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同沐阳光雨露,播种希望大树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李梦瑶

同沐阳光雨露,播种希望大树

——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全员参与”现状”的研究

□李梦瑶(文学院2202班)

【摘 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的必然逻辑和内在要求。它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乡村振兴不仅要注重发展经济和改善村民的物质生活,还需要重视传承优秀文化和培育良好社会风气。加强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随着小康社会目标的基本实现和脱贫攻坚的胜利,农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村民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新阶段这个过程中,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物质文明建设依然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正确处理乡村振兴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是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的基础。在新时代条件下进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村全员参与其中,需要国家、社会、学校三个主要教育场所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乡村振兴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全员参与

一、调查背景

乡村振兴旨在促进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其中重要的方面之一备受关注。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旨在培育健康向上的农村社会文化环境,提升农民的精神追求和文明素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对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全员参与”的现状进行调查,有助于了解当前乡村社会的文明意识、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调查,可以深入了解乡村居民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注程度、参与意愿以及已经参与的具体形式和活动,从而评估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和成效,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和指导。此外,调查还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为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针对性的措施和策略。

因此,调查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全员参与”的现状可以为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促进乡村社会健康、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二、调查目的和意义

(一)调查目的

通过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各地村规民约中,并激发农民群众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道德的力量对农村、农民个人不文明不规范的行为进行管理和约束,这是推动开展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的重要途径。在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适应乡村社会发展实际,打造坚强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文明,对于构建以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导向的乡村治理体系十分重要。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变农村面貌、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有效手段。

实现精神文化境界的极大提升,即同时满足广大乡村地区群众对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美好需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持,同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又为乡村地区群众精神文明的提升提供经济支持,只有二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下,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极容易被忽视,这也导致了乡村文化发展出现空缺。通过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目标的多维融合,更好满足乡村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进而解决乡村文化发展滞后的问题。

(二)调查意义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至关重要。以下是几个重要原因:

促进社会进步: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强调人文关怀、道德伦理、美德传承等价值观念的培植。这有助于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和公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

增强社会凝聚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加强社区和乡村居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促进社会团结和融入感的形成。这将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保护传统文化: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强调本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可以激发人们对乡村的认同感,维护乡村文化的多样性。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强调乡村的可持续发展,鼓励环保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推动乡村生态文明的建设。

促进经济发展: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通过提高乡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价值观念,有利于培养乡村创新创业的氛围,促进乡村经济的繁荣。

综上所述,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它对社会的发展、稳定以及人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主要概念

(一)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指发挥乡村地区的资源和潜力,提升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实现城乡发展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和难点,包括农业、农村、农民,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须突破的地方。乡村振兴战略是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乡村振兴的路径:

1.产业振兴

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和旅游业等。通过产业振兴,可以提升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2.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包括道路、桥梁、供水、供电、通讯等。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高乡村地区的生产力和生活水平。

3.人才引进

引进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可以带来新的思想、新的技术和新的经验,促进乡村地区的发展。

(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包括农村思想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它是相对于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来讲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随着物质文明建设发展而发展的。一方面,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带来了广大农民精神面貌的变化,思想观念的改变,开阔了视野,渴求建设新生活。另一方面,物质文化建设的发展,也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不断提出新任务和要求。乡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之间是互相促进、密不可分的,一个乡村只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兼备,才能达到人民心中满意的村庄的形象。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的必然逻辑和内在要求。它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性和战斗性同时,结合改革开放、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引导农民摆脱小农经济思想束缚,加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大力普及农村文化样学技术教育,丰农村文化生活。

乡村振兴不仅要注重发展经济和改善村民的物质生活,还需要重视传承优秀文化和培育良好社会风气。加强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随着小康社会目标的基本实现和脱贫攻坚的胜利,农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村民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仍然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处理乡村振兴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是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的基础。

(三)全员参与

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全员参与是质量管理有效运作的基础。组织中的各级人员是组织最根本的组成部分,是组织最重要的资源。全员参与的关键词是“充分参与”。如何体现充分参与?这需要两方面的积极因素:一方面是领导要为员工创造能充分参与的内部环境;一方面是员工本身应具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奉献自己所有的聪明才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层次的提高,对人的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等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自我完善,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培训,企业为员工不断创造机会,不从而断地增强他们的能力、知识和才干,,在工作中才得到了发展。

