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彝路前行,绣出南华振兴新图景

来源: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作者:梁新茹

履践致远,奔赴云南南华不懈求索;躬行不辍,力助彝绣之花满园春色。

2023年暑假,14名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东大学子相聚组成“交织彩彝”社会实践团,前往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共同书写乡村振兴与新时代青年的东大故事。

(实践团成员与绣娘合影)

乡村振兴“靠人才”,留住人才“靠后方”

为缓解绣工们对子女暑期留守家中的担心,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实践团在彝绣工坊开设了“交织彩彝 七彩假期”抚育班。团队通过开展绘画手工课、科普实验课等多项美育、科学类课程,锻炼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与实践能力。同时,实践团策划“JOIN答疑室·彩彝班”,招募东大志愿者开展长期一对一精准教育帮扶,切实分担绣工们为人父母的教育责任;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一颗关于爱和知识的翅膀,带着他们飞出大山。

(团队成员正在辅导绣工子女功课)

人才赋能“引活水”,驱动引擎“聚力兴”

“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绣娘人手紧缺、高水平绣娘不足一直是制约彝绣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7月19日,实践团成员与曲栩副县长,省级非遗传人丁兰英老师,绣娘代表以及中国石油大学的同学们一同开展了座谈会,与绣娘共商彝绣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共同探讨彝绣产业人才引进与培养方案,研究如何能吸引更多高质量人才和零散绣娘加入产业振兴的队伍中来,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

(多方共商彝绣发展,助力产业振兴)

彝绣传承“增新颜”,东大智慧“添亮彩”

彝绣这一传统技艺长期以来面临着“看着美丽,穿不出出去尴尬”,古老的技艺难以适配当代年轻人的审美。实践团成员在参观至善彝绣馆,深入了解精美的彝绣工艺品从设计稿纸到制成的全过程后,体验并参与了相关彝绣创意文化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将于至善彝绣馆的工作人员共同打造具有东大故事、东大特色、东大内涵的南华彝绣工艺品。在保留传统彝绣技法文化内涵的同时,对产品进行特色化、时尚化改造,吸引更多青年人的关注,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团队成员与工作人员共同探讨文创设计稿)

宣传矩阵“展风采”,多元传播“兴文化”

团队制作的《走进绣娘的一天》系列纪实性影片聚焦平凡绣娘,讲述她们与彝绣的情缘和故事。同时,新媒体的宣传矩阵:抖音、B站、微博、公众号等自营账号的投入运营成为彝绣文化的科普和宣传提供重要阵地。

创新驱动“开新局”,数字赋能“显力量”

实践团深度挖掘彝绣图案、绣法等非遗资源,更新并完善南华彝绣数据库。同时,团队还对彝绣纹样、配色进行特色化、时尚化改造,与彝绣馆共同推出具有东大故事、东大特色、东大内涵的彝绣文创产品。此外,实践团基于VR全景技术,1:1还原至善彝绣馆一期项目,与南华县共同打造至善彝绣馆·线上全景展厅,为南华彝绣交付了一份“科技名片”。

(团队所打造的“至善彝绣馆·线上展厅”场景)

市场调研“明方向”,产业共商“谋发展”

针对南华彝绣产业发展现状,实践团深入开展市场调研,走访南华县多家彝绣乡镇企业和合作社,近距离了解彝绣乡村企业的运行模式;对话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七彩彝州工艺品刺绣加工厂总经理丁兰英老师,广泛走访当地政府官员、彝绣企业负责人、绣娘等人,形成完整的市场调研报告;并通过市场反馈结果,探寻目前南华彝绣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时,实践团开展“共商南华彝绣发展”座谈会,与当地绣娘共同探讨南华彝绣发展方案,全方面助力产业可持续性发展。

(团队成员与人民网记者共同采访非遗传承人丁兰英@赵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28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筑梦旅程记,难忘支教行

筑梦旅程记,难忘支教行学校:扬州大学音乐学院姓名:余丹丹“幸好,人生有离别。因相聚而幸福的人,离别是好的,使那些相思的泪都化成甜美的水晶。因相聚而痛苦的人,离别最好,雾散云…… 余丹丹 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查看全文 >>

有限的时间,无限的阳光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爱无处不在”阳光协会的这句宣言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支教,今年已经是第十五年了,一届又一届的支教队员将爱和知识接力传递,阳光协会与大别山这个地方…… 张瑛 扬州大学农学院查看全文 >>

星火燎原

星火燎原——扬州大学阳光协会支教队员曹倩倩“恨江郎才尽,无法描摹你的眉眼”。当我提笔写下这段青涩回忆的瞬间,脑海中满溢着你们羞涩真挚的笑脸,却不知从何处下笔,只好将自己也理…… 曹倩倩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扬州大学阳光协会实践团队赴金寨县开展支农支教活动

