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江财学子暑期社会实践:听脱贫故事 看振兴图景 悟井冈精神

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作者:贠家慰

8月9日电(通讯员贠家慰罗宇翔 胡铖杰 祝芙)为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要指示,探寻具有“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新路径,2023年8月8日至8月9日,江西财经大学“传承井冈精神,助力脱贫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江西省井冈山市神山村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观察、居民走访、深入调研,在多形式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亲身体验神山村的乡村振兴之路以及脱贫后的崭新面貌。

一、领略脱贫振兴之路

在清晨到达神山村之后,调研人员的第一站便是参观神山村的村史馆,领略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之路。在村史馆中,井冈山神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以神山村的“地理人文、习总书记关怀慰问、神山巨变、神山荣誉”四个板块为切入点,依次为调研人员介绍了神山村的脱贫过程以及乡村振兴之路。以前的神山村因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薄弱,是一个典型的“边、远、穷”小山村。2014年之前,村集体收入薄弱,主要依靠财政转移支付。村民就业主要有三种:一是到井冈山之外的地方务工:二是在井冈山市内打零工;三是在家种水稻、砍毛竹。由此造成村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群众收入大部分靠天吃饭,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2300元。

近年来,神山村党支部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持走好党建引领之路,紧扣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按照“党建为先、产业为根、立志为本、机制为要”原则,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和乡村振兴战略。同时将井冈山精神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至2021年底,实现了脱贫致富。村里人口和返乡青年也越来越多了,返乡创业也日渐火热,在致富路上各显其能。

在村史馆的参观结束之后,调研人员采访了一位村史馆的工作人员,同时也是土生土长的神山村人。工作人员在采访中谈及,从年轻时希望有大马路、有信号,到希望全村通电通网,再到如今生活的四通八达、生活便利的神山村,这数十年间的巨变离不开井冈山精神的指引,也离不开全村坚持全力打好脱贫攻坚站的坚定意志。村史馆的工作岗位优先本地居民、基地务工等便民优惠措施也实实在在地带动了每家每户的脱贫之路。

二、井冈红神山茶——精准扶贫,产业为根

神山村位于江西井冈山黄洋界脚下,这里常年云雾缭绕,空气、土壤、水等自然环境资源优异,最适合发展高山生态茶产业。神山村既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也有红军种茶、做茶的红色文化渊源。团队成员了解到,2016年神山村以“龙头企业+品牌+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进龙头企业江西井冈红茶业有限公司,率先带动成立了第一个产业合作社一一井冈红神山村绿韵茶叶专业合作社,全村21户贫困户全部登记入社。合作社通过土地入股分红,产业资金入股分红,茶园开垦、种植、抚育务工等给社员及全村农户带来收入,2016年,合作社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近万元,为神山村的脱贫攻坚做出了重要贡献。

“精准扶贫,产业为根”,只有建立了产业这个“根”才能真正建立脱贫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2017年,依托龙头企业井冈红茶业公司的品牌、技术、营销网络等优势,开发了井冈红神山茶系列产品,延伸了产业链。

在实地领略冈红神山茶产业链的过程当中,团队成员就产业链工作人员近年来的切身体验采访了合作社的负责人之一。负责人谈到,在合作社成立之前,茶叶均为小面积散种,且因为没有成熟的销售渠道,茶叶销量一直处于低迷。但在合作社成立之后,茶叶改为大面积种植,且合作社提供了稳定多样的销售渠道,保证了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切实提高居民收入。

调研人员了解到,神山村发展黄桃产业460亩,茶叶200亩,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增收,一是通过资金入股获得年终分红;二是土地流转获得租金;三是基地务工;四是产品代销,即农户可以帮助合作社销售产品,并从中获得提成返点,多销多得。

“神山一小步,江西脱贫攻坚一大步”,在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怀下,还需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神山村下一步的主要工作 :一是继续打响井冈红神山茶品牌;二是茶旅结合,带动神山村旅游观光体验。

三、古色生辉风光秀,红色峥嵘照塘南

塘南村位于鹅岭脚下,遐迩闻名的红色史迹,特别是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写下了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目前,塘南村结合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按照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传承井冈山精神,着力打造集红色教育、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特色村落。

通过与本地村民的访谈,调研人员了解到,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前,村内随处可见臭水沟、垃圾堆,村内只有泥石小路,生活和出行都较不方便。而如今的塘南村内环境大大改善,干净宜居,有着四通八达的柏油马路,基础设施完善,村民们的生活日益便利,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持续带动着乡村经济发展,井冈山精神的红色教育也根植于每一个村民的心中。

