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作为高等院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弥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不足,丰富和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内容,使大学生能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健康成长。山东建筑大学大学生沂蒙情协会暑期开展“七元七天生存挑战”与爱心支教活动,其目的是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培养成员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七元七天生存挑战”结束之后,8月6日早上8:00,团队成员于临沂市人民广场集合,召开总结大会并评选最佳小组。
首先,由协会主席陈嘉旭发言,他表示;“七元七天的目的不是为难大家,真的让大家活不下去,七元七天的意义是让大家在有限的压力下,真实、真切地投入到社会当中去。更多的去了解没有父母保护,没有别人可以依靠的真实的社会,在这个过程中磨练大家各方面的能力,通过这两天我对大家的观察,我相信大家也都能理解到这个活动带给大家的真正意义,大家的努力和付出我都看在眼里,我也真的很为大家的成长感到开心。”
接着,各个团队成员纷纷发言,总结他们这七天的感受和经历。团队成员魏晗冰表示:“我们的家教是在一个农村里找到的,一般也想不到会有人家需要家教,但是很幸运能找到这么一份工作,每天三个小时的需求,我们不光负责教孩子知识,还要看着他,陪他玩。”“七元七天生存挑战”是一个团队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团队合作。这种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总结大会结束后,团队成员共同前往沂蒙革命纪念馆与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一首《沂蒙山小调》火遍大江南北,唱响了红色革命根据地沂蒙山,也唱响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沂蒙不仅风光秀丽,沂蒙人民的革命精神也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走进沂蒙革命纪念馆,登上扶梯来到二楼,便能看到颇具临沂地域特色的沂蒙精神展。墙壁上挂着的图片、油画、文字介绍,以及橱窗里陈列的刀、枪等作战工具和革命英雄的雕像,生动地再现了沂蒙革命战争史。在“浴血抗战,生死与共”为主题的展厅里,陈列了渊子崖村自卫战的景观模型。渊子崖村保卫战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抗战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村民在装备精良的日军围困下,全村男女老少拿起了家里一切可以用的武器,同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随后,团队成员便前往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是为纪念自第一次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在沂蒙山区境内战斗、工作牺牲及沂蒙山区在外地牺牲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大型纪念性建筑群,于1949年4月奠基建设。主体建筑由毛泽东亲笔题写塔名的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烈士纪念堂、抗日战争纪念馆和解放战争纪念馆等组成,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主持设计,整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式,风格为仿古建筑。
在这方热土上有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篇篇悲壮激越的历史篇章。他们用英勇、用热血为后世迎来新生用生命、用无畏捍卫了民族尊严!沂蒙精神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孕育发展,在当今的和平时代也依然焕发着夺目的光彩。在当今物欲纵横,享乐主义当道的时代,青年们更应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做到忆苦才能思甜。
上午参观结束后,山东建筑大学大学生沂蒙情协会便离开兰山区,前往支教地点—平邑县柏林镇初级中学。到达地点并休整完毕后,由协会主席陈嘉旭给团队成员召开会议。会上,主席着重强调团队纪律,提出团队成员要做到“非必要不外出”,并认真备课,担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
在支教期间,团队成员需发挥他们的优势,用心去倾听和理解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对知识和未来的渴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39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