而在此次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全员参与”现状”的研究中,“全员参与”是指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所有乡村里的老年人、中年人、大学生和青少年都是包括建设者在内的所有受益者、建设者。通俗来说就是每一个人都要参与到乡村精神文明中或者参与到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去。

四、调查方法

(一)地域选取问题

文化速递实践队于阳新县排市镇开展调查问卷、访谈、支教等多种活动,对进行研究。因此,调查地域即为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排市镇。

(二)对象选取问题

文化速递实践队在阳新县排市镇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年龄段分布较为广泛,对象身份也各有不同。因为是在乡村进行调查,且课题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全员参与’现状的研究”,结合乡村的现实情况,调查对象多五十到六十岁的普通村民,以及十岁左右的青少年。

(三)问卷回收情况

此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581份,有效问卷达581份,问卷有效率高达100%,问卷回收情况较好。

(四)数据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线下问卷由各队员随机发放至阳新县排市镇居民手中,居民填写后队员们及时对数据进行回收,根据回收的问卷填写的内容,进行线上导入问卷星,接着得出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在访谈时,做好相关的记录并及时整理成文件保存。此次报告数据具有客观性、准确性、真实性以及科学性。

五、基本信息

(一)了解程度

此次调查中,有一半的被调查人员都对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比较了解,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村民们能根据字面意思能推断出是在乡村中举办的或开展的一些跟文化有关的活动,另一部分原因是在村子里原本就举办过一些跟精神文明有关的活动或者有文化祠堂之类的建筑。所以部分青少年还是对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了解一部分的,但了解的仍然不够深刻。阳新县排市镇属于乡村,经济发展滞后,地理位置偏僻、发展水平不高,乡村里的年轻知识分子大多在外求学或定居,所以目前在乡村生活的多是一些老年人和一些儿童,教育水平不高,所以还有27.88%的村民不太了解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而被调查的村民里还有一小部分知识水平比较低的老人和一些儿童,这也就得到了还有5.16%的受访者完全不了解此次课题。

(二)年 龄

此次调查问卷填写对象的年龄不同,各年龄层皆占有比例,其中,18岁以下人群占比6.54%,由此可得被调查人员中只有极少数是知识水平较低的儿童。18-30岁人群占比73.32%,30岁以上人群占比20.14%。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调查人群多集中在18-30岁,30岁以上也有所占比,18岁以下占比最少。调查数据显示,有能力填写问卷的极大一部分都是一些假期返乡的青年,这也直接反映了排市镇大部分的老年人和青少年知识水平较低,没有能力独立完整的填写问卷。这也侧面反映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主要需要注意的是乡村里面的一些老人和青少年。

(三)政治面貌

此次问卷填写对象中共预备党员/党员占比10.33%,共青团员占比52.32%,群众占比37.35%,共青团员占比最高。调查数据显示填写问卷的大都是假期返乡的青少年和大学生,还有一部分是普通村民,一小部分是中共党员,说明村民里有一部分老人是中共老党员,属于基层党组织,说明他们都是中共的坚实拥护者,他们既属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贡献者,也是受益者。

六、存在问题

(一)国家、社会层面

1.国家政策不全面

大多数基层党组织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时,没有从当前农村现状和乡村全面振兴大环境出发,思考出适应农村工作新形势需要的方法和手段,只是盲目听从上级安排,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工作特色不强,对新矛盾化解不力。这使得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匮乏,形式单一,部分群众受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的影响,难以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不利于农村社会文明淳朴氛围的形成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

2.经济支撑不足,活动场所欠缺

调查数据显示,有61.62%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乡村振兴中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目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突出表现为文化设施陈旧落后、利用率不高等,部分村镇无正规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没有专门的文化场馆,规模小,设施缺乏,设备老化占绝大多数,实际使用率极低;没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大部分来自上面的文化进基层活动,非常流于表面,无法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的迫切需求。农村精神文明阵地薄弱,文化载体作用发挥不足。

(二)学校层面

1.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桎梏

乡村学校的教育目标通常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技能,因此对学习成绩的重视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如果过于强调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

首先,过于关注学习成绩容易造成竞争压力过大。学生在学业上的竞争可能会导致他们忽视了其他重要的方面,如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个性发展。这可能会损害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

