱传递 "教育关爱实践团在武安镇华营小学的第八天,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协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获得有效的人际…… 宋伟健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武安镇华营村“让爱传递”教育关查看全文 >>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高分子学院"让爱传递"实践团为学生展开趣味运动会

月28日,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赴菏泽郓城县华营小学“让爱传递”实践团开展趣味运动会,第八天的支教生活随着太阳的微升开始了。 …… 徐远振 大学生网报 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武安镇华营村“让爱传递”教育关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赴福州市侯官村开展侯官“古街焕新”大地美

在闽江之畔的千年古村侯官,一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环保行动正悄然展开。近日,我院2022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团支部联合闽侯县…

“心灵驿站·五育润心”朋辈心理项目成功开展

导语: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要求,用行动回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这一群众关切、社…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顺利举行爱心助学捐赠仪式

为弘扬社会公益精神,助力学子求学圆梦,4月29日下午,湘潭市川渝商会赴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开展“筑梦同行·大爱无疆”爱心助…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兴趣课堂四月第三期总结四月芳菲,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综合素养,山东大…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开展“植梦前行,未来可期” 保研经验交流会

4月26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植梦前行,未来可期”保研经验交流会在崇德楼C1106成功举办。活动邀请2021级付蓉、徐凯晨、安志鹏、…

最新发布

青年的“生”与“不生”
生育率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近年来更是热度不减。从政府逐步开放“二孩”、“三孩”的政策,到专家们探讨女性最佳生育年龄,再到一孩生育率的持续下降和新生人口预计减少的消息,生育率问题似乎一直围…
湖北文理学院:深入农村调研助力乡村振兴
(通讯员:付琳)“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必须要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为了促进大学生对农村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了解农村的发展情况,推动新农村思想纵深发展,帮助新时代学生深入基…
奔赴“海鲈之乡”,这群青年以“蓝色情怀”抒写“红色担当”
为积极响应“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战略部署,推进渔业产业绿色转型,全方面提升养殖效益,促使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
汽院学子三下乡:微光助残,温暖同行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钱海涛)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6月26日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助梦者-爱之舟…
十堰学子三下乡:微光助残,温暖同行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钱海涛)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6月26日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助梦者-爱之舟…
三下乡:了解中国大地
为了培养小朋友们对国家和世界的地理意识,让他们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周围的环境,志愿者老师们在经过协商后开始了中国地图的学习。从一方面来说,通过地图,小朋友们可以了解中国各个地区的不同文化、民族…
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
中国青年网孝感7月13日电(通讯员唐心怡)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艺起向未来”志愿服务队中10名学生,7月3日起,赴孝感安陆烟店镇,为当地学生开展多样课堂教育,其中包括学习指导,艺术培养,党史教育,…
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重温红色历史
我跟随湖北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匠心社会实践队前往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这是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个纪念馆,以展示中共杭州小组的历史和相关文物、图片、文献等为主要内容。通过参观纪念…
走访学习,砥砺前行——三下乡
走访学习,砥砺前行6月25日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书记陈瑞利、专业教师蒋志慧、辅导员连露露、王聪组织学生对安阳市内黄县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走访调研活动。首先,企业领导依次从企业发展历…
湖北学子三下乡:“鹿儿”的美妙歌声
大学生网报8月15日梧州电(通讯员李尧珏)鹿儿戏,又称舞春色,于2010年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说当时人们用竹子破成蔑,扎成形状十分相似的鹿儿,外表粘上油纸或布料,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