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3日,“金陵梁溪”杏仁实践团前往无锡惠山西胶山中医诊所采访刘西强博士,通过线上腾讯会议的方式连线南中医知名校友徐天成博士。了解他们学中医,用中医路上的点点滴滴。
医生简介
刘西强,男,惠山西胶山中医诊所特聘专家,副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博士后。博士期间师从当代经方大师黄煌教授,孟景春教授,博士后期间师从首届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又跟随众多名师,并不断拜访民间名家,经过不断实践,逐渐形成独特风格,临床经验日臻成熟,其以病人诊疗模式为特点,深入把握患者体质。
徐天成,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教师,针灸推拿学博士,主持国家级、省级课题3项,在国内外期刊会议发表论文77篇,获发明专利及软著7项。首创“数字经络”理论并转化为智能针灸机器人等系列成果,入选第九届李光耀全球创新创业大赛36强并成为纳赛尔王子国际青年创意奖首位中国得主。获联合国优秀志愿者、教育部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创青春”全国金奖荣誉200余项。曾任第二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志愿者队长、院研究生会副主席等职。现任龙总精英会华东地区联络人、腾讯医典特约作者等职;在“金华佗中医”拥有17.6万读者。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出席IYFSD、跨学科针灸论坛等国际会议,推动“针灸数字化”写入UNESCO第三届“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之总结报告。承担《针灸学》《经络腧穴学》《智能针灸学》《中医学导论》等课程,在8家SCI期刊担任审稿人。
@“金陵梁溪”杏仁实践团:老师您好,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的医疗工作者,在您工作的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刘西强博士:我在这个看病的过程中,案例发生特别多,不能说有什么事情尤其深刻。还在我在基层医院学习的时候,有一次跟着朱良春和朱耀华二位,遇到了一个六十多岁恶性淋巴瘤的患者,经常性的出现缓解又复发的状况。反反复复半年过去了。患者自身也对自己的疾病有了一定的了解,情绪上很悲观,感觉失掉了自信心。我对此感同身受,经常性的去找他聊聊天,一聊就是一两个小时,希望能给他带来一些动力。在接下来的治疗中,他的症状消失并出院了。五六年后,患者又来到我们医院治疗。在这些年间他找了很多医生,中医西医都有,在经过西医治疗后最终还是选择来到我们医院进行治疗。这个案例对我的影响比较大,对我而言是一个很深的启发与感悟。
@徐天成博士:当年我实习初入神经内科时,以为这里多数是脑梗而瘫痪且不能说话的病人,而事实上在病区里还有相当多的非脑梗病人,如周围神经损伤、后循环缺血、椎动脉狭窄等等,而这些病人虽然疾病的表现不同,但有一点是相似的,就是他们中的许多人十分焦虑。事实上,在神经内科,由于神经损伤和脑损害都是非常难以修复的,相当一部分病人无法获得痊愈,症状和痛苦会有减轻,但是无法彻底摆脱。同时,部分神志清醒中风病人由于见到其他昏迷的脑梗死患者不得不依赖机器生活的状态,难免忧心忡忡,这时候,医生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十分重要。
我曾遇到一位脑梗患者,几乎任何的输液都能使她胸闷、心慌、手足发凉,而各种检查都排除了输液反应等问题,事实上,她的老伴同样患有脑梗,见到周围危重的脑梗病人,老太太心中不免焦虑。
@“金陵梁溪”杏仁实践团:您说的这个案例,是想说明:治病的时候,作为一位医生,不仅要治的是身体上的病,还需要给患者心理上的一些疏导。是吗?
@刘西强博士:是的。这位患者来的时候,完全不了解此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的病情很快减轻、康复了。由于他的康复速度较快,院长就带着他到各个病房里去给别人讲讲自己的治疗故事,说说“我才来多少天,你看我挺好的,你也要有信心”诸如此类的话。然而好景不长,有一天他发现了其他病人床头的信息卡上写的都是各样的癌症,产生了怀疑。在他女儿的哄骗下还是心情较好,气色不错。而之后再见到他就是在三甲医院放疗后的样子了,他这时候已经知晓自身的病情,身上皮肤在治疗的烧灼下已经变得漆黑,心理上有了不小的压力。我这时候就经常来病房陪老人聊聊天,我认为这很关键,能给他的生命有一点信心。在交谈中,我用中医的思维向他阐述了该病的一些要点,复发不代表着加重,还有着康复的可能,肿瘤是可以控制住的。
@徐天成博士: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纽约撒拉纳克湖畔,镌刻着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或许正是最好的解释。
@“金陵梁溪”杏仁实践团:谢谢老师的分享,我还正想问的是在您从业的这些年,近年来的基层医疗条件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刘西强博士:最近这几年,在基层医疗这一领域国家与社会越来越重视。在大街小巷上,有很多都是同健康相关的店铺,例如小儿推拿、产后康复、理疗店,还有中医馆之类的,慢慢都繁盛起来了。在整体上,社会对中医都比较重视。基层医疗当然不仅仅包括中医了,国家投入了很多的政策以及资金支持,基层医生的医疗条件,待遇也都有所提高。我认为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
@徐天成博士:我自己前面四年的时间,就是从本科毕业实习一直到硕士三年的规培,都是在大医院,就是所谓的三甲医院,江苏省中医院。然后是在本科见习的时候,在江阴的中医院,可能相对于更加基层一点,那么今年我因为教课去了泰州的这个中医院。可能也就相当于这十年吧,我觉得有很大变化,就是说首先这些硬件条件的改善是非常大的,像我们以前像医院提供的教学环境可能就只是一个教室或者两个教室。现在比如泰州的中医院,它有专门的教室了,还有一个相应的这种培训的环境,我觉得其实从这个学生的学习和我们教师的教学上来看,这个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那么从这个医疗的上面转变上面来说,我觉得最大的应该就是说信息化的程度提高的很多,以前大多数的东西都是这个手工啊,或者是通过一些公众号的形式,其实用起来还是非常不方便的。现在大家又有这个中间疫情的一些原因,所以很多的信息化的工作提升的非常的快。
@“金陵梁溪”杏仁实践团:您认为对于我们这些在校学习的医学生来说,应该着重提升什么方面的能力?