其次,忽视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可能会导致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学生需要通过与同学、老师和社区的互动来培养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如果学校只关注学习成绩,忽略了这些方面,学生可能会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困难。

此外,忽视学生精神文明建设也可能影响他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公民责任感和社会价值观。这有助于塑造学生的积极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帮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益的公民。

综上所述,乡村学校需要平衡学习成绩和学生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通过综合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丰富、有意义的教育环境。这将有助于培养素质全面、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乡村青年。

2.相关教育资源缺乏,.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学校和教师普遍不重视精神文明的发展,因此相关课程和活动较少,且没有重点教授精神文明的老师,学生无法在学校的文化阵地感受到精神文明。

(三)家庭层面

1.家长对学生精神文明方面的发展的重视程度较低

由于近几年学生升学的压力持续提高,家长越来越热衷于给孩子在课外报名补习班。这样一来,学生除了在学校的生活,就是一些课外补习班和兴趣班,家长没有给学生一些参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机会。从而造成了整个乡村的青少年普遍缺乏精神文明的现状,同时学生家长在内的中年人格外缺少对精神文明的追求。

2.青少年学习积极性不高

“唯分数主义”大大增加了青少年的学业负担,青少年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很少会有多余的时间去进行其他的活动,参观农博园、体验农村生活、体验耕作辛苦等等。青少年如今的学业压力山大,对于农耕等实践活动,既是缺乏机会,亦是缺乏精力,这大大的消减了青少年学习耕读文化的积极性。

七、问题出现的原因

1.基层组织没有重视,没有落实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从问卷调查数据得知,有42.86%的受访者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献力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是志愿服务者,但是志愿服务者既没有固定的地点开展活动,也没有固定的人群和固定的时间,所以现状就是本应该作为建设主体的基层组织并没有落实到位,反而是社会上的志愿者来完成这一重大任务,这当然是远远不够的。

2.乡村人民重视物质财富多于精神财富同时缺少时间

调查数据显示,有近七成的受访者认为目前阻碍乡镇农民群众参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因素是乡村人民重视物质财富多于精神财富同时缺少时间。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在思想上难以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对精神文明建设缺乏认识,导致其积极性不高。且精神文明建设宣传主要依靠传统的方式,难以提高宣传的效果。同时由于乡村要做农活等,大部分农民都缺少时间接受精神文明的熏陶,比如去祠堂、阅读书籍等活动。

3.缺少活动场所和活动资金

目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突出表现为文化设施陈旧落后、利用率不高等,部分村镇无正规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没有专门的文化场馆,规模小,设施缺乏,设备老化占绝大多数,实际使用率极低;没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大部分来自上面的文化进基层活动,非常流于表面,无法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的迫切需求。

4.部分乡村干部没有监督落实

部分乡村干部在农村建设过程中重经济、轻文化,对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够重视,认为经济的发展才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忽视了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甚至为应付上级检查做表面工作,形式主义严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性、覆盖面不足。基层党组织思想认识不到位,组织作用弱化,工作方式方法单一,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物质基础投入不足。有少部分农村基层干部的组织力、领导力、凝聚力和发展力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八、问题解决的对策

(一)国家、社会层面

1.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

从问卷数据看来,有一部分村民是中共老党员,他们更应该以身作则,发挥自己的带头作用,积极配合村委会制定、实施推动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增强党员党性,要引导党员群众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保持基层党组织成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激发他们走在前列、干在实处,争当排头兵。乡镇党委、政府要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村委会干部要以身作则,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避免面临突击检查的被动状况

2.加大财政投入

基层党组织必须长期坚持把农村精神文明创建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设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资金,确保专款专用。加强农村文化活动室、阅览室、文化宫、文化祠堂或广场、农家书屋和健身活动场地的建设,确保农民参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配套的基础设施齐全完善。

3.积极运用互联网吸引人才

运用“互联网+人才”的方式方法,打造城乡人才互通、村村人才交融的平台,完善农村人才保障机制,加大农村对各行各业人才的吸引力度。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通过网络以及传统宣传方式对在外务工群众回乡创业开展动员工作,提高广大农民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农民需求向高层次转化,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塑形。

