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歌载非遗,热爱缘传承

来源: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作者:胡登利 方宇婷 张松 刘嘉丽 黄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最宝贵的财富,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2023年8月5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江送巴南水 共筑振兴梦”乡村振兴促进团来到重庆巴南木洞镇文化服务中心开展了以“山歌载非遗,热爱缘传承”为主题的传唱木洞山歌活动,促进团成员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洞山歌传承人秦萩玥的讲述中了解了木洞山歌的发展史和传承史,也明白了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需要人们一起去尊重、保护与传承。

留住记忆 守住非遗

秦萩玥老师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位歌手,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洞山歌的传承人。作为土生土长的木洞人,秦萩玥老师从小就受到木洞山歌的影响和熏陶。在这边唱来那边和的成长环境下,她热爱唱歌,更热爱自己家乡的山歌。秦萩玥老师大学本科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2009年她放弃出国梦,选择回乡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洞山歌。她在采访中说道:“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学唱木洞山歌,从专业学校毕业回来以后,我看到了已经白发苍苍的老一辈山歌传承人一直在坚守,一直在唱我们的山歌,也没有年轻人来传承这样的传统文化,所有后来我就加入了他们。”她认为对于年轻人来说,传承传统文化不一定非是老年人做的事情,而是需要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统文化中,将它们传承下去。秦萩玥老师还表示木洞山歌给予了她很多机会和机遇。而在木洞山歌的熏陶之下,她也觉得自己在不断地进步,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大学生到现在成为非遗传承的主力军,对于她来说,意义重大,责任更大。

(图为秦萩玥老师讲述她的传承故事。)

心之所向 匠之所成

为了更好的传唱和宣扬木洞山歌,秦萩玥老师站上了非遗传承的舞台,秦萩玥面临的不仅是木洞山歌青黄不接的困境,还有自己所学习的美声唱法与山歌的不相融。秦萩玥老师在采访中提到自己研习木洞山歌时的过渡期:“唱的山歌里面带有美声味儿,美声里面还有山歌味儿。”她曾经一度想要放弃非遗传承这条路,但老一辈传承人的话让她坚定了自己的目标。“你既然选择了民族的东西,就不要三心二意,要朝着它走下去,你之前学的知识都是给你未来打基础的。”老一辈传承人这样告诉她。经过不断的尝试,秦萩玥老师终于将自己特色性的唱法与木洞山歌巧妙融合,探寻出了一条属于她自己的非遗传承路。“山歌土,但可以土得很有生命,‘土’字代表的是民族的根,是山歌的民族文化。”

(图为秦萩玥老师指导志愿者们学唱木洞山歌。)

传承文化,流放百世

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秦萩玥老师最大的愿望就是木洞山歌能够传承下去。为此,秦萩玥老师同其他非遗传承人举办了系列非遗活动,让木洞山歌走进社区、学校、商户、景区,让非遗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推进木洞山歌与居民日常相结合。“将充满历史沧桑的‘土味’山歌创新出多元表达,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认可传统文化,是我乐此不疲的动力源泉。”秦萩玥老师认为,非遗的传承离不开社会参与,更离不开年轻群体的参与,因此秦萩玥老师将木洞山歌与音乐剧相结合,创造出了《爷爷的山歌》这一大型国家级音乐剧。而木洞山歌不仅在中国唱响,更是多次在其他国家进行演出。一代接着一代的传承,在秦萩玥老师的努力下,木洞山歌的传承人的队伍不断壮大,其影响力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保护体系不也在不断扩大。

“山歌源于生活。”秦萩玥老师说,以前大家的生活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每到农忙时分,劳动人民就会唱一些加油号子、禾籁歌曲,而木洞山歌正是从这些民间歌谣中演化而来的。在新时代的冲击下秦萩玥老师结合生活实际、时尚潮流、时代发展不断创新,让木洞山歌从田间地头走向现代舞台,从偏乡走向世界,从过去走向未来!