井冈山地处赣西南低山丘陵区,属于典型的欠发达地区,作为凝聚中国革命元气的红色圣地,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人引领中国发展的精神高地,近年来,神山村、塘南村党支部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坚持走好党建引领之路,传承弘扬井冈山精神,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和乡村振兴战略。在党员干部的帮扶和感召下,很多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树立勇于摆脱贫困生活的信心,同时也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感恩之心。脱贫后的神山村和塘南村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正在建设全面小康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探索新路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176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疫”路有你,共建美好校园

(作者:山东管理学院冯兆伦孙海庭徐鹏誉邰建华)近日,在省内防疫形式严峻复杂的情况下,为确保我校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校园卫生安全,进一步落实校园疫情防控要求,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了“…… 融艺传媒 山东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打造融媒体时代的学风建设阵地

(作者:冯兆伦王景奇杜特徐菲徐兴彬樊明超田芷慧徐文哲刘潇慧)为进一步优化网络环境,规范网络秩序,强化舆论导向,形成宣传合力,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不断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完善融…… 融艺传媒 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融媒体中心2022年新年贺词

各位领导及老师、各位同学、各位校友:星霜荏苒,居诸不息。2021年,我们蹄疾步稳、勇毅前行,圆满完成学院的各项工作和安排;2022年,我们迎风扬帆、傲然启航,奋力谱写学院宣传事业新篇章…… 融媒体中心 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管理学院 冯兆伦:东风正劲待扬帆,初心不忘再起航

个人简介:冯兆伦,男,汉族,2000年10月生于山东济南,中共预备党员,艺术学院2019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1班本科生。现任班长、创新创业中心融艺传媒会长、创新创业中心奇果教育代理会长、艺术…… 融艺传媒 山东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最新发布

南财学子三下乡——随手公益,亲“益”起来
伴随互联网时代浪潮席卷而来,网络购物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典型的网购平台淘宝上购物时,面对两个相似的商品,你是否会倾向于购买带有“公益宝贝”标志的商品?针对这个问题…
陕西大学生齐聚吴起宝地,探寻非遗传承中的巾帼力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凝聚了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劳动与智慧,其作为中华文明千百年传承的生动见证,承载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与灿烂辉煌。为了解吴起县农村妇女传统手工艺发展与传承现状,7…
贵师院三下乡:助力农村教育,传递爱心与知识
在炎炎夏日的,贵州师范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种科数苗”志愿服务队踏上了前往清镇市站街镇枫渔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旅程,为当地的农村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支由学院各专业学生组成的实践队,以“种…
关爱助力成长 服务乡村振兴
茶与学思志愿服务队三下乡:关爱助力成长服务乡村振兴大学生网报恩施8月9日电(通讯员杨志如)2023年8月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茶与学思志愿服务队开展一系列的课程助力小朋友的成长。夏天热乎乎的,人们的心也由…
“黄河东向海,筑梦金沙滩”——踏足黄河入海口:探秘壮美景致与生态保护之路
2023年7月17日,“黄河东向海,筑梦金沙滩”实践团队,怀着对自然美景和生态保护的热爱,踏足了中国黄河的入海口,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探索之旅。在东营市的黄海之滨,黄河入海口的壮阔景致令参观的实践团队…
峥嵘岁月,初心不改
2023年7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持初心使命,谱时代华章”实践队前往山东省聊城市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瞻仰学习孔繁森同志的丰功伟绩,旨在体会先烈的伟岸精神,筑牢思想信念的…
深入受灾地区 用知识奉献力量——陕西理工大学“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促进地方发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爱国精神,感受物理魅力
茶与学思志愿服务队三下乡:培养爱国精神,感受物理魅力大学生网报恩施8月9日电(通讯员王自翔)今日,骄阳似火,连空气都变得火辣辣的。志愿者怀着热情教导孩子们唱红歌《我的中国心》,志愿者表达自己的爱…
关于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暑期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
关于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暑期社会实践的调查研究摘要: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调研,本组的调研对象是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渡江战役纪念馆是极具爱国主义教育特色和红色革命题材的红色旅游新典范,位于安徽省合肥…
看历史,悟历史
安徽学子三下乡:回望红色记忆,重走红色路线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未曾感受历史的动荡与艰辛。为了提升个人价值,树立更完善的价值观。今年暑假,我和同学们组成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