4.搭建平台构建文明实践共同体

搭建便捷高效、多样化的志愿服务平台,以城带乡,开展点对点帮扶,利于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强化精神文明建设人文关怀。其次,加强志愿队伍培训,实现队伍专业化、多样化。积极吸纳社会组织、企业、社区、公众等多元参与,形成 “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的社会治理文明实践新格局,强化基层精神文明建设队伍。最后,强化志愿组织的思想引领,坚持服务方向正确,构建“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通力配合、社会共同参与”的文明实践共同体,共同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整体推进。

(二)学校层面

1.创新开展特色课程内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乡村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增加学校课程中精神文明教育的内容,例如开设道德与法制课程、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等;组织各种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加强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

2.在实践中深化学生关于精神文明的了解

组织各种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强化乡村文化阵地的作用。

3.系统开展教师技能培训,提高教师对精神文明的重视

提高教师对精神文明的认知和把握,通过开展系统的培训工作,使教师更加深刻的学习耕读文化的内涵、价值取向以及当代价值。不定时开展耕读教育技能大赛,逐步提高教师传授耕读文化的能力和水平,使耕读文化得到高质量发展,有效传播。

4.加强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家庭层面

1.改变家长自身观念,做好引导者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农村一个个“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的引领。把加强家庭文明建设作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全面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让家庭美德始终闪耀着文明的光芒,引领村民们走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大路上。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文明家力量。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要取得成就,乡村要全面发挥党小组、自治小组、监督小组等基层组织作用,更要发挥家力量,只有将美好家风成为引领村民共同遵守文明,接力传承良好美德的重要抓手,才能让大多数村民觉得,美好家风也是乡村共同的优良传统,千万不能丢。只有多将“文明家庭”文明向上的好家风,成为当地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破除陈规陋习的有力抓手,才能使得文明新风在整个村庄更加兴盛。

2.提高青少年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青少年学习应劳逸结合,在学习之余,青少年应主动了解精神文明的建设现状和发展的趋势,主动到乡村里的文化祠堂或者农村书屋参观阅览,积极参加乡村举办的有关的精神文明的活动,促进自身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_2018年第29号国务院公报_中国政府网

[2]梁春媚.思政教育助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路径研究[J].吉林教育,2022(02):94-96.

[3]冯波.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4):267-268.

[4]赵明哲.“三项举措”助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J].奋斗,2020(13):50-51.DOI:10.16634/j.cnki.cn23-1001/d.2020.13.021.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19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 2021级研究生师生见面会

9月23日晚上7点,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2021级研究生师生见面会在学院楼A501隆重举行。公管学院教学副院长李效顺,土地资源管理系陈龙高教授、闫庆武教授、李鑫副教授等…… 夏凡婷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学生在第二届“哲寻杯”高校公共管理案例暨华东地区沙盘

9月26日,第二届“哲寻杯”高校公共管理案例暨华东地区沙盘决策对抗大赛落下帷幕。由我院曹明、刘秀凤老师指导的,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蒋少杰、夏凡婷、杨政组成的中国矿业大学代表队,获得…… 蒋少杰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公共管理学院召开2021级本科新生年级大会暨安全教育大会

9月29日下午4点,公共管理学院2021级年级大会暨安全教育大会在线上举行。本次年级大会由院团委书记、2021级辅导员李月老师主持,2021级全体新生参加。大会伊始,李月老师简要介绍了大学的基本…… 袁源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公共管理学院组织国庆假期留校学生观看《建国大业》

为丰富留校学生国庆假期生活,喜迎新中国72周年华诞,公共管理学院于10月1日上午9点30分,组织留校学生前往文科楼A508观看电影《建国大业》。《建国大业》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献…… 夏凡婷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我院在江苏省土地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中喜获佳绩

近日,江苏省土地学会公布了2021年度科学技术奖名单,我院喜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李效顺教授牵头,由张建老师、杨俊副教授、桑学佳老师、李永峰教授、李鑫副教授和…… 夏凡婷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我院吴子豪老师在学校升旗仪式上发言

10月1日7时30分,“逐梦青春,强国有我”庆祝新中国成立72周年升旗仪式暨2021级大学生成人宣誓仪式在国旗广场举行。校党委书记刘波、校长宋学锋等领导出席仪式。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李长贵…… 夏凡婷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开展招新活动

