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常州留青竹刻的历史和传承

来源:常州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 作者:石尧

大学生网报网常州7月22日电(通讯员 张春晗)

6月27日,为积极响应学校暑期社会实践号召,常州工学院“寻访非遗文化-留青竹刻”实践小队来到了常州白氏留青竹刻馆展开调研。

留青竹刻发展史

留青竹刻,是汉族传统的雕刻艺术,即是用竹子表面一层青皮雕刻图案,是以竹子表面一层薄薄的竹青为雕刻图案对象,铲去图案以外的竹青,露出竹青下面的竹肌。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以白士风、徐素白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竹刻名家,将常州留青竹刻艺术推向历史的新高度,2008年常州留青竹刻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常州白氏留青竹刻

到达常州白氏留青竹刻馆,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竹刻,墙上还挂有白雪飞女士的介绍,白雪飞女士的孙子正在做着竹刻,认真而严谨。通过白雪飞女士得知,白氏留青竹刻比起徐氏更胜在实,白雪飞女士的父亲白士风先生是擅刻花鸟和人物的高手,他刻的梅花,主干苍劲,老枝斑驳,花瓣柔纤,花蕊细微,似乎沁出淡淡花香,大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真境、妙境。他刻的鸟儿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羽毛丰满且特有立体感,细微处丝丝缕缕,清晰可见,触手可摸。其真、其实、其活,让人倾倒,让人赞叹。花鸟如此,人物亦然。白士风先生所刻《春风》,有一对放牛娃,一个老练,神态自若;一个胆怯,其状呆板,两个人物神情皆真切、实在,如同生活中的真人。白士风先生的留青艺术之所以称为常州大家,乃至中华大家,是社会公认的,也是全国名家推崇而有定论的。

图为留青竹刻工作室的介绍。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凯迪 摄

竹刻工艺的传承和保护

白雪飞女士提到,留青竹刻的发展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如今已成为一门精湛的工艺美术形式,它广阔的发展前景被世人所瞩目,这在当今众多生存艰难的民间工艺美术中是罕见的。留青作为竹刻的一种,虽是“小器”,但却需要精雕细琢,很多优秀的竹刻艺人不仅要具备熟稔的刀工技法,还需要掌握一定的书法和绘画的基本功。例如徐素白、白士风、白坚仁、徐秉言、先生等常州竹刻艺人都十分重视学习,徐素白之子徐秉言每刻一幅作品时必先仔细构思,做到对画面的布局胸有成竹。在把握整体风格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认知和情趣进行雕刻,因此所刻的作品布局丰满而有层次,主题突出兼具形象生动的极佳效果并把古画的风骨结合进画面中,把书法的意蕴融入到竹刻中,使自己的竹刻工艺品更具文化内涵。然而,常州留青竹刻的创作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例如缺乏内容上的创新和突破,题材大都比较趋近于国画,很少涉及其他方面内容。竹刻艺人在提高自身的艺术造诣之外,还可以围绕常州留青竹刻不断的进行产业拓展,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迎合当代的文化思潮,加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提高其适应和生存能力。在内容上,可以尝试多种题材,而不仅仅是国画中常见的诸如花鸟、人物、山水等题材的书画。时代不同了,人们的审美趣味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因此可以改变一些以传统为上的思想,增加更多的原创内容,用传统的表现手法反映现代生活,并不断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常州留青竹刻当下面临的挑战

当问到白雪飞女士留青竹刻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面临的种种困难时,她说大约有四个原因。造物的价值观的改变,常州留青竹刻的造物价值取向在今昔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传统手工艺人的缺失,常州留青竹刻目前在技艺传承方面面临着严重的传承人才匮乏问题,传承人是守住民族技艺的核心,也对非遗文化技艺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如果社会不加大对技艺传承人和创作者的保护和物质扶持,常州留青竹刻在技艺传承人流失方面会越来越严重;传统工艺流失,前面提到的非遗传承人的严重缺失对传统工艺的流失也造成直接性影响,从事留青竹刻的人越来越少,并且趋向于老龄化,导致传承主体为极少数的权威人士;社会多元文化冲击,如今大部分人都迷失在大数据的网络环境下,沉迷数码产品中的新鲜事物,对枯燥繁琐的手工艺无法产生兴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29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教育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1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的线上辅导活动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学生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1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三次语文线上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学习文言……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提高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水平,8月10日,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开展第四次数学教育活动。支教团成员带领着学生们预习新课,为他们讲解着新的内容,并给他们拓展一些内容……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 “云上课堂”支教团开展线上辅导活动

