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韵隆回第二站 | 以花为名——一针一线,细挑坚守

来源: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作者:朱希玥 潘洪涛 黄

你愿意用一年等待一条花瑶筒裙的诞生吗?

奉堂妹头戴一顶红黄相间的花瑶大帽,身穿一件紫色无领的对襟上衣,系一条五色斑斓腰带,着一围黑底白花筒裙,笑容满面地从屋里走出来迎接来访的客人。这样的装束在我们搜集过去的相关报道时已见过许多次。对于奉堂妹而言,传统的瑶族服饰不是迎客时才有的精心装扮,而是再平常不过的日常衣着。原汁原味的湘楚民族文化在这位花瑶挑花技艺传承人身上无尽地流淌。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奉堂妹

到达隆回县的第三天,我们从草原村驱车前往大托村拜访奉堂妹。沿途可见许多坐在自家门口、路边长亭或是石墩上挑花的瑶民,但多为年过半百的老人。“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花瑶挑花技艺需靠口传身授,但随着老一代挑花妇女相继去世,加上在繁杂、精湛的技艺上投入时间长,愿意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潜下心来学习挑花技艺的年轻瑶族姑娘越来越少。

一针一线,细挑挑花

相传花瑶挑花源于汉代,成熟于明清时期。其材料为藏青色或白色的土布和各色丝纱线,挑花女不用描图和模具,只是遵循土布的经纬徒手挑制,多采用图案套图案的填充式挑花工艺。挑花图案取材广泛,多达千余种,大致有动物、植物、历史、生活习俗四大类,以动物图案最为常见。构思奇巧,造型大胆夸张,布局均衡对称,色彩黑白分明,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我国著名文博专家沈从文先生称之为“世界第一流的挑花”。但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生活环境的改变和民族服饰的同化,花瑶挑花工艺日渐式微,已经到了濒危状态,亟待保护和挽救。2006年5月20日,花瑶挑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路十八弯,越过层层山,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终于抵达了位于重峦叠嶂间的挑花工作坊。跟随在奉堂妹身后,我们踩着吱呀作响的木板台阶到了二楼。窗外是“远山长,云山乱”的惬意之景,窗内是奉堂妹工作的木桌,上面还摆放着一幅未完工的挑花作品。我们正眺望着山天相接、雾霭舒卷的景象出了神,老人又继续拾起未绣完的骏马,一针一线在藏青色的土布上来回往复穿梭,工作台正对着的是一面老人自己绣的五星红旗。

云上花瑶

回过神来,我们开始布置拍摄设备。“你们要不要这个呀”,奉堂妹一边问一边从屋里拿出了直播支架和柔光灯,如此现代化的元素似是山间的外来客。“我不会弄,都是我女儿帮忙的,”老人笑嘻嘻地插上插头,“拍拍抖音呀什么的。”

采访奉堂妹

奉堂妹从10岁左右开始就跟随母亲学习挑花,她笑着说自己是天生的,学习过程中没有什么困难。“有个地方挑得不好就要拆掉重新来,直到挑好为止。”奉堂妹在不经意间提起。或许这样的拆缝对她来说本就是学习挑花的必经之路,太过寻常,说不上是难题。成千上万个时日的拈挑早已铸就针法的娴熟、图案纹样的精美。到了农忙时节便晚上回家挑,不忙时就整日整夜地挑,老人不厄于功名之羁,怀着热忱纯粹之心在喧嚣中执守。

奉堂妹·作品展

《八骏图》:“马在梅花中赛跑,把花都赛出波浪啦。”

奉堂妹的挑花作品一

“这是小麦、玉米,鸡在葡萄架下面乘凉”

奉堂妹的挑花作品二

《卧虎图》:靠近中心线的是较为慈爱的母老虎,靠外的是更为凶猛的大公老虎,上面及下面较小的都是它们的孩子,其余部分用金钱松等植物进行填充。

奉堂妹的挑花作品三

奉堂妹与团队成员合影

随着国家对非遗传承日益重视,挑花传习所逐渐被开办起来,不少孩子到此来学习挑花,传承人亦不断推出一系列挑花文创设计,古老的花瑶挑花技艺不再被困囿于大山一隅。花瑶挑花的活态传承不仅为花瑶文化锦上添花,还助力村民脱贫致富,共携华夏韵,与时代同频。

房间中摆放着奉堂妹与安妮公主在湖南大学的合影,她介绍说这是在签合同,要带领花瑶挑花走向世界。合影不远处挂着六国友人到奉堂妹家学习挑花技艺的大合影。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瑶族妇女灵巧的双手在平粗深蓝布上穿针引线,全凭着自己的记忆,再添上几分想象以及自身对美的见解,沿土布的经纬绣出现实与浪漫的交错之纹。那些古朴技艺体现的不只是先人的智慧,需要我们抽丝剥茧,找寻藏匿在其间的道德规范、人文精神、思想观念,这是滋养国人心灵的精神力量之源。非遗传承发展之路漫长,在坚守技艺原汁原味的同时激发创造力,使其走进国人生活,才能经受种种考验而历久弥新。