@刘西强博士:首先是学好学校里的东西,考个好成绩,这是最基本的。此外,需要多把自己的眼光投向校外,找一找医生,找一找社区,甚至找一找老中医进行学习。可以进到医院里去,在科室了解学习患者的病因,了解基层的医疗条件以及医疗水平如何。归根到底最关键的是需要自己感兴趣,有了兴趣,自然也就有了动力,树立起一个自己的目标,自然进步比较快。在以前,中医生都是三五年毕业就出师了。而现在呢?就算到了研究生毕业还是不能看病。这是因为现在许多中医生还尚未觉醒,而这是需要学生自身去探索钻研才能得到的。我认为学生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家里人得了小感冒,或是长了痘痘之类的轻微病症,可以试着自己去诊疗,去开方子,最后请老师来查验是否正确;还可以进入医院拜师学艺,五年亲身实践下来可以培养自己的中医观点,对于中医有更深的理解,自然也就会看病了。
@“金陵梁溪”杏仁实践团:您觉得如果我们将来进入社区卫生院工作,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来进一步的提升?
@刘西强博士:还是那句话,提升自我需要自己培养自己,而不是指望着医院培养自己。现实里,社会上许多学医的原本是金融工作者或是计算机工作者,而我们不少专业医生的医疗水平反而进展不如这些人,这就是自身培养的结果。我们需要明确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医生,要对得起这份工作,通过自身的技术,通过自身的医德来服务社会,改善人民生活,让社会、患者、自身三方都能受益,我认为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要对得起自身医生这样的职业,努力提高自身的医术水平。
@“金陵梁溪”杏仁实践团:您刚刚提到了医德,说我们要对得起我们从事的这个行业。那么您在求职的时候。是拥有了哪些有趣的经历来坚定了自己学中医的理念,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
@刘西强博士:我一开始学中医主要是因为对生命现象比较感兴趣,当时还不是想着一定要成为一名中医给别人治病。在学习中,我沉浸在对于自然界花花草草以及自然现象的研究之中,之后我就向研究人体、研究人体健康进军。想要彻底研究好一门学问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大多需要条件的落实与时间经验的积累。我认识到这一点后决定学习医学,医学可以自己个人去探索并在现实中进行实践,不需要太多地依靠外力。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学好中医,也可以向他人学习获得进步。在这期间我接触到了中医,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生涯中,我遇见了许多中医大家,例如我的导师黄煌教授,还有孟景春教授等。在学校跟随教授的学习中,我已经对中医有着相当的信心。有一次,我利用自身储备知识成功解决了我爱人肚子胀痛的问题,中医让我受益,我自然更加坚定了信心。到后来行医以后,我每天都会面对不同的患者,如若发现自己开的药有疗效,我的良心和责任感促使我不断的进步,这样学习就会越有动力,进步就会越快。当进步越快的时候,能治的病越来越多,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自然也就会越来越坚持自己的道路,这样滚雪球的正向反馈让我坚持到了现在。
@“金陵梁溪”杏仁实践团:您觉得对于一名基层医疗人员,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徐天成博士:我觉得有三个方面可以去讲。第一个就是说他最好能够有对当地文化了解,特别是能够说当地的这些方言,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一点,那么他能够跟患者进行一个比较好的这种互动。第二个呢,就是说他要有一个这种长期的这种关怀,因为我们知道基层医疗机构有一个特点,就是他的病人群体,相对于三甲医院来说,他可能更加的稳定和更加的就是说。局限在他这个区域里,那可能很多的,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这个工作人员,他就不仅仅是说去看一个人的病,他可能这一家子的病,他都会在这里看,所以这个地方的话,就是说要更加注意到这些。人文的关怀。
@“金陵梁溪”杏仁实践团:谢谢老师,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医学生刚刚毕业,在治疗一些简单的病疗效尚可,遇到那些比较复杂的病无从下手,经常受挫,容易丧失信心,应该如何做去度过这个这段艰难的时期呢?
@刘西强博士:医学生的成长很多时候是要在学习他人经验中成长,而不是在闷头开方子中成长。刚开始一定要多看老师怎么去做的,看别人怎么做的。医学更多的时候不是去创造,而是把别人的经验拿来、学来。把传统的东西学好,然后在此基础上慢慢将这些东西的变成自己的。看到别人治这个病挺好的,即使自己治不好,也不要觉得非常苦恼,慢慢的去补自己的短板,要相信总归有一天我也可以,我也能学好,我能够进步。这是最重要的,切记不要失掉了自己的自信心。
@“金陵梁溪”杏仁实践团:我们南京中医药大学即将迎来70周年校庆,您对于母校有什么祝福吗?
@刘西强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是国内比较出名的中医类的高校。我有幸能够成为一名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师,而且还做为一个校友。在此,我向南京中医药大学70周年校庆送上祝贺,希望在以后能培养出更多像你们一样优秀的学生,能够更好的服务社会,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中医的传播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99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