为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集体意识,引导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8月1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云上课堂”支教团在线上举行课堂学习活动。活动过程中,支教团成员给孩……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从英语的视角出发,拓宽孩子视野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七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二堂英语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用英语的视角欣赏青岛,同时给朴

8月9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二次英语课,这也是第七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为留守儿童继续讲课。这是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的第六天讲课,同时也是第三堂数学课。讲课过程中,老师与……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学堂”支教团爱心助力,为爱而行

8月8日,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云上课堂”支教团老师用云课堂开展第三次数学课,这也是第六天讲课。在本次活动中,支教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表现出奉献的魅力。老师在课前先是放…… “云上课堂”支教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三下乡感悟:物理科普进乡村,物理知识广流传
在参与河南城建学院数理学院科普实践团队的志愿者活动中,我有幸前往平顶山市卫东区蒲城村儿童之家与光明路小学,为农村孩子们带去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物理小实验课堂。这次经历让我深刻感悟到了农村教育的困境…
二师学子三下乡:追寻红色印记,传承革命精神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为中国人民赢得了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的权利。在辛亥革命博物馆中,我们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了解了许多先烈们为实现国家独立、民主政治而付出的艰辛努力。参…
武汉纺织大学:走访援疆干部企业,传承伟大援疆精神
为进一步讲好援疆故事、传承援疆精神,感受红色文化,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建设大美新疆的伟大事业中,武汉纺织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生我材”实践团于7月23日奔赴湖北省对口援疆地区——新疆博州,…
长理三下乡|深入基层调研,对话优秀校友
【长沙理工大学8月7日讯】(通讯员彭笠邓诗芮)8月6日,交通学院“红色使者下基层”实践团前往“杭绍甬高速杭州至绍兴段越东路互通连接线工程第一合同段”项目部,深入了解工程项目基层的发展情况,感受交通…
农林学子三下乡:植物的脉络印在纸上,生命的艺术拥入怀中
当今社会,教育被普遍视为塑造未来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对比发达的城市,县镇、乡村仍然面对着教育资源贫瘠的难题。面对这一现实,有一群充满热情和忍耐力的年轻人决定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去点亮那些边远…
调研中的思考:脱贫成果与长期挑战
调研中的思考:脱贫成果与长期挑战这个暑假,我有幸参加了重庆大学五彩石暑期支教调研活动。通过在华溪村的实地调研,我获得了许多难忘的体验与宝贵的收获,不仅拓宽了自己的眼界,也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
万物生长实践队暑假调研活动纪实
万物生长实践队暑假调研活动纪实袁俊杰(生命科学学院2101班)中国青年网咸宁7月27日电(通讯员袁俊杰)为调查社区居民对保护生态环境及其相关法律的了解程度,2023年6月28日下午,湖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万物…
农村教育的挑战与机遇:我在下乡活动中的感悟
(通讯员:齐富豪)这次下乡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科学普及对于农村地区的重要性。在我们前往的农村小学,我看到了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渴望和对科学实验的兴趣。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孩子们很…
万物生长实践队暑假调研活动心得
万物生长实践队暑假调研活动心得袁俊杰(生命科学学院2101班)在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我们院万物生长实践队开展的实践活动。这次活动旨在让我们大学生运用自己学习的知识,调查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增强…
西建大学子三下乡:缅怀先烈志,共铸中华魂
为激励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近期赴陕西省西安市户县东索村与各纪念馆党史学习实践暑期社会实践团分别前往东索村革命烈士纪念馆,西安革命公园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