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赋能成长 蓄势小昆

来源:浙江农林大学 作者:高佳韵

赋能成长 蓄势小昆

7月24日-7月25日,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忘忧西白 长乐小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位于绍兴嵊州的小昆村,开展乡村振兴社会实践。

小昆村,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长乐镇,从其成立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在地理位置上,小昆村海拔较高,依山而建。全村房屋基本坐落于海拔600多米的高山顶上且多为山中建房,气候凉爽。在人文历史上,小昆村文化历史悠久又遗世孤立,保留了不同年代的建筑,有着独特的精神内核。

25日上午,实践团队在小昆村进行实地调查。通过调查和研究,实践团成员对小昆村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小昆环村公路建设碑记》中提到:“1956年,小昆村成为嵊州境内最早利用水力发电,实现加工粮食,用电灯解决照明的山村。”在探访中实践团队发现,村中保留着上世纪的水电综合加工厂,多处居民的庭院中开满当地特色植物——灯笼花。小昆村村内多古树名木,在数目上占据优势的香榧树群,形成了小昆村特有的香榧经济。在小昆村的道路中穿梭,随处可见蜿蜒在山旁的山涧溪流。

为拓展实践团队对当地发展状况的了解,扩大与当地居民的接触面,加大实践团队后续研究方案的有效性。25日下午,实践团队与当地村委会召开的此次调研的一个重要座谈会。在与村干部的谈话中,实践团队了解到,当地市政府对小昆村的未来开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建设养老产业和民宿产业。

在谈话和调研中实践团队发现,2023年,村中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养老产业链。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小昆村以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方向,立足推进“浙里康养”之“嵊宜康养”。在谈话中村干部讲到,当下,小昆村正在打造老年营养中心。将结合医疗和科技,实现远程医疗,将山区外的医疗科技引入山区,为山区内的中老年人提供定期体检,疾病预防等服务。

小昆村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缓坡宽谷,涌泉众多,一年四季保持湿润,为绍兴市唯一省级高山湿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成为当地发展民宿产业的首要条件。在调查中实践团队了解到,小昆村中的多处民宿正处于试运营阶段,不少民宿预计将在八月开业,在探访中实践团队也发现不少正在施工即将改造为民宿的老房屋。

为了提高小昆村整体景观活力,营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景观,实践团队深入走访当地居民。通过探访实践团发现,小昆村的劳动力外流现象较为明显,年轻人大多都外出务工,逐渐沦为“空心村”;村内把种植香榧作为主要第一产业,导致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村落地形高差大,部分挡墙扶梯设置不合理;村内古建筑保护较好,但其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入。如何用所学知识振兴当地文化是实践团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对小昆村有全面的了解后,浙江农林大学“忘忧西白 长乐小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5日晚在小昆村举行线上线下项目探讨研究。根据调研和与村干部的谈话,实践团队了解到小昆村目前正处于未完全开发的状态,村中多处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古民居,富有历史文化内涵。因此,指导老师王欣老师提出:以突出文化特色为主,注重整体性的原则,将“树,泉,屋,石,星”等当地的优渥的自然条件为项目开发的基本要素,在保护水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业,并进行一系列节点改改造,以村口为主,以护栏为纽带,形成小昆村特有景观带。

在探讨中,对于小昆村目前面临的几大痛点,实践团队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对于小昆村当地陡峭的老旧台阶,实践团将在后续设计中以不同形式的护栏提高陡台阶的安全系数;第二,对于当地因坡度较大而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实践团队提出了固土保水的植物配置策略。实践团队将在小昆村放置较多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群,利用植物种植的密集性加大阻碍,减轻雨水冲刷,从而实现固土。同时,植物群落还具有美化环境,清新空气等多处优势。第三,针对当地香榧经济树下的地被覆盖,实践团队提出了“小昆策略”。通过整合当地香榧树群,优化香榧树群的布置结构,形成点线面三者结合的整体景观策略,从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社会实践是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了解社会的有效途径。在本次社会实践中,实践团队将理论和调研相结合,用理论筑实项目落地的可实施性,用实地探访了解民众的需求,用调研发现小昆村当地所面对的困难。最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利用所学定制出一套适合小昆村可持续发展的“小昆策略”。本次社会实践,“忘忧西白 长乐小昆”实践团队在为绍兴市嵊州市小昆村提供未来发展方向的同时,更是深刻体会到发展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策略的重要内涵。同时,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实践团队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因此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实践团队将以崭新的样貌去创新发展,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全面提升个人素质,争取为人居环境的提升奉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58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以数字藏品助力汉剧传承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学生们在非遗传承方面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他们利用数字藏品的形式,致力于发展汉剧品牌文化,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作为一所重视文化传统……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助力非遗传承,打造汉剧专属IP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学子们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工作,通过努力打造汉剧专属IP,促进多元销售,推动汉剧品牌文化的发展。据了解,汉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创新实践,推动非遗汉剧品牌化发展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的一群学子成立汉剧创新团队,该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成功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剧的传承与发展,打造出一系列汉剧专属IP,并通过多元销售模式,有效促进了汉剧……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助力非遗传承,打造汉绣专属IP

