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有社会实践采访对象情况下,我继续扩大人群,去寻找更多的人参与到采访当中。整理采访材料,将采访语音逐一转化形成文字稿件,并基于此在编辑个人案例报告时,我总结归纳出了多种生育观共同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的结论,而对于当今社会,无论是已育青年还是未育青年,社会经济条件和经济发展形势,以及其自身的经济条件与经济能力,都作为关键性的因素影响到其个人的生育观,并且在生育问题上越来越得到重视。
采访的众多未育青年中,一位来自中国地质大学的同学,在关于未来职业规划问题上就提到,他所就读的专业在职业分流上存在了两条不同的路线。一条是外出调研的形式,明显感受到的是,外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这也就意味着难以陪伴家人更不要说培育小孩。而另外一条则是在办公室中工作,与城乡规划协同进行,相比之下,这种工作更加更够照顾家庭。而据他所说,不管是他自己还是他的父母都希望自己能够在毕业后偏向于后者就职,他也在最后表述,具体的生育会怎样,其实无论国家政策鼓励还是推进,他其实更多地还是从现实考虑,倘若他的经济水平并不足以支撑他的生育想法,那么很明显即使有很强的生育意愿,也是难以实现的。
同时,从未育青年的生育观念当中,我更多地看到了社会现实和社会培养下新一代青年群体心理特征。这种面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工作和家庭中关注个人工作,女性的职业保障越来越受到重视;二是在他们的生育观念中,生儿育女的传宗接代和对家庭意义的观念在弱化,更多地是基于自身经济条件和经济能力考虑基础上的结果。对于后者,我在前往文中率先有感而发,而对于前者,在我的采访过程中同样接触到了一位已婚已育的女性,她在希望国家政府进一步改善的问题上,希望能够重视那些在生育时期离职或并未从事工作的女性以一定的社会保险需要,因为社会现实是,只有挂名于一定单位的女性才享受到了有关生育的社会保险。
可以说,参与到这次的生育观调研活动,让我接触到了不同的人群对生育这一热门词汇的不同想法,也让我走进了社会生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社会的生于现状和人们的真实内心活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06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