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7月18日电(通讯员 刘思言)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的重要讲话,乡村教育属于国家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奋楫扬帆,铸梦丰都“实践团前往龙孔镇开展志愿支教活动。
支教,顾名思义就是去支援教育战线,把自身在学校的收获带去乡村,如科技、文化、卫生。大学生的三下乡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跟乡村的实践交流,获得关于乡村教育的经验,进一步在城乡一体化、乡村振兴中发挥出教育战线的作用。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三下乡的实践带来了独特的思想交流碰撞,是大学的通识教育下到乡村的实践。我们此次的三下乡内容是去支援教育中国乡村成长的孩子们,希望他们既能良好的继承中国传统古老乡土文化的优点,又能通过实践团成员所知道的人文知识,给他们一个正确的导向,让以后的他们成为中国乡村建设的助力军,在和、国家发展的长途伟业之中,发挥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绿色,似乎永远是重庆田园的颜色。去山区支教的路上,眼前的景色从高楼林立的城市变成了田野遍布的乡村,犹如电影中外面的世界映入在桌上的不同颜色。当我们到达,映入我们眼帘的龙孔小镇是平静的,在习惯于城市的我,已经在这里看不见城市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龙孔镇街道边,绝大部分的商铺是关闭着的。我好奇,便开始仔细观察着已经开着的门面,却发现,无不都是一位位脸上写满沧桑的孤寡老人在门面里边,用同样好奇的模样看着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年轻面庞。路过的门面,看见有好多家的老人,他们不曾说过一句话,但却看着我们手上拿着的设备,眼中好像锁住了有好多话。走啊,走啊。在城镇的中心便到了一个地方,那里有着城镇氛围不相搭配的教学楼群和运动操场,有一群孩子在那里嬉戏打闹,在那操场上欢声笑语。“老师,你看!那里有老师!”“哪里,老师终于来了?”孩子们正在跟我们打招呼、在期待着我们、在期待着外面的世界。毫无疑问,在此看见他们之前,我们就是认为小镇全是平静没有活力的模样,但就在政府门前的右手边走500米,这个小镇上的小学,给了我们看见另外一个面貌。这个中心小学校里,欢乐声、读书声、课铃声传给了这个小镇另外一种发展的号角。
我们陆续接手此课堂的物资和信息,发现学生名单上全是在龙孔镇中心小学上学的孩子,也全都是守护在这里的留守儿童,一共参与这次教学的孩子们,我深深的记得是34名。包含着我心中有的问题,我们采访了龙孔镇青少年家庭互助会会长陈纯英同志,据此了解到该支教对象全为留守儿童在生活自理、父母教育等方面存在的巨大缺陷。经过我们的商讨,我们给出了一个关于促进龙孔镇留守儿童“德、育、体、美、劳的教学方案。
为了更好地融入孩子们,打破孩子们对我们产生的陌生感,我们开展了“大风车“的趣味活动。小孩子们也逐渐接纳了我们,话语变得越来越多,气氛也慢慢活跃了起来。随后,我们开始了主题为“翰墨照亮人生,繁星点燃丰都“的开班仪式。首先,我们宣布开班仪式的进行,分别介绍了出席支教课堂的嘉宾,随后请出龙孔镇青少年家庭互助会会长陈纯英、实践团指导老师韩雨辰进行发言。
这是我们迈出支教龙孔镇的第一步,也是靠近乡村儿童想法、走进乡村儿童内心的第一步。我们为留守儿童提供文、艺、性、体、思想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目的是为了让龙孔镇的希望能够健康成长。未来这所小学校走出的孩子,将接过老人们的火炬,在小镇上继续传承着。龙孔镇,在深深的期待着我们的到来,当地镇政府也给了我们大力的支持。我们认为对他们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对他们的教育即是龙孔镇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对他们的教育,影响着龙孔镇文化素质建设,影响着龙孔镇未来的振兴使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67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