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象”海寻藻 吸“碳”成金

来源:宁波大学海洋学院 作者:张浩 李明洋 林明

什么是双碳

双碳指的是碳达峰和碳中和。其中,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碳中和则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减排、碳增汇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其中,海洋碳汇可以说前途远大。海洋碳汇通过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俗称‘蓝碳’。海洋碳储量是陆地碳库的20倍、是大气碳库的50倍,而且固碳效率高、固定时间长。”

象海寻“藻”,我们出发啦

为了更深入了解宁波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实际情况,宁波大学海洋学院象海寻“藻”,吸“碳”成金社会实践团队于2023年7月21日-23日前往象山县黄避岙乡进行实地考察和走访调研。团队成员首先参观了象山旭文海藻开发有限公司,在相关工作人员的介绍下,了解到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海藻制品生产;海藻养殖、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海藻工厂化养殖等。

村企共建新模式,藻启共富促发展#FormatImgID_1#

旭文海藻开发有限公司不但是象山县民营企业的新锐力量,而且在促进浙江省全省成为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上也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旭文海藻公司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该公司的共富工坊,在这里团队成员进一步加深了对海藻工厂化养殖的了解,并对海藻养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参观了海藻养殖基地之后,认识到海藻制品的经济价值以及海藻养殖的广阔前景,同时团队成员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了解到象山县黄避岙乡也是今年第一笔蓝碳拍卖交易的地点。象山县西沪港一年2340.1吨的碳汇量以每吨106元的价格成交。这笔交易象征着中国海洋渔业作为蓝色碳汇的重要资源,迈上了新的征程,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一次有益探索。

如何吸“碳”成金,专家答疑解惑#FormatImgID_1#

团队成员们有幸邀请到海藻领域专家朱文荣老师为我们答疑解惑。与朱老师开展了以 助力宁波实现“双碳”目标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在会上朱老师强调象山县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海岸线曲折悠长,具备“蓝碳”发展的优良禀赋。但还面临发展“蓝碳”的重要性未被充分认识、海洋蓝碳交易技术体系有待完善、海洋碳汇研究平台尚不健全等挑战和问题。

朱老师在会上呼吁我们认识到“蓝碳”发展的巨大潜力,以及“蓝碳”发展的紧迫性。他呼吁我们青年学生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培养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能把握住“蓝碳”经济的新风口,努力将自身专业知识与“蓝碳”实际运用相结合,为我省发展海洋蓝碳研究技术,打造‘蓝碳’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海洋碳汇,该如何发展?朱老师有话说#FormatImgID_1#

“发展海洋碳汇,加速核心技术攻关是关键。”朱老师在会上这样说。要围绕“蓝碳”的基础前沿研究、海洋碳汇监测、海洋再生能综合利用、海洋行业减排、渔业碳汇能力、碳封存、交易技术体系等方面,提高浙江省内海洋碳减排、增汇、封存等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系统谋划针对“蓝碳”研究的项目库。

朱老师还建议要构建“蓝碳”生态系统示范区。结合“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的生态修复类项目,积极引入增汇新技术,建设增汇示范工程。而我们青年学生正是未来发展蓝碳的新鲜血液和中坚力量,朱老师呼吁我们要做新时代的新农人,积极投身水产养殖碳汇行业,鼓励我们加入大型海藻离岸养殖和浅海贝藻碳汇渔业等。团队成员们在这次研讨会上收获颇丰。

随后,团队参观了象山“斑斓海岸”特色海洋渔文化,感受海洋文化特色。从空中俯瞰,一方方橙黄色的养殖设施有序排列在蔚蓝的海面上,成为斑斓海岸线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大家直观体会到了其良好的生态环境,浓郁的渔乡风情。这几年,黄避岙乡聚焦“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系统谋划,稳步推动网箱养殖升级,描绘海洋经济“蓝色图景”,实现海洋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34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师学子三下乡:聚焦留守儿童教育,共筑成长希望