(图为促进团成员与秦萩玥老师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02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5年第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

2025年2月19日,我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缑星主持,全体专兼职班主任参加。会议伊始,缑星传达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的会议精神,强调学生安全是学院工……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4年度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

为加强我院团支部的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团支部管理制度,提高基层团建工作水平,12月26日,我院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办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与并指导活动,学生会主席……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完美落幕

为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艺术创造力,展示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成果。12月24日,教育科学学院于逸夫楼报告厅举办“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老师朱欲晓、……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圆满举行

12月19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在教科楼109会议室开展,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老师有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科研与研究工作秘书段海岑、专职辅导员杨……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圆满结束

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进行了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院党委副书记缑星、专职辅导员杨艺卓、田园老师、23级班主任李慧丽、徐华伟以及22、23级班长参与此次会议,会议由团……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圆满举

为了给考研学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助力他们坚定信念,勇敢追梦,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楼前举办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教育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科学学院在信阳师范大学2024年“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中喜获佳绩

12月17日,信阳师范大学谭山校区2024“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在校园内激情开跑,教育科学学院的师生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现坚忍不拔的体育精神与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比赛开始前,学校于北门举……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圆满结业

12月12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典礼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王忠磊、院党委书记房加帅、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2022级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家乡” | 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子

姓名:史佳航班级:计算机科学于技术2303班实践感悟:作为大学生,为响应学校号召,提升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解决身边问题的…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三下乡:大手牵小手,筑梦安工大
安徽学子三下乡:大手牵小手,筑梦安工大中国青年网马鞍山8月8日电(通讯员许子豪)为响应安徽工业大学暑假社会实践号召,宣传安工大。2023年7月2日,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满心欢喜,“材”与你相遇实…
电商直播“下乡”记: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下,互联网电商、直播电商等数字化商业模式成为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2023年7月17日,西安培华学院“情系留坝”专业实践队依托专业优势前往留坝县电子商务示范中心开展直播助农实践活动。…
福大学子三下乡——六鳌镇店下村:五星级党支部引领乡村振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基层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擘画好新的时代蓝图,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台港澳“寻迹峥嵘”实践队于8月5…
文化赋能 筑梦共富——西安培华学院“情系留坝”专业实践队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2023年7月上旬,为推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持续深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规划不断完善,西安培华学院传媒学院”情系留坝“专业实践队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赴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文化(图书…
垃圾分类宣传倡导,绿色低碳融入生活
导语:全球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保护生态环境,守卫我们的绿色家园,2023年7月10日至7月17日,常州工学院“绿水青山”实践团队的垃圾分类小组成员在各自的家乡开展了垃圾分类宣传和倡导的实践活动,以…
“安全教育进社区,生命守护在行动”思无邪健康卫生知识传播团队走进西津桥社区
大学生网报8月8日苏州电(通讯员陈熙玉丁艺桐)为弘扬红十字博爱精神,进一步开展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增强青少年的安全意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7月12日至7月14日,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思无邪健康卫…
曲园学子三下乡:实践出真知,绿水永相伴
为顺应国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前景,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助力于形成国家绿色战略形式,促进大学生深入基层贡献青春力量,2023年8月1日至8月3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咫尺青绿,生态万家”实践队来…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旧时“灵钟千古”,近代“江上风清”
张飞庙始建于蜀汉末期,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后经宋、元、明、清历代扩建,现存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张飞庙依山取势,浓荫蔽日,建筑嵯峨。庙内主要建筑有正殿、旁殿、结义楼、望云轩、助风阁、杜鹃亭、得…
环境综合治理打造美丽乡村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7月7日讯】通讯员李腊梅“环境综合治理打造美丽乡村”为更好的了解乡村环境治理现状以及相关治理环境保护措施,以启发村民和社会对乡村环境综合治理的关注度和完善度。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盛夏实践 青春扬帆 | 电子工程学院E馨志愿服务团第四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为引导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缓解青少年暑期“看护难”问题,深化校地共建合作机制,加强少年儿童教育关爱,电子工程学院E馨志愿服务团与海州区郁洲街道“七彩夏日,‘郁’你‘童’行”暑托班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