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的宝贵财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是贯彻落实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7月10日,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谷稻茶香调研实践队前往漳州市平和县崎岭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经过前期资料收集,实践队了解到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降低茶叶的品质,对环境造成污染,但为了除害虫、除杂草,不得不使用农药,因此国家规定了茶叶中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而在实地调研中,实践队发现在新陂村和彭溪村中,村民较少使用农药与除草剂,一部分农户几乎不使用农药和杂草,主要通过人工除草等方式来解决杂草,保护生态环境。并且,白芽奇兰种植区域内没有工业污染,水质清澈、纯净,是理想的农业用水,保证了白芽奇兰生产过程中的无污染的水源,为种植出高品质的白芽奇兰提供保障。
图为实践队进行调研
据介绍,崎岭乡作为白芽奇兰原产地,为促进白芽奇兰茶产业链发展,从人才引育、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入手,建设了平和社科基地,将通过对茶产业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聚焦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创新链与茶产业链融合。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日益增高。在此过程中,转变发展理念是根本,发动基层干部带动作用,唤醒广大农民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才能真正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图为实践队与村书记合影
文/高佳怡 图/罗欣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27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