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基因
中国青年网金寨7月13电(通讯员 储梦缘)7月5日,安徽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重走总书记的足迹。安徽篇”实践队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红军广场对当地的红色资源进行s实践学习,旨在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与此同时更加了解红军的历史,从而更好地学习、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
肃立默哀,凭吊先烈
7月5日上午,解说员带领实践队员依次参观了金寨红军广场、金寨县烈士纪念馆、金寨县红军纪念堂,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塔。从广场走到革命烈士纪念塔,实践队员踏过了158级台阶。在解说员的讲解中,实践队员了解到拾级而上,每一段的台阶数量各有不同,代表金寨为中国革命在不同时期作出的贡献,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留存着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印记。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据解说员介绍,山顶的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上的“燎原星火”,为刘伯承元帅亲笔题词,纪念塔身后则是重建的金寨县红军纪念堂。在纪念塔前,实践队员怀着崇敬之情肃立默哀三分钟、深深鞠躬,瞻仰烈士纪念塔,深切感受革命先烈们为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丰功伟绩。即使身处于和平年代,离那震耳欲聋的炮火声越来越远,也永远不会忘怀,在那些战与火的年代里,革命先辈们为了如今的和平生活而付出的鲜血与汗水。
青山有幸埋忠骨。在参观完烈士纪念塔之后,实践队员来到红军烈士墓园。解说员介绍说,金寨红军烈士陵园位于烈士陵园的西山坡上,安葬已故老红军和革命烈士近200位。革命烈士为国捐躯,英名长存,红军将士奋斗一生,魂归故里。实践队员站在墓碑前带着沉重的心情沉思,想到那些烈士前辈为了今日的和平时代所付出的艰辛,接受了心灵的洗礼和内心思想的净化,对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牢记历史,感恩思源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革命战争年代,金寨有10万英雄儿女参军参战,绝大多数为国捐躯,解放后走出了59位开国将军,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
顺着路标指引,实践队员来到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依次参观了序厅、革命史厅、将军厅、金寨名人厅、烈士厅等。实践队员仔细观看一张张历史图片、一段段文字资料、一件件珍贵文物,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依稀看到了当年红军指战员浴血奋战、临危不惧的画面,亲身体验到革命先烈们为救民族于危亡之中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尽管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但当面对野心勃勃、惨无人道的侵略者时,革命先烈舍生忘死、前赴后继,在枪林弹雨中一步步走向最后的胜利。
学习英雄,弘扬精神
随着红军广场一程接近尾声,实践队员来到了此行的最后一个部分,洪学智将军纪念馆。据了解,这是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生动、最丰富的一个部分。洪学智将军在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纪念馆通过序厅、辉煌的历程、闪光的人生、永久的怀念四个板块,充分展示了洪学智将军南征北战的戎马一生。实践队员仔细研读馆内陈列的洪学智将军的事迹和物品,其中一墙壁的任职年表,让实践队员感到有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穿越时空,扑面而来,生动再现了将军一生中令人难忘的峥嵘岁月。解说员说,洪学智将军的一生也历经磨难、饱经沧桑,经历了三次大的政治劫难。面对“四起三落”的人生,他始终对党、对人民、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对党忠心耿耿,把一生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一次金寨行,一生红色情。在实践队员实践期间,不时可以看到家长带着孩子们来到雕像面前,让孩子们从小就耳濡目染,即使身处和平年代,也不能忘记革命先烈们做出的巨大贡献与牺牲。精神的伟力,总能带来心灵的震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47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