扬州大学阳光协会实践团队赴六安市金寨县开展支农支教活动疫情爆发,每个人在家自我隔离,社会发展严重停滞。武汉封城,红区示警。城内一片死寂,城外惊心动魄。人们开始惧怕武汉这座历…… 诸仁 扬州大学查看全文 >>

扬州大学阳光协会实践团队赴六安市金寨县开展支农支教活动

扬州大学阳光协会实践团队赴六安市金寨县开展支农支教活动疫情爆发,每个人在家自我隔离,社会发展严重停滞。武汉封城,红区示警。城内一片死寂,城外惊心动魄。人们开始惧怕武汉这座历…… 诸仁 扬州大学查看全文 >>

愿下一年相遇,你们还能记得

愿下一年相遇,你们还能记得——阳光协会支教团成员周玥尧回忆起这几天的点点滴滴,心中有说不完的感受,可却迟迟没有下笔,不知从何开始写……想了许久,想起了余秋雨先生的一句话。他…… 周玥尧 扬州大学农学院查看全文 >>

身处千里外,心在咫尺间

身处千里外,心在咫尺间——阳光协会支教团成员吴芳琳细雨如丝,紧促而有节奏地滴落在窗沿,一如我当时的心跳。我焦坐在电脑屏幕前,目光聚焦于右下角的时间上,眼望着它缓慢地变化着数…… 吴芳琳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等我赴你们的约

等我赴你们的约——-阳光协会支教团成员钱相玲“同学们,早上好呀!”“老师好”“那我们开始上课啦!”叮铃铃,闹钟响了,原来,是梦。支教还剩没几天就结束了,可是我的心似乎留在了大…… 钱相玲 扬州大学农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会计二班青年马克思实践小组开展第一次活动

2024级会计二班开展青年马克思实践第一次活动小组成员观看二十届三中全会视频(通信员杨俊杰万昊儒)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

音乐会通讯

11月22日晚,山东大学(威海)歌声飞扬协会于玲珑学堂举办了“乐动心弦,梦绘未来”主题音乐会。本次音乐会旨在丰富师生的校…

心梦交织的志愿华章

在城市的角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红马甲,如同一簇簇温暖的火焰,汇聚成名为“心语汇梦”的志愿服务队。“心语”是心灵…

爱汇聚,筑梦想

在熙熙攘攘的城市街头,或是宁静偏远的乡村小道,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以爱为帆,以梦为桨,“心语汇梦”志愿服务队如同一颗…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携手并进 心灵共鸣”餐厅沙龙活动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号召,提升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帮助他们有效释放心理压力,11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

最新发布

理解残疾人
大学生网报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卿瑞阳)扶残助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能常会接触到残疾人,我们有义务对这部分群体进行关心,关爱。而关爱…
走进课堂,师范生暑期实习感悟
为响应“三下乡”号召,作为一名师范专业的学生,今年暑假在认识的老师的帮助和学习机构负责老师的看重下,我有幸在我家乡的一家学习机构担任补习老师一职。在实习期间,我深入了解了作为教师在课前、课中、…
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疾人
大学生网报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卿瑞阳)扶残助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能常会接触到残疾人,我们有义务对这部分群体进行关心,关爱。而关爱…
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大学生网报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卿瑞阳)扶残助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能常会接触到残疾人,我们有义务对这部分群体进行关心,关爱。而关爱…
援助在行动
大学生网报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卿瑞阳)扶残助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能常会接触到残疾人,我们有义务对这部分群体进行关心,关爱。而关爱…
残疾人权利:我们关注
大学生网报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卿瑞阳)扶残助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能常会接触到残疾人,我们有义务对这部分群体进行关心,关爱。而关爱…
心愿支教·筑梦课堂
今天是心愿支教团队来到上坊社区进行志愿支教活动的第二天,经过短短一天的相处,同学们已然和老师们熟络了起来,课堂气氛越发轻松有趣。首先,团队队长顾励老师给同学们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将红…
以杆秤打开校园科学实验的大门
以杆秤打开校园科学实验的大门“哇,我知道杆秤是怎么称重的了!”7月22日下午,浙江外国语学院赴金华浦江“蒲公英”传统文化送教下乡团队成员陪伴小朋友们一起,上了一节妙趣横生的科学实验课。课程以简易杆…
汽院学子三下乡:共筑希望,关爱留守儿童支教计划
支教活动旨在为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期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未来发展。我们将派遣一支充满教育热情和专业知识的支教团队前往目标地区,与当地的学校和社…
发展残疾人事业
大学生网报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卿瑞阳)扶残助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能常会接触到残疾人,我们有义务对这部分群体进行关心,关爱。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