“看见什么就挑什么,都是自己想的。”离开大托村,奉堂妹带有瑶语口音的普通话仍在我们耳边回响,久久不能忘怀。这样一位藏匿在云雾间的老人,无半点清高孤傲,她总是那样淳朴热情、和蔼可亲,时间只在她的样貌上留痕,她那清朗如山岚的笑声定会在每根细腻的心弦上回荡。

奉堂妹在挑花

一块布、一条线、一根针,你愿意花上八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绣就一段故事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53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宁财院学子走进段塘消防中队

2024年7月11日,宁波财经学院明灯守护者暑期社会实践团的11名大学生,走进海曙区段塘消防中队,开展“消防安全学习与体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筹备时,实践团成员积极投入。他们与海…… 刘志杰 宁波大红鹰学院数字技术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天一阁兰亭序刻石:文化传承与新生

孟夏之时,微风轻漾,在宁波天一阁的凝辉堂内,一方古老的《兰亭序》刻石,宛如稀世珍宝,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近日,宁波财经学院明灯守护者暑期社…… 刘志杰 宁波大红鹰学院数字技术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温暖乡村,传递孝道 ——爱心食堂讲述舌尖上的温情

与老人共话家常,亲手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他们手中——这份简单却充满温情的工作,让“70后”爱心志愿者缪曼洁乐此不疲。7月4日,宁波财经学院暑期实践团来到镇海区德善敬老家园,探访了这…… 刘志杰 宁波大红鹰学院数字技术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回归家乡,缅怀革命先烈

中国青年网济南1月17日电(通讯员王太瑞)为传承红色基因,牢记使命,激发人们爱国热情。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播撒科学火种,点燃创新之梦

中国青年网威海1月17日电为点燃青少年对科技的热爱,培育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2025年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童声启蒙语韵长

在当今时代,普通话作为我国的通用语言,是促进各地区交流、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推广普通话,不仅有助于打破地域语言隔…

普语入户传乡意

在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地域、教育资源等因素限制,普通话的普及程度相对较低,尤其是幼儿阶段的普通话启蒙教育亟待加强。为深…

普法赋能社区,共筑和谐家园

在社区发展与和谐建设的征程中,青春的力量如同一股清泉,涌动着生机与活力。1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情暖社区,…

最新发布

2023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简报:重温光荣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8月3日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红色豫史学习团了来到了鄂豫皖革命纪念馆。伴随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振奋人心的歌声小队成员走进了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在这里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大别山:它是孕育革命的…
红船扬帆寻踪,筑梦非遗传承
国歌声声颂伟绩,红旗招展焕新颜。为赓续传承红色文化、丰富社区儿童暑期生活,推进青少年红色教育课程深入社区,2023年7月3日,南师大公管院新叶青协联合宁康苑社区共同举办“七彩的夏日”——-“红船领航成…
2023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简报:探访英雄事迹,追寻先辈足迹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红色豫史学习团于8月5日来到了信阳市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烈士介绍)它是以红色为基调,以千里跃…
走进剪纸课堂,绘出灿烂文化
近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生会的一支实践团队在为期十天的活动中,深入学习了非遗文化中的剪纸技术。这次实践活动的举办,进一步促进了教育行业与非遗文化的交流,传承了非遗精神,增强了渝疆两地的文化融合…
学习戏曲文化,与湖二师志愿者一起重温中国
戏曲文化在中国一直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了解戏曲文化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今天,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希望之星志愿服务团队的志愿者们开展了戏曲文化小讲堂,与孩子们一起走进戏曲,感受中国文化。在…
安阳工学院“三下乡”:学习百年党史,盛悟革命
安阳工学院“三下乡”活动:学习百年党史,盛悟革命精神我是来自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一名学生,王世欣。这次我来到了冀鲁豫革命边区旧址,感受抗日战争时期战士们的艰苦和奋斗。参观期间,我同时采访了…
食·品质之旅,悟·文化自信
茶和天下,清静和雅。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意蕴深厚,是值得挖掘的宝贵文化遗产。7月31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美食每刻团队前往玉皇剑茶园,参观玉皇剑有机茶生产线,深刻体会多元发展…
红船扬帆远航,强国复兴有我
为了传承红色文化,丰富青少年暑期社会生活,推动青少年红色教育课程深入社区。2023年7月3号-2023年7月9号,南师大公管院新叶青协“红船扬帆寻踪,筑梦非遗传承”队联合宁康苑社区共同举办“七彩的夏日”——-“…
感悟剪纸文化传承
近日,“新疆基础行,志愿中国梦”实践团队前往尉犁县达西村团结社区与剪纸文化非遗传承人汤丽老师共同学习剪纸艺术,进一步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加强渝疆两地的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图为实践团成员绘画…
安徽大学薪火旭光支教队:创意折叠画,激发想象力
为了增添小朋友们的暑假乐趣,激发小朋友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新家园公益、薪火旭光支教队在光明社居党群服务中心联合举办了主题为“创意折叠画,激发想象力”的绘画活动。本次绘画活动于2023年8月9号下午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