在湖北省三伏潭镇鲜码村这片充满乡土气息的田野间,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走访行动悄然铺开。此次家访,旨在深入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状况,传递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共同……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周恩来精神,共燃乡村爱国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得到进一步的培养,激励他们为祖国伟大复兴树立远大理想。8月2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戏曲绘梦童心扬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让乡村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又一绚丽瑰宝,激发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8月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脊椎动物课堂启智,共筑童心生物探索梦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激发乡村学生们的探索心和好奇心,点亮学生们对于探索神秘生物世界的科学追求。7月31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开心超人舞,快乐乡村课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0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丰富乡村学生们的多彩童年,同时激发学生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促进学生们的未来发展。7月30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乡村课堂赏古韵,共鸣传统乐器美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9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间接的提升学生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与审美能力。7月29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调研富硒花生,机械化种植显成效

导语:近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者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三伏潭镇鲜码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实践聚焦于鲜码村富硒花生种植与机……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二师学子三下乡:脸谱绘就传统美,童心共赏文化韵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李苗苗)为了更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乡村学生们拉近与中华艺术的距离,领略之中独特的魅力。7月26日上午,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 李苗苗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仿生原理机器人市场前景与应用调研团成员交流心得体会
通过几天的实践,河海大学仿生原理机器人市场应用调研团队的成员重新聚在一起,分享阶段性调研过程中的感悟和心得体会。在本次交流中,参会成员依次发表了自己的实践体悟,并提到以下几个重点:一.暖意在交…
仿生原理机器人市场前景与应用调研团撰写调研报告
青春正当时,水之子在行动。2023年7月,河海大学仿生原理机器人市场应用调研团队在学校“三下乡”活动的感召下,在实践中体察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贡献青春力量,前往启东市,南通市,郯城…
安徽学子三下乡——共筑美丽童心,牢记民族使命
安徽学子三下乡——共筑美丽童心,牢记民族使命今天是六月二十七日,是我们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天。阳光明媚,天空晴朗,空气清新,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为了宣扬民族文化,提升孩子们对民族的认知,安徽工…
江苏学子三下乡:用心护航,为患解难
为在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德和责任意识,江苏师范大学暑期下乡团队成员叶安鑫、万文静、于慧、冯欣、刘羽翮、腾辰、王任宇、陈炫竹、吴凡、顾潘天淏、赵可言、王渤、于文星、李坤遥、张晗、樊昌宇、孟千楚…
以诚信为基石,追求卓越成就
2023年7月2日,塔里木大学小胡杨教育帮扶团在第三师图木舒克市54团学校班级举行“以诚信为基石,追求卓越成就”-诚信考试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此活动的亮点…
南药科技社会实践队:白果篇
白果是银杏树除去肉质外种皮的种子。银杏又叫公孙树,生长缓慢,属于慢生树种,一般栽种20年方能结实产白果,30年方进入丰收。古人说“公种而孙得食”,爷爷栽下银杏树,自己享受不到成果,自己孙子那辈得人…
助力乡村医疗振兴,普及医疗卫生知识
为助力乡村医疗振兴,宣传医疗卫生文化,7月2日滁州学院医疗卫生宣传实践小分队一行5人前往泗县草沟镇瓦韩村开展为期7天的医疗卫生知识宣传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当地的医疗卫生状况,去当地养老院给老…
重庆学子三下乡:相聚在一起 共扬敬老情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不断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扬青年学子的时代先锋作用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2023年8月4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江送巴南水共筑振兴梦”乡村…
南药科技社会实践队:藏红花篇
说起藏红花,相信对于女性朋友来说也是比较熟悉的,像藏红花也是一种比较名贵的补品,价格也是比较昂贵,适当喝一些藏红花泡水的话,还对身体有着极大的好处。在《本草纲目》中也是具有记载的,藏红花能够促…
暑期社会实践——社区志愿服务及船厂参观
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总结7月3日——7月9日,我参加了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现场,志愿者们走进各个单元居民家中,向社区居民发放了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并耐心讲解垃圾分类的概念与意义以及如何进行垃圾分类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