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色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为了解中国沂蒙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7月1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踏红色足迹,寻沂蒙记忆”社会实践队,来到山东省沂南县沂蒙红嫂纪念馆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聚焦沂南县红嫂精神传承,将展馆参观与调查采访相结合,着重学习沂蒙老区人民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
7月1日,实践队来到沂南县进行走访调查。沂南古称阳都,历史文化悠久,红色资源富集。沂南是沂蒙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沂蒙精神的主要发源地,是红嫂精神和《跟着共产党走》歌曲的诞生地,被誉为“山东小延安”。我党领导的第一个省级民主政权——“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1940年8月在沂南青驼寺成立。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等200多位将帅都曾在沂南战斗和工作过。全县先后有30余万人次参军支前,牺牲1万余人,涌现出了“沂蒙红嫂”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模人物,是“全省双拥模范县”。大青山突围战遗址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
实践队来到红嫂纪念馆,在当地人员的带领下对于整个展馆进行参观学习,参观了包括“红色沂蒙山”、“沂蒙红嫂群体”、“永远跟党走”在内的等九个展室。沂蒙红嫂是沂蒙老区女性支持革命、献身革命、无私奉献的群体形象。通过众多真实生动的英模事迹,纪念馆再现了当年沂蒙根据地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难忘历史,再现了当年沂蒙人民“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大爱情怀。从此次参观学习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沂蒙红嫂精神的伟大,感受到了战争年代革命前辈的战斗精神,深深感受着革命老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更是对于当代青年人的一种精神上的教育与启迪。
同时,在当地人员的介绍下,实践队也深刻了解了沂蒙红嫂的感人故事。如,《沂蒙大姐李桂芳》展室:再现了李桂芳在孟良崮战役中率领妇女用肩膀扛起“火线桥”的感人故事,讲述了沂蒙“红嫂”在孟良崮战役中展现出来的聪明智慧和坚韧不拔的勇气,是她们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托起了通往革命胜利的桥梁。而《拥军妈妈胡玉萍》展室:主要展出了全国爱国拥军模范胡玉萍拥军长达60多年的事迹。从少女时代拥军支前、护理八路军伤员,抗美援朝时为国家捐款捐粮,六十年代学雷锋,把“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到了辽宁抚顺。在抚顺的27年间,靠养猪、拣废品,胡玉萍捐款捐物达15万多元,上交党费10400元。60年中,她为国家、为军队奉献了执著的大爱和一生的真情。沂蒙的红嫂故事,感天动地,流传下来体现的都是沂蒙的红色精神,这不仅仅是红嫂的个人故事,更是沂蒙的红色历史。这带给新时代青年的便是一种思想深度的升华,以及精神境界的提高,更提醒我们要怀有爱国精神,投身于祖国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
图为实践队成员参观红嫂纪念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晓梅 供图。
在红嫂纪念馆参观的同时,实践队也采访了一同来参观学习的单位组织中的退伍军人和党委书记,他们表示,“红嫂精神是指在革命斗争年代里,沂蒙老区人民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爱党爱军的崇高精神。我作为一名新的党员,一名党支部书记,我将把此次学习作为契机,带领支部成员学习红嫂精神,同时也希望年轻一代不忘初心,不断精进,当好新时代的红嫂!”
图为实践队成员采访退伍军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晓梅 供图。
在实践参观走访活动中,实践队还采访了安徽师范大学的“三下乡”实践队成员,针对为何来到山东学习沂蒙精神,该同学表示,“因为我们之前有了解到沂蒙这边的红色文化非常的深厚。我们虽然是安徽人,但我们不仅限于安徽的文旅文化,我们想学习全国不同的文化,每个地方的红色文化它是有各自的特点。临沂这边驻村和红嫂的精神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也是独一无二的。”是的,沂蒙的红色精神不只是山东的财富,更是中国的,中华民族的财富,新时代的青年人更需要努力将沂蒙红色精神进一步传承下去。
图为实践队成员对于安徽师范大学实践队进行采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晓梅 供图。
青山无语,丰碑永存。昔日金戈铁马地,已成为我们的红色教育大课堂,使新时代的
青年进一步学习了解到中国的沂蒙红色精神,更加怀念在战争中牺牲的英勇革命先烈,沂蒙红嫂不朽的英名和光辉业绩将永远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更铭记在一代一代中国人的心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24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