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黄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东营作为万里黄河的入海口城市,是母亲河走过的最后一座城市,是整个黄河干流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黄河更是东营最重要的文化源脉。浩浩黄河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形容黄河为“母亲河”。为讲好“黄河故事”,彰显黄河流域文化的内涵和韵味,展示黄河流域文化的魅力,7月24日,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齐稷社工”实践团前往黄河文化馆、渤海垦区烈士纪念馆、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东营科技馆等参观学习,于此感受东营的黄河力量和底蕴。
(实践团在黄河文化馆合影)
实践团成员前往黄河文化馆进行参观学习。黄河文化馆由八个展厅组成,每个展厅都以不同的方式展现了深厚的黄河文化。
第一展厅—“壮美黄河”,展厅以自然的黄河为主线,从黄河源头讲起。主要展示沿黄主要流经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的自然风光、物产资源、民俗风情。第二展厅—“四季如歌”,以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为始,讲述其文明发展,同时对于革命年代,黄河给予的民族力量和保卫国家的气势也得到体现。第三展厅利用精美的装饰和入境的音响声音,将黄河流域、芦苇荡中动物的栖息生活描绘得栩栩如生,展现出黄河生态的持续发展。在第四展厅,展馆独树一帜的“转弯”,从黄河的治理入手,将早年间黄河治理的艰辛和不易展现的淋漓尽致,体现了匠人们“天工开河”的决心和振奋人心、团结一致的力量。
(实践团拍摄的古代先民在黄河流域开垦土地的雕塑)
第五展厅设立了电影演示的特殊形式,用黄河灾害的可怕和灾害伤亡的惨重来突出“黄河宁,天下平”的重大意义。在第六展厅,展馆以东营为重点入手,讲述黄河口最美面貌,从古代清明上河图等历史中的黄河发展,到革命年代,军队带领人民开垦推动发展,再到如今黄河口的大美奇观和人文情怀文化,黄河口也在黄河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了自己的文化底蕴。展馆在第七展厅—胜利之歌,对胜利油田进行全面概述,深刻讲述了胜利油田的发展和油田人民的文化和生活,用多彩的颜色和深厚的历史图片纪录“唱出了”胜利之歌。在展馆的最后一个展厅,展馆借助掌握的4D技术,将2035年科技发展、生态文明、国泰民安的东营展现在我们面前。
整个场馆,八个展厅紧扣黄河文化这一主题,采用现代化高科技的展览展示方式,生动有趣的再现了黄河流域的历史人文特色,展现黄河风采,讲述东营故事。实践团成员于此深刻感受到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
(实践团队员瞻仰烈士名单)
回望风南征道,记忆似水流年。实践团成员前往渤海垦区烈士纪念馆,参观了垦利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图片展,了解了垦利区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一张张照片展现了一段又一段铭记于心的历史,斑驳的色彩里深情绵蓄,多维的视角中经典重现。在展馆一楼,实践团成员面向抗日烈士碑表示敬意,深刻地体会到革命前辈的不怕艰苦,顽强拼搏的抗日精神。随后,实践团成员缅怀英勇的抗日烈士,并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实践团成员走访了东营市垦利区规划打造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成员了解到片区内沿线村庄8个,基地内种植了1.4万亩水稻,稻田画尤为知名,更成为各大网红的每年打卡之地,水稻年产量能达到5000吨,产值约2700万元,带动了周边5个村约1000名农民实现增收。了解东营市通过将现代创意农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乡村农旅融合发展之路,更为当地乡村振兴文化的发展注入力量。
(实践团参观前许村蔬菜种植大棚)
此次参观学习让实践团成员感受到东营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振兴,已经步入新兴文化城市,黄河流域带来的文明也在历史发展中逐渐振兴,蓬勃发展!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追随黄河,温暖前行”实践团通过对东营市不同地点的参观学习,从多个方面了解黄河流域东营地区的黄河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城乡文化的发展历程。黄河之水奔流不息,黄河文化的血脉绵延不绝,弘扬黄河流域文化是时代的召唤,更是每个人的责任与使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38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