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这里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的发源地,孕育了以“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为核心的大别山精神。
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人的精神力量。大别山区革命斗争中,无数先烈为之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就是他们在党的领导下,矢志不渝、百折不挠、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动力源泉。面对敌人的残酷迫害,红四方面军将士始终坚贞不屈。在鄂豫皖苏区的反围剿斗争中,红四方面军先后有8万多名指战员英勇牺牲。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红二十五军将士“誓将革命进行到底”“为了苏维埃新中国”“革命不成功,死亦为鬼雄”“红军万岁”等口号响彻鄂豫皖苏区大地。
坚定信念是共产党人最宝贵的品质。坚定信念、百折不挠、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力量之源。
大别山的胜利,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强有力,靠的是中国人民的英勇顽强,靠的是大别山人民的无私奉献。
1933年1月上旬,由红二十五军第二二一团和特务营为基础组成红二十八军。4月间,红二十八军一部留在皖西,主力转战至鄂东南与红二十五军会合,并进行整编,以集中力量对付国民党军对鄂豫皖根据地的“围剿”。红二十八军主力改编为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留在皖西的部队和部分游击队组成红二十八军第八十二师。1933年10月,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部分部队回返皖西,与红二十八军八十二师会合,重新组建二十八军,下辖八十二、八十四两个师。1934年春,红二十五军到达皖西,红二十八军再次编入红二十五军。1935年2月,红二十五军西征后留下的部队与鄂东北独立团又重组红二十八军。下辖第八十二师和手枪团,共1000余人,坚持鄂豫皖苏区的斗争。1938年初,红二十八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
红二五军一到达根据地,即开展土地革命。他们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并设立粮食生产合作社和消费合作社。红军还设立了红军学校和妇女学校。在他们的影响下,群众纷纷参加红军和游击队。
大别山群众为了支持革命战争,献出了自己的亲人、宝贵生命。
就是在这一次次的斗争与实践中,大别山这片土地上逐渐形成了“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09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