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成长 蓄势小昆
7月24日-7月25日,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忘忧西白 长乐小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位于绍兴嵊州的小昆村,开展乡村振兴社会实践。
小昆村,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长乐镇,从其成立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在地理位置上,小昆村海拔较高,依山而建。全村房屋基本坐落于海拔600多米的高山顶上且多为山中建房,气候凉爽。在人文历史上,小昆村文化历史悠久又遗世孤立,保留了不同年代的建筑,有着独特的精神内核。
25日上午,实践团队在小昆村进行实地调查。通过调查和研究,实践团成员对小昆村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小昆环村公路建设碑记》中提到:“1956年,小昆村成为嵊州境内最早利用水力发电,实现加工粮食,用电灯解决照明的山村。”在探访中实践团队发现,村中保留着上世纪的水电综合加工厂,多处居民的庭院中开满当地特色植物——灯笼花。小昆村村内多古树名木,在数目上占据优势的香榧树群,形成了小昆村特有的香榧经济。在小昆村的道路中穿梭,随处可见蜿蜒在山旁的山涧溪流。
为拓展实践团队对当地发展状况的了解,扩大与当地居民的接触面,加大实践团队后续研究方案的有效性。25日下午,实践团队与当地村委会召开的此次调研的一个重要座谈会。在与村干部的谈话中,实践团队了解到,当地市政府对小昆村的未来开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建设养老产业和民宿产业。
在谈话和调研中实践团队发现,2023年,村中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养老产业链。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小昆村以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方向,立足推进“浙里康养”之“嵊宜康养”。在谈话中村干部讲到,当下,小昆村正在打造老年营养中心。将结合医疗和科技,实现远程医疗,将山区外的医疗科技引入山区,为山区内的中老年人提供定期体检,疾病预防等服务。
小昆村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缓坡宽谷,涌泉众多,一年四季保持湿润,为绍兴市唯一省级高山湿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成为当地发展民宿产业的首要条件。在调查中实践团队了解到,小昆村中的多处民宿正处于试运营阶段,不少民宿预计将在八月开业,在探访中实践团队也发现不少正在施工即将改造为民宿的老房屋。
为了提高小昆村整体景观活力,营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景观,实践团队深入走访当地居民。通过探访实践团发现,小昆村的劳动力外流现象较为明显,年轻人大多都外出务工,逐渐沦为“空心村”;村内把种植香榧作为主要第一产业,导致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村落地形高差大,部分挡墙扶梯设置不合理;村内古建筑保护较好,但其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入。如何用所学知识振兴当地文化是实践团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对小昆村有全面的了解后,浙江农林大学“忘忧西白 长乐小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5日晚在小昆村举行线上线下项目探讨研究。根据调研和与村干部的谈话,实践团队了解到小昆村目前正处于未完全开发的状态,村中多处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古民居,富有历史文化内涵。因此,指导老师王欣老师提出:以突出文化特色为主,注重整体性的原则,将“树,泉,屋,石,星”等当地的优渥的自然条件为项目开发的基本要素,在保护水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业,并进行一系列节点改改造,以村口为主,以护栏为纽带,形成小昆村特有景观带。
在探讨中,对于小昆村目前面临的几大痛点,实践团队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对于小昆村当地陡峭的老旧台阶,实践团将在后续设计中以不同形式的护栏提高陡台阶的安全系数;第二,对于当地因坡度较大而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实践团队提出了固土保水的植物配置策略。实践团队将在小昆村放置较多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群,利用植物种植的密集性加大阻碍,减轻雨水冲刷,从而实现固土。同时,植物群落还具有美化环境,清新空气等多处优势。第三,针对当地香榧经济树下的地被覆盖,实践团队提出了“小昆策略”。通过整合当地香榧树群,优化香榧树群的布置结构,形成点线面三者结合的整体景观策略,从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社会实践是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了解社会的有效途径。在本次社会实践中,实践团队将理论和调研相结合,用理论筑实项目落地的可实施性,用实地探访了解民众的需求,用调研发现小昆村当地所面对的困难。最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利用所学定制出一套适合小昆村可持续发展的“小昆策略”。本次社会实践,“忘忧西白 长乐小昆”实践团队在为绍兴市嵊州市小昆村提供未来发展方向的同时,更是深刻体会到发展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策略的重要内涵。同时,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实践团队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因此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实践团队将以崭新的样貌去创新发展,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全面提升个人素质,争取为人居环境的提升奉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58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