9月26日,公共管理学院学生会举办招新活动,此次招新面向学院21级全体新生,旨在为公管学院学生会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团结新老力量,共创公管学院的美好明天。活动前期,学生会各部门负责人…… 陆孙楠 梁羽佳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公共管理学院党站召开第十六届部长团第一次例会

为增强学院党员工作站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高效地服务学院党组织建设,10月9日下午3时,第十六届公共管理学院党站于竹三A2072召开部长团第一次例会。本次会议由公共管理学院党站副站长温煜…… 韩译心 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金融二班举办班内拔河比赛,为商学院赛事热身

金融二班举办班内拔河比赛,为商学院赛事热身(通讯员:王心远)11月20日,金融二班在张公岭校区风雨棚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传承、接力、奋斗:在志愿服务路上汇聚青春力量

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星火“e+”志愿服务团成立于2020年。服务团自成立以来,团队秉持学校“志愿者、找青科”志愿服务品牌,积…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积极参与“周末文艺广场”才艺大赛

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11月24日,传媒技术学院积极参与了由聊城大学校…

趁青春,进社区|信息学院宣讲团前往科萃苑社区开展“赓续沂蒙荣光,传承红

为铭记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红色基因在社区中代代相传,青岛科技大学“编梦沂蒙童声传颂”宣讲团与…

智能制造与电气工程学院开展2024级新生入学教育——实验室和工程实训中心

智能制造与电气工程学院开展2024级新生入学教育——实验室和工程实训中心本网讯(通讯员李海燕/文可向恒/图)为让2024级新生更…

最新发布

探寻“福”文化 传承文化基因
为探寻文化传承,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3年7月6日至7月10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赴平潭综合实验区“探寻福文化,我们在行动”实践队前往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展以探寻“福”文化为主题的…
武汉学子三下乡:探访毛嘴服装厂,共创富裕文明镇
大学生网报武汉8月9日电(通讯员付渝彤)毛嘴镇地处仙桃、天门、潜江三市交会处,北依汉水,南眺长江,距离省会武汉约150公里,交通便捷。40多年前,大批毛嘴镇人凭借裁缝手艺,到武汉汉正街、广州及周边地区…
创新课程融合设计,孕育爱绿助残幼苗 ——重庆大学青支绿野实践团课程设计纪实
2023年7月20日至8月2日,重庆大学青支绿野实践团前往重庆市酉阳县两罾乡中心校开展为期两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立足中心校学生素质教育水平,聚焦改善山区环境,充分发挥大学生专业知识储备与创新意识实践,深…
矿为衣型,绿色涅槃
7月4日下午,湖南工商大学“千年矿都桂阳县的新生路及重金属污染治理问题”调研团队赴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实地调研专业实践团队,走进了湖南宝山有色金属矿业有限公司,开展了针对桂阳县“绿色矿山”智慧转型…
特色课堂寓教于乐,智志双扶培根铸魂
中国大学生网报8月9日京山电(通讯员刘宁一)2023年7月3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希望之星志愿服务队赴京山地区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为落实乡村振兴为己任,深入乡村基层,希望之星…
做关爱留守儿童的星星之火
经过10天的志愿服务,学习和体会到了不少东西,通过这次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活动,我不仅丰富了自己的假期生活,同时也为留守儿童基地的学生送去了我的关心和照顾。在这次志愿活动中我主要负责的是3年级至4年…
盛夏乡见两罾,共踏爱绿行
2023年7月20日,为更好地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给乡区孩子送去陪伴与温暖,初步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与自主创造力,重庆大学青支绿野实践团整装前往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两罾乡中心小学校,开展以第六届西门…
深入黄河流域煤矿,智能信息化新局面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以她的博大和无私孕育了5000年的中华文明。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内蒙古是黄河上最大的流域省份。黄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内蒙古独特的自然风光的重要组成…
茶与学思志愿服务队三下乡:书山行径,学海泛舟
大学生网报恩施8月7日电(通讯员刘志羽)正值骄阳似火的八月,太阳热辣,绿荫葱葱,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为了关爱红砂村小朋友们的更好成长,以及解决当地小朋友们的作业需求,减轻家长们的负担,湖北…
理论宣讲,助力社区建设
为提高居民安全防范意识,保护村民个人安全,2023年7月6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赴平潭综合实验区“探寻福文化,我们在行动”实践队前往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城北村开展理论宣讲进社区等实践活动。宣讲活动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