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2023“三下乡”|关注生态环境,垃圾分类与处理调研暑期社会实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科学院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作者:韓小柒

为深入有效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农村垃圾收运体系。以城镇治理“八乱”、农村治理“四清”为总体目标,也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加强大学生与基层农村的联系,了解现当今垃圾分类与治理的重要性,让垃圾分类与处理的观念深入每个大学生的内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科学院于7月23日赴宝鸡市眉县太白山进行垃圾分类与处理调查暑期实践活动。

部分成员代表与太白山景点合照

首先,调研队员们来到了宝鸡市太白山,向村委会有关工作人员介绍了队伍三下乡活动的目的,询问了当地的垃圾分类是否能够正常有效地进行,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以及实地调研来调查当地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进而通过讲述垃圾分类不当以及处理不当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对于当地的环境有何影响。来加强当地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同时经过当地村委会的同意,暑期调研队伍组织村民观看环保宣传纪录片,并且开展了环境保护与垃圾分类处理的讲座,将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意识深入每一个村民的内心。也为大多百姓普及了垃圾分类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性,提高了日后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采用严谨态度对待垃圾分类。

队员正在给村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随后,在暑期调研队伍的走访过程中,调研队员也针对每一个村民的具体文化程度进行不同的垃圾分类宣讲,争取让这些村民尽可能地明白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紧跟时代潮流。同时也让不同年龄段的村民理解并明白垃圾分类与处理的必要性。调研小组还呼吁学生,在暑假期间进入校园,通过校园广播、橱窗、校园网络等形式,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大力宣传垃圾分类。

最后,当地的情况引起了队员们的思考,垃圾分类与处理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让队员们更加深刻意识到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呼吁当地人们积极参与,同时教会人们垃圾分类的知识,使村民进行垃圾分类的行为逐渐成为自觉和习惯性行为,外化于行,内化于心。而此次调研活动的主要目的也无非离不开从自身做起垃圾分类行为的初衷和宗旨,让这些有着青春朝气的调研队员们做好基本工作,并影响周围。

垃圾分类亭各种垃圾分类

通过这次的调研实践活动,根据调研队员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见证了垃圾分类这一举措的落实现状。如同大家所预料的,垃圾的分类、投放与回收仍然处在起步阶段,各方面的体制与设备还未建立完全。在感叹这一切的同时,调研队员们也发现了一些弊端,而这些弊端归根究底的仍然在于广大人民群众没有树立起高度的垃圾分类的意识。从根本上,垃圾分类回收这一举措的诞生不是为了满足物质的需要,更不是为了满足形式上的追求,而是为了垃圾更好的统一管理,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响应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此外,不得不提的是,尽管探索过程中充满险阻,调查过程中存在弊端,暑假调研小组的本次调研活动依然在不断总结与反思后圆满的完成了。要始终相信,平凡的话题始终有着他平凡的价值,下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基础做起,从垃圾分类最原始的理念灌输开始,脚踏实地,落实每一步才是本次调研任务最终秉承的宗旨与信念,也希望通过队员们的微薄之力以达到提高自身与他人的垃圾分类意识的美好希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16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二十四节气之小暑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人们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根据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黄河文明要讲好黄河文明起源故事

考古学根据人类制造工具和武器所用的原料,将人类文化的进化过程,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又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好些阶段。“仰韶……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讲好黄河故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黄河,中华文明发源之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与延续,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奋斗和发展,其生态环境好坏关系大众福祉。加强黄河生态文明建设,推广绿色发……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造福中华民族

黄河流域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和我国地势三大台阶,是华夏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园,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促进黄河流域发展

黄河流域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四大地貌单元和我国地势三大台阶,是华夏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家园,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

“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兴衰成败与大河两岸人民观水、用水、治水的历史息息相关。一部黄河史就是一部治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讲好黄河故事,延续黄河文化血脉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为我们保护、传承、弘扬黄河……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保护黄河,从小事做起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和生态屏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所需的国家战略。保护母亲河,保护生态…… 闫帅琦 洛阳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成功举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助力学生成长

4月2日下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菲华楼A203教室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以“学海…

最新发布

扶残助残时时刻刻,和谐平安岁岁平安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李强)近年来,为了帮助残疾人更好的融入社会,关爱,帮助残疾人的氛围愈加浓厚,同时为了响应“国家助残日”,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2023年6月27日上午8点,…
湖北三下乡:追梦未来
“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实践是思想的真理”。为了深入贯彻学习党的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三下乡:老旧小区改造实践报告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老旧小区改造实践报告实践团队: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老旧小区改造队实践内容:了解老旧小区存在问题及改造、观察与走访作者:张骏实践队员:张骏、杨宇健实践地点:安徽省马鞍…
预防自然灾害,守护生命安全
(通讯员:黄承伟李文阳王悦)为响应党的号召,助力乡村振兴,自觉参与乡村建设,发挥大学生专业特长。陕西理工大学秦岭南麓地质灾害调研社会团于8月2日赴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深入开展主题为“坚持以人为本,…
安徽学子返家乡:青年返乡走进敬老院,爱心陪伴空巢老人
安徽学子返家乡:青年返乡走进敬老院,爱心陪伴空巢老人记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为家乡办实事实践队实践所得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为家乡办实事实践队队员李仁天,于2023年8月4日星期五在家乡安徽省淮南…
深入基层了解廉洁文化,促进社会文化建设
实践队队员还深入社区采访社区居民,深入居民家庭,耐心聆听居民对儒学廉洁文化的看法,以及询问居民是通过何种方式学习儒学廉洁文化。经了解,居民对儒学廉洁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了解相对浅显,并未对其…
浪成于微澜之间,建精神文明之基 ——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全员参与”现状
□庞秋娜(文学院2203班)【摘要】一定的政治、经济离开不了一定的文化,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重大的意义。乡村振兴包括乡村文化振兴、乡村人才振兴等五个方面,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包括…
“夏”乡逐梦,山海“通”赴——“守望麦田”实践队开展“生态驾驶,你我同行”志愿宣讲活
为全面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7月15日,“守望麦田”实践团队赴泰安市宁阳县北关社区开展“生态驾驶,你我同行”志愿宣讲活动,此次活动由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山东省道路运输协…
夏”乡逐梦,山海“通”赴——“守望麦田”乡村振兴实践团开展“垃圾科学分类,文明你我同
为倡导绿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提升居民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夏”乡逐梦,山海“通”赴——“守望麦田”乡村振兴实践团于7月16日、7月17日在北关社区开展“垃圾科学分类,文明你…
湖北学子三下乡:助残公益心,博爱似山重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李强)近年来,为了帮助残疾人更好的融入社会,关爱,帮助残疾人的氛围愈加浓厚,同时为了响应“国家助残日”,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2023年6月27日上午8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