近日,武汉东湖学院“一支独秀”创新实践队在非遗传承领域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创新与活力。他们积极参与汉绣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倡导文化自信,助力打造汉绣专属IP,推动多元销售,促进……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法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支持留守儿童教育,积极促进乡村与高校合作交流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19日电(通讯员杨寒)为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近日踏上了赴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的旅程,积极开展关爱教育实践活……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暖心支教行,筑牢成长路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14日电(通讯员杨寒)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于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积极展开关爱教育实践……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东湖学院学子三下乡:为留守儿童带来温暖的关爱

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开展一项旨在关爱留守儿童的美育帮扶实践活动。通过一堂精心设计的硬笔教学课,团队成员不仅传授了……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学子三下乡:暖心支教行,筑梦成长路

大学生网报孝昌7月6日电(通讯员杨寒)为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情况,2023年7月5日,武汉东湖学院“为艾方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孝昌县经济开发区关王小学积极开展关爱教育实践活动,以留守儿…… 杨寒 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商学院团委开展“用爱铺就无碍之路,携手残障共赴暖阳”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4月19日,商学院团委在长沙西湖公园开展为期一天的“用爱铺就无碍之路,携手残障共赴暖阳”志愿活动。活动前…

筑牢反诈防线,守护校园净土

近日,24090441班宣传委员与组织委员携手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反诈指南宣讲会,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且实用的反诈知识课…

2023级金融班举办“碑前躬行,身后继志”志愿活动

(通讯员王笑贺)4月19日下午,商学院2023级金融学班举办以“碑前躬行,身后继志”为主题的志愿活动。此次活动由青志协小组长…

青春挺膺护国安:24090441班团日活动风采

在国家安全愈发成为时代焦点的当下,24090441团支部紧跟步伐,于近期精心组织了一场以“国家安全,青春挺璎”为主题的团日活动…

2023级经济班开展“拭碑见史,抚字承志”志愿活动

2023级经济班开展“拭碑见史,抚字承志”志愿活动(通讯员张学鹏)4月19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23级经济班的志愿者,带着…

最新发布

关爱留守儿童--走进乡村,倾听孩子们的愿望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起向未来志愿服务队第六队于七月五日在安陆市王义贞镇,志愿为留守儿童开展艺术课程辅导在此次志愿服务中,我真正去到了乡村之中,在王义贞镇,仅一个小小的梅花村就有十多户留守儿童,他…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寻找人与自然共生之道
青春行动护生态,绿色长征焕新颜——力学笃行实践队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特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追求…
山东大学“耘耘”众生与千古江山调研团 民生与大地——历史时期人类农业开发与土地利用
本次调研团葛洁同学进行了线上调研学习,跟随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韩茂莉研究了江河演变与人类活动,收获颇多。从人类将第一粒种子撒在土壤之中,即开启了农业生产的大门,以此为基础,人类境改。农产是以满足…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践行生态保护刻不容缓
【文明始于心,环保践于行】“纸上得来终知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最好的老师。7月4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力学笃行”实践队深入社区,通过实践发现社区存在的生活垃圾污染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实…
心愿支教,走进校园
七月12日,终于到了同学们来参观南工程的日子。许可老师作为心愿支教团代表引导孩子们参观校园。早上领队顾励老师携团队成员随同社区老师将孩子们接送进入校园开启了今天的南工程之旅,大部队从四号门进入,…
警惕新型毒品预防电信诈骗
2023年6月30日,在共青团省团委及各级团委的领导下,西京学院“法制禁毒防艾宣传”社会实践团前往西安市长安区春天花园社区进行“警惕新型毒品,预防电信诈骗”主题宣讲活动。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对禁毒工作作出…
我眼中的青海从不荒芜
我眼里的青海,从不荒芜7月26日团队于早上十点半抵达西宁,并在下午参观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从湖泊到青藏高原分界的日月,从无可利用的盐碱地到宏伟盐桥,青海的丰富远大于我的想象,青海就像一本丰富的地理…
弦歌悠长,笃学尚行,书山勤径,学海泛舟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实践团深入到农村基层、县域城镇和城市社区,重点围绕美丽中国建设,开展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环保知识普及、自然灾害预防等形式的社会实践…
艺术精华,柳腔文化
柳腔艺术作为我国著名的戏曲剧种之一,凭借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一直备受观众的喜爱。为了深入了解柳腔艺术的魅力,实践队伍选择前往柳腔艺术中心,与艺术家们近距离接触,并观看他们的精湛演…
山东学子赴社区授教,守护童心与希望
教育是国之根本。为丰富儿童暑期精神生活,守护儿童安全健康成长,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筑梦暖童心,育教传星火”实践队的青年志愿者们投身社区,于7月10日起参与了为期十一天的“七彩假期”儿